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7)
2023(7841)
2022(6285)
2021(5853)
2020(5210)
2019(11557)
2018(11449)
2017(22005)
2016(11784)
2015(13207)
2014(13012)
2013(13251)
2012(11692)
2011(9932)
2010(10228)
2009(10043)
2008(10818)
2007(9880)
2006(8910)
2005(8475)
作者
(32109)
(26765)
(26723)
(25088)
(17530)
(12543)
(12074)
(10172)
(9941)
(9891)
(9095)
(9094)
(8834)
(8474)
(8299)
(8095)
(7932)
(7843)
(7773)
(7736)
(6631)
(6563)
(6465)
(6226)
(6158)
(6056)
(5946)
(5774)
(5255)
(5123)
学科
(82137)
(80157)
企业(80157)
管理(66840)
(53795)
经济(53724)
(27350)
方法(25733)
业经(24934)
(23496)
财务(23467)
财务管理(23443)
企业财务(22372)
(18250)
数学(17800)
数学方法(17737)
(15536)
技术(14856)
农业(13976)
(13715)
(13164)
经营(12734)
(12434)
企业经济(12432)
体制(11489)
(11415)
理论(11261)
决策(10384)
技术管理(10184)
计划(9860)
机构
学院(173514)
大学(166971)
管理(81330)
(75022)
经济(73635)
理学(68196)
理学院(67687)
管理学(67148)
管理学院(66775)
研究(44200)
中国(42364)
(40902)
(34211)
财经(31100)
(28290)
(27839)
商学(24807)
商学院(24597)
(24292)
财经大学(22939)
科学(22641)
(22161)
中心(21854)
北京(21568)
(21211)
经济管理(20986)
经济学(20730)
业大(20704)
农业(18881)
经济学院(18667)
基金
项目(101686)
科学(83366)
研究(77119)
基金(76695)
(63491)
国家(62812)
科学基金(58383)
社会(51030)
社会科(48565)
社会科学(48551)
基金项目(40759)
(40251)
自然(38331)
自然科(37577)
自然科学(37571)
自然科学基金(37021)
教育(34904)
(31533)
资助(31320)
编号(31009)
(29322)
(24999)
成果(23332)
(22986)
创新(22215)
(21943)
人文(21268)
重点(21188)
教育部(20599)
国家社会(20470)
期刊
(92514)
经济(92514)
研究(50219)
(40503)
管理(39715)
中国(34340)
(22821)
(20566)
金融(20566)
科学(19243)
技术(17869)
业经(17512)
财经(16612)
学报(16242)
农业(15511)
财会(14429)
(14285)
大学(14110)
学学(13478)
经济研究(13357)
(12693)
会计(12576)
技术经济(11880)
教育(11020)
问题(10750)
现代(10670)
商业(10180)
通讯(9865)
会通(9844)
经济管理(9481)
共检索到272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永海  
股票回购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和公司理财行为,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动机和市场反应展开论述,但他们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管理者是理性人"的基础上。文章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放松了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假设,以2011-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为基础,以管理者过度自信为自变量,以企业股票回购为因变量,用LOGIT和TOBIT等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特征与企业股票回购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股票回购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相对于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秀莉  景辛辛  田晓春  
文章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出发,以沪深A股市场2016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票回购影响以及股票回购后企业价值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股票回购以及对回购之后的企业市场价值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著促进企业进行股票回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情况下进行的股票回购会使企业价值下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史永东  朱广印  
基于企业理论和财务理论,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2006~2008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比非过度自信企业高20%左右;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过度自信管理者相信自己是忠于股东的,但是却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可能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柏  琚涛  
基于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事件,研究管理者理性行为、非理性偏差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现金流—成长机会"框架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理性的代理问题与非理性的过度自信均与企业投资正相关;金融危机会同时抑制管理者理性和非理性导致的企业投资增加,但对管理者理性行为的冲击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常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干胜道  林敏  
本文认为,股票回购是成熟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一种常用的财务工具,而在我国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股票回购影响企业价值主要有四种路径。研究股票回购对于规划财务战略、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公司业绩、防御敌意收购、推行员工激励计划、积极引导股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国柳  周德建  
文章以2006~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股权制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过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进而探讨了股权制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投资过度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企业投资过度,而股权制衡度越高可以有效降低因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企业投资过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爱梅  张晓娇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间进行了并购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企业的并购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当企业现金流充裕时更甚;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企业的高绩效又会增加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这也验证了连续并购财富效应递减的现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向德伟  
股票回购(Share repurchase),是指上市公司以一定的价格购回公司已经发行在外的股份,它是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实现反收购、优化资本结构、利润分配、员工持股计划等目的而常用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还没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威风  刘启亮  刘永丽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行为金融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既会导致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也会导致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比例越高的管理团队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团队的年龄越小越有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管理团队学历越低越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研究公司选择会计政策行为,治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乃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金明  桑倩兰  
企业“短贷长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而忽略了管理者的非理性特征。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企业“短贷长投”现象越严重,内部控制能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补充性证据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加倾向于选择短期债务融资,并增加长期投资,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过度的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杰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成正相关,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会受到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慧婷  王茂林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提高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本文对相关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具冒险精神,能够减少不确定性风险对R&D投资的负向影响。在环境高不确定性下,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增强研发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而在弱不确定性下效果不明显。不同于既有研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造成企业过度投资的发现,本文的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管理者有助于企业加大对风险性创新项目的投入,抓住更多创新成长机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培培  陈少华  
上市公司高额持有现金的现象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已有关于企业现金持有的研究基本都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忽略了管理者非理性特征的影响,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在此背景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系统分析并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特征的情景效应、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现金持有价值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关系。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管理者是否主动增持股票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指标,运用Stata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因素的前提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二者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的检验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持有超额现金主要用于后续的研发投入。此外,股票市场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所持有的现金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向上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向下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结合行为金融与传统公司财务,实现了跨学科之间的交融,丰富和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经济后果和现金持有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还有利于管理者进一步理解其非理性特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对他们在实际中如何制定企业现金持有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杰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成正相关,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会受到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丽佳  
本文选择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实证检验了企业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从管理者心态的角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柔性的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关系是否存在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分析表明: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存在倒U型关系,但目前由于我国企业财务柔性储备水平较低,因此财务柔性增加能提升企业价值。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柔性、企业价值均有负面作用,这导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柔性与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不产生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