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9)
2023(3687)
2022(3109)
2021(3092)
2020(2577)
2019(6311)
2018(6067)
2017(12026)
2016(6430)
2015(7381)
2014(7742)
2013(7857)
2012(6929)
2011(6298)
2010(6519)
2009(6434)
2008(6925)
2007(6789)
2006(6245)
2005(6060)
作者
(18903)
(15376)
(15102)
(14629)
(10149)
(7119)
(7095)
(6050)
(5938)
(5759)
(5388)
(5164)
(5017)
(4995)
(4855)
(4770)
(4593)
(4545)
(4452)
(4376)
(3805)
(3788)
(3681)
(3570)
(3540)
(3537)
(3420)
(3385)
(3192)
(3072)
学科
管理(32229)
(27542)
企业(27542)
(27375)
(25623)
经济(25601)
方法(13850)
(11190)
(10802)
数学(10714)
数学方法(10683)
(10638)
银行(10638)
(9781)
(8679)
财务(8659)
财务管理(8642)
企业财务(8252)
业经(7056)
(6932)
制度(6930)
(6590)
贸易(6580)
(6494)
金融(6494)
业务(6384)
(6199)
(6089)
(6057)
经营(5844)
机构
大学(95369)
学院(94675)
管理(44483)
(40936)
经济(39843)
理学(35409)
理学院(35117)
管理学(34933)
管理学院(34705)
中国(30259)
研究(25744)
(24112)
(20644)
财经(17780)
(16148)
(16094)
(15902)
银行(15346)
中心(14298)
(14286)
(13462)
北京(13461)
财经大学(13389)
商学(13016)
商学院(12883)
(12380)
(12271)
科学(12085)
金融(12031)
经济学(11856)
基金
项目(50484)
科学(40397)
基金(38388)
研究(37366)
(31571)
国家(31318)
科学基金(28659)
社会(23951)
社会科(22878)
社会科学(22869)
基金项目(20202)
自然(19391)
自然科(18996)
自然科学(18994)
自然科学基金(18682)
(18063)
教育(17446)
资助(17090)
编号(15148)
(14972)
成果(12199)
(11890)
教育部(10852)
人文(10721)
(10274)
重点(10200)
大学(10120)
项目编号(10113)
课题(9807)
(9726)
期刊
(51727)
经济(51727)
研究(31516)
(22972)
金融(22972)
(22523)
管理(22386)
中国(21205)
科学(10829)
财经(10497)
学报(9312)
(8957)
技术(8253)
业经(8021)
大学(8013)
(7977)
学学(7479)
经济研究(7391)
理论(6977)
商业(6447)
教育(6273)
实践(6255)
(6255)
财会(6157)
会计(6108)
问题(5886)
(5690)
现代(5646)
国际(5346)
技术经济(5290)
共检索到165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向  匡小平  刘俊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考量沪深两市2007~2011年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商业信用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提供的商业信用正相关。民企面临的市场竞争大于国企,使得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而国有企业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同时,在竞争行业与管制行业之间,也表现出这种显著性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静  吴晓茹  王娅婷  
本文选取2007-2013年的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和外部公司治理的视角对成本粘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成本粘性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与企业成本粘性正相关,并且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削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向  匡小平  刘俊  
虽然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特征来分析的,很少考虑我国特有的国情。笔者以沪深两市2007年~2009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政府干预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两个方面对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政府干预的程度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负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时,提供的商业信用比民营企业的更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洪锋  刘嫦  杨茜雅  
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深入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战略差异度的影响机理以及行业竞争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差异化战略对公司竞争优势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差异度显著正相关,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促进了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倾向,而行业竞争度明显增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差异化战略增强公司竞争优势的作用依赖于良好的内控质量,且上述效应在行业竞争度高的公司更突出。该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战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也为公司管理者的聘任决策和战略选择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高燕  徐鑫亮  
本文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偏好、企业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正向影响投资偏好,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对不同类别投资的偏好顺序依次为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研发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此外不同类别投资之间存在挤占效应。投资偏好正向影响企业竞争力;以无形资产和研发为主的软实力投资偏好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最大。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投资偏好影响了企业竞争力,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和软实力投资会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长期股权投资会降低企业竞争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曦  张珂  
考虑到中国作为转轨经济背景下的弱法制环境国家,上市公司所处的产品市场竞争条件有很大差异,文章以2009—2014年期间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产品市场竞争视角,研究管理者权力、薪酬契约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能够有效减少公司过度投资,但是管理者权力却抑制了薪酬契约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并且在国有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同时,基于不同产品市场竞争环境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地位越低,越能够弱化管理者权力对薪酬契约改善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中国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林静  
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沪深股票市场所有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和管理者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越大,非效率投资程度越高,非国有控制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甚至高于国有控制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并没有遏制管理者权力下的非效率投资,相比国有控制企业,非国有控制企业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的双重作用,导致其管理者权力下非效率投资程度更高。文章为剖析中国关系情景和产品市场竞争背景下管理者权力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形成和治理机制,对于丰富完善内部公司治理理论和外部市场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前进  
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人和投资战略的实际执行人,其对资产运用管理能力的高低必然影响公司的盈余信息的质量,但如何影响一直缺乏实证检验。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2003年-2013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随着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高,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对更高;行业内产品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缓解管理者管理能力与真实盈余质量之间的负相关性,降低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纯祥  罗飞  
我国A股上市公司管理者薪酬存在明显粘性特征,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管理者权力对薪酬粘性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管理者权力对薪酬粘性的影响显著增强。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比较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压力显著增强了非国有企业管理者权力与薪酬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较弱,其管理者面临薪酬管制,效用函数显著异于非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对国企管理者权力和薪酬粘性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纯祥  张敦力  
本文以2007~2010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者权力寻租是否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是否有助于制约管理者权力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投资与管理者结构权力、专家权力和声望权力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权力的增长,管理者通过扩张投资进行寻租的能力更强。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较有效,其管理者权力影响投资的力度明显小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者权力产生了治理作用,但由于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小,得到政府更多的关照,市场竞争对国企管理者权力的治理作用弱于民营企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文芳  
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管理者政治联系形成路径分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政治联系对其过度自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来自政府(部队)工作经历形成的政治联系相比,来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政治联系更易于导致过度自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是如此。当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不同时,上述影响有所不同。研究认为,虽然管理者政治联系有助于缓解制度约束(产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不平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障碍,但随之产生的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更为关注"关系能力",并不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拥军  冯楚立  尹开国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不仅不能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还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适当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经验证据从侧面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最佳的治理措施是引入独立董事等观点,不能简单对其进行激励和监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这种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解释均是从代理理论进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身上是成立的,即使存在融资约束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莲琴  傅元略  屈耀辉  
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2002~2007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在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融资后经营负债杠杆对公司创值能力与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效应显著降低,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运用信用融资发挥经营负债杠杆的创值效应与成长效应均显著低于一般管理者公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明桂  潘红波  
商业信用的竞争假说认为,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可以锁定客户,避免客户转向同行业竞争对手。本文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证明了商业信用的竞争假说,而且发现,由于私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大于国有企业,所以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多地以商业信用作为产品市场竞争手段。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金融发展较好的地区,而在金融发展较差的地区,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商业信用竞争并没有显著差异。这是因为,在金融发展较好(较差)的地区,私有企业易于(难以)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获得银行信用,进而有较多(较少)的资金来源用于提供商业信用。本文一方面从企业所有权性质和金融发展的角度拓展和深化了商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