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35)
- 2023(18952)
- 2022(16237)
- 2021(15002)
- 2020(12816)
- 2019(29248)
- 2018(28924)
- 2017(55659)
- 2016(29935)
- 2015(33794)
- 2014(33451)
- 2013(33337)
- 2012(30542)
- 2011(27370)
- 2010(27535)
- 2009(25610)
- 2008(25227)
- 2007(22462)
- 2006(20131)
- 2005(17930)
- 学科
- 济(139483)
- 经济(139338)
- 业(106584)
- 管理(103954)
- 企(94746)
- 企业(94746)
- 方法(58743)
- 数学(48172)
- 数学方法(47561)
- 财(38048)
- 农(36341)
- 业经(36108)
- 中国(30500)
- 地方(27918)
- 务(26734)
- 财务(26642)
- 财务管理(26591)
- 学(26235)
- 制(25710)
- 农业(25455)
- 企业财务(25227)
- 理论(22910)
- 和(22513)
- 技术(22020)
- 贸(21131)
- 贸易(21121)
- 划(20549)
- 易(20392)
- 策(19908)
- 体(19400)
- 机构
- 学院(433674)
- 大学(432892)
- 济(181125)
- 经济(177425)
- 管理(176850)
- 理学(151300)
- 理学院(149652)
- 管理学(147239)
- 管理学院(146388)
- 研究(141158)
- 中国(109386)
- 京(91714)
- 科学(85840)
- 财(84394)
- 所(70692)
- 农(69111)
- 财经(66936)
- 江(65652)
- 中心(64546)
- 研究所(63955)
- 业大(62376)
- 经(60827)
- 北京(57571)
- 经济学(54472)
- 范(54439)
- 州(54384)
- 农业(53961)
- 师范(53951)
- 院(50999)
- 财经大学(49625)
- 基金
- 项目(287665)
- 科学(227680)
- 基金(210418)
- 研究(210122)
- 家(182207)
- 国家(180658)
- 科学基金(157071)
- 社会(134013)
- 社会科(127100)
- 社会科学(127063)
- 省(111979)
- 基金项目(111462)
- 自然(102558)
- 自然科(100225)
- 自然科学(100199)
- 自然科学基金(98418)
- 教育(95901)
- 划(93300)
- 资助(86886)
- 编号(84761)
- 成果(67768)
- 重点(63595)
- 部(63489)
- 发(61093)
- 创(60829)
- 课题(57601)
- 创新(56395)
- 国家社会(55068)
- 教育部(54827)
- 科研(54756)
- 期刊
- 济(209158)
- 经济(209158)
- 研究(128843)
- 中国(80369)
- 管理(71944)
- 财(69126)
- 学报(64208)
- 农(62845)
- 科学(61333)
- 大学(49620)
- 学学(46966)
- 农业(43152)
- 教育(41055)
- 技术(40468)
- 融(38755)
- 金融(38755)
- 财经(33910)
- 业经(33586)
- 经济研究(32460)
- 经(29151)
- 问题(26440)
- 业(25519)
- 技术经济(24376)
- 现代(21186)
- 图书(20351)
- 理论(20185)
- 商业(19954)
- 统计(19725)
- 版(19687)
- 财会(19562)
共检索到650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路 徐睿阳 谷宇 廖明情
近年来,海外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海外收购并没有获得预期收益。本文以兖州煤业为研究对象,结合管理者过度自信相关理论,对兖州煤业海外收购行为、支付方式以及经济后果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具有过度自信特质的管理者倾向于进行海外收购,且在收购时更偏好现金支付和负债融资,然而海外收购并没有提升公司业绩,反而带来负的财富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扩展了行为金融学中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在新兴资本市场公司海外收购领域的研究范畴,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收购时避免盲目乐观和过度自信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海外收购 经济后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路 周宁
近年来,股票市场的错误定价与公司并购已引起学术界关注。然而,现有文献仅研究了市场时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对于资本市场中并购的另外一种形式——反向收购(又称借壳上市)较少涉及。与成熟资本市场的"注册制"不同,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准制"导致了上市公司"壳"资源稀缺的现象,使得反向收购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独特的风景线。本文以山煤国际反向收购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从市场时机视角剖析公司如何通过合理选择壳资源、并购支付方式以及定向增发的发行对象成功实现反向收购,提出了基于市场时机视角公司反向收购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公司股价市场表现和财务绩效评价并购时机对公司反向收购的重要价值。本文的...
关键词:
山煤国际 市场时机 反向收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学英 代婧
并购作为价值创造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往对并购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的财务绩效方面,很少从环境以及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来分析。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对兖州煤业并购内蒙古昊盛煤业的事件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与神华集团同时期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兖州煤业对昊盛煤业并购的短期财务绩效得到了提升,长期财务绩效变化不大;并购使得企业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变好。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兖州煤业 昊盛煤业 并购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挺 胡素芬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家具行业将加大海外并购,促进品牌整合。美克股份海外并购究竟是福是祸?文章将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这个角度来研究美克国际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美克股份通过这次的品牌并购,将能在国内外市场上扩大销售,增加竞争力,但同时美克股份海外并购还是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和风险。
关键词:
家具企业 美克股份 海外并购 经济后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海
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满足自身利益诉求,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并购IBMPC业务,作为中国海外并购最大"赢家"的联想赢得了全球的关注和中国企业的殷殷期待。相比TCL、京东方、明基等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集体失语而言,联想能否逃出并购的赢家诅咒?本文将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联想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其一,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联想并购和整合的经济后果;其二,对比分析联想并购前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市场份额变动趋势研究并购的经济后果。本文研究发现,联想目前仍然没有逃出"赢家诅咒"的宿命,成败目前尚无最终定论。尽管整合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中国企业仍不会停止海外并购的尝试,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对...
关键词:
联想集团 海外并购 经济后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延喜 吴国通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但是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经济生活的"未解之谜"。作为公司决策主体,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过度自信、认知偏差、过度乐观、短视和保守主义等非理性行为会对公司经营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系统性的梳理管理者非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为拓展现代金融理论提供有益的分析框架。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文章重点分析了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对投资、融资、并购、战略等决策的影响,总结归纳了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为后续研究指引了方向。
关键词:
非理性行为 经济后果 行为金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史永东 朱广印
基于企业理论和财务理论,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2006~2008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比非过度自信企业高20%左右;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过度自信管理者相信自己是忠于股东的,但是却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可能需
关键词:
行为公司金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并购行为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方红星 孙翯
基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及以前年度在内地、香港和美国三地证券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探讨了影响交叉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市场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反应程度。研究发现:交叉上市公司能够受到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监督,因而能够更及时地披露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加以补救;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和改进行动有所反应。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交叉上市 市场反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敏 于富生 张胜
企业的投资异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的企业中,这种异化会给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带来损失。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近年来,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企业投资异化问题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的热点,逐步形成了一些理论模型,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就该领域主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等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诗田 邱伟年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当下利用国际市场与资源,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2~2011年间中国实施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为基本研究样本,改进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用logit回归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可能性更大,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潮中存在非理性的驱动因素。
关键词:
企业管理者 过度自信 跨国并购 动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章细贞 张琳
基于行为财务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进而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利用2010—2012年发布年度业绩预告的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活动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当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充裕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实施更多的并购活动,而这些并购活动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姚燕 胡尔纲 樊蒙唯
2009年年末,浙江民企吉利以18亿元收购了沃尔沃。本文将以此为例,从股权性质层面简要分析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及经济后果,并得出几点启示。(一)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优势分析1.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较小。2009年,大型国企在海外并购交易中担当了主力角色,其交易量约占海外并购交易完成总数的60%,交易金额则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永海
股票回购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和公司理财行为,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动机和市场反应展开论述,但他们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管理者是理性人"的基础上。文章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放松了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假设,以2011-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为基础,以管理者过度自信为自变量,以企业股票回购为因变量,用LOGIT和TOBIT等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特征与企业股票回购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股票回购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相对于理性
关键词:
股票回购 企业理财 心理偏差 归因偏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溪谣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溢价规模;自由现金流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充裕,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负债水平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小。文章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建设管理团队、完善并购决策机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傅强 方文俊
文章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以2003-2006年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并购呈现显著正相关,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驱动并购,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关键词:
行为公司金融 过度自信 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