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2)
- 2023(7463)
- 2022(5944)
- 2021(5397)
- 2020(4798)
- 2019(10747)
- 2018(10627)
- 2017(20575)
- 2016(10973)
- 2015(12280)
- 2014(12169)
- 2013(12416)
- 2012(10953)
- 2011(9254)
- 2010(9572)
- 2009(9426)
- 2008(10113)
- 2007(9479)
- 2006(8532)
- 2005(8116)
- 学科
- 业(77518)
- 企(75429)
- 企业(75429)
- 管理(63444)
- 济(52395)
- 经济(52331)
- 财(24964)
- 业经(24580)
- 方法(23678)
- 务(21545)
- 财务(21524)
- 财务管理(21504)
- 企业财务(20465)
- 农(17794)
- 数学(15805)
- 数学方法(15757)
- 技术(14965)
- 农业(13812)
- 策(13491)
- 划(13054)
- 制(12988)
- 经营(12477)
- 企业经济(12299)
- 和(11130)
- 理论(11119)
- 技术管理(10241)
- 决策(10150)
- 体(10137)
- 计划(9668)
- 体制(9320)
- 机构
- 学院(163615)
- 大学(156900)
- 管理(76514)
- 济(72649)
- 经济(71330)
- 理学(63817)
- 理学院(63354)
- 管理学(62929)
- 管理学院(62589)
- 研究(42305)
- 中国(39684)
- 财(38276)
- 京(32038)
- 财经(29033)
- 江(26829)
- 经(26251)
- 农(23408)
- 商学(23299)
- 商学院(23107)
- 科学(21534)
- 财经大学(21194)
- 州(21082)
- 中心(20647)
- 所(20302)
- 经济学(20174)
- 经济管理(20016)
- 北京(19971)
- 业大(19804)
- 经济学院(18209)
- 农业(18185)
- 基金
- 项目(95954)
- 科学(78427)
- 研究(73530)
- 基金(71790)
- 家(59341)
- 国家(58693)
- 科学基金(54395)
- 社会(48557)
- 社会科(46205)
- 社会科学(46192)
- 省(38563)
- 基金项目(38271)
- 自然(35166)
- 自然科(34442)
- 自然科学(34436)
- 自然科学基金(33913)
- 教育(32809)
- 划(29719)
- 编号(29561)
- 资助(28969)
- 业(28675)
- 创(23884)
- 成果(22037)
- 部(21524)
- 创新(21197)
- 制(20971)
- 重点(20040)
- 人文(19933)
- 发(19631)
- 国家社会(19585)
共检索到258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德华 周晓艳
本文在行为经济学相关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解释企业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现象的模型。利用这一模型,文章综述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企业投资扭曲行为进行解释的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并将这种解释和传统的信息不对称及代理观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企业投资扭曲 过度自信 行为公司金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柏 琚涛
基于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事件,研究管理者理性行为、非理性偏差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现金流—成长机会"框架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理性的代理问题与非理性的过度自信均与企业投资正相关;金融危机会同时抑制管理者理性和非理性导致的企业投资增加,但对管理者理性行为的冲击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常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过度自信 代理问题 企业投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传清 郑开元
在不考虑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非理性管理者"模型框架下,选取中国上市企业近五年(2008—2012年)的样本,研究了不同企业属性下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裕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在过度投资方面,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在投资不足方面,国有企业对自由现金流过高的依赖使得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蓓 袁建国
本文分析了道德风险背景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在资本市场完全竞争、信息对称、投资者理性假设下,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提高管理者努力水平,但也可能造成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存在非单调关系,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
关键词:
过度自信 投资决策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冉
企业投资行为对企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行为一直是理论界学者和实务操作过程中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放弃管理者理性假说,研究CEO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以往文献,文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梳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宝红 吴伟荣 曹丹婷
本文在Holmstrom和milgrom(1987)委托代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企业投资和管理者自信两个内生变量,研究管理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过度投资时,适度自信的管理者会抑制企业的过度行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加剧企业过度行为;当企业投资不足时,适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弥补企业的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加剧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适度自信会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而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降低企业的价值。
关键词:
过度自信 适度自信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传清 郑开元
在不考虑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非理性管理者"模型框架下,选取中国上市企业近五年(2008—2012年)的样本,研究了不同企业属性下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裕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在过度投资方面,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在投资不足方面,国有企业对自由现金流过高的依赖使得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敏 于富生 张胜
企业的投资异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的企业中,这种异化会给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带来损失。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近年来,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企业投资异化问题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的热点,逐步形成了一些理论模型,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就该领域主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等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门闯 孙晓骅
个税的征收与税率变动通过扭曲劳动要素的价格来改变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偏好。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对个税及其改革对劳动供给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个税对劳动供给的扭曲越强,越有可能提升企业过度投资的可能性。此外,中国2011年的个税改革通过既提高起征点又调整税率结构,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税收负担。通过研究认为这番个税改革有效改善了税收对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为今后的税制优化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个税改革 劳动供给 要素价格 过度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国柳 周德建
文章以2006~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股权制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过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进而探讨了股权制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投资过度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企业投资过度,而股权制衡度越高可以有效降低因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企业投资过度。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股权制衡 投资过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子怡 聂晓
以我国沪深两市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及其价值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管理者低程度的自信会促使企业持有更多现金并提高现金持有价值,但随着自信程度的提高,现金持有水平会下降且会降低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研究结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自由现金流理论相悖。研究还发现,投资效率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并通过投资不足路径影响现金持有价值。因此,公司现金持有决策应考虑管理者心理特征,提升企业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高燕 徐鑫亮
本文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偏好、企业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正向影响投资偏好,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对不同类别投资的偏好顺序依次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研发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此外不同类别投资之间存在挤占效应。投资偏好正向影响企业竞争力;以无形资产和研发为主的软实力投资偏好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最大。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投资偏好影响了企业竞争力,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和软实力投资会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长期股权投资会降低企业竞争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黎精明 郜进兴
利用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从投入要素价格角度研究了财政分权化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逻辑分析和公理化推导结果表明,因为国有企业承担了企业办社会的成本,所以政府有激励和义务对其进行政策性补贴,而补贴的基本方式就是低成本地给国有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从而导致要素价格扭曲,进而导致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非效率经营,财政分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不能完全解决要素价格扭曲和国有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只能是彻底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的成本,继而逐渐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补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威风 刘启亮 刘永丽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行为金融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既会导致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也会导致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比例越高的管理团队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团队的年龄越小越有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管理团队学历越低越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研究公司选择会计政策行为,治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乃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盈余管理 管理者风险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金明 桑倩兰
企业“短贷长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而忽略了管理者的非理性特征。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企业“短贷长投”现象越严重,内部控制能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补充性证据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加倾向于选择短期债务融资,并增加长期投资,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过度的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