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3)
- 2023(14932)
- 2022(13164)
- 2021(12368)
- 2020(10551)
- 2019(24621)
- 2018(24132)
- 2017(47164)
- 2016(25350)
- 2015(28456)
- 2014(28182)
- 2013(27895)
- 2012(25237)
- 2011(22259)
- 2010(21997)
- 2009(20247)
- 2008(20024)
- 2007(17491)
- 2006(15192)
- 2005(13172)
- 学科
- 济(100732)
- 经济(100619)
- 管理(86815)
- 业(80403)
- 企(70832)
- 企业(70832)
- 方法(53658)
- 数学(46783)
- 数学方法(46248)
- 财(32647)
- 农(24259)
- 务(23638)
- 财务(23559)
- 财务管理(23512)
- 中国(23031)
- 企业财务(22465)
- 业经(22360)
- 学(18938)
- 制(18496)
- 地方(17698)
- 理论(17268)
- 贸(17070)
- 贸易(17063)
- 易(16539)
- 农业(16458)
- 和(15953)
- 技术(15850)
- 划(15641)
- 银(14944)
- 银行(14911)
- 机构
- 大学(355404)
- 学院(352041)
- 管理(150787)
- 济(141028)
- 经济(138031)
- 理学(130766)
- 理学院(129457)
- 管理学(127367)
- 管理学院(126685)
- 研究(105578)
- 中国(81899)
- 京(73822)
- 财(68017)
- 科学(63434)
- 财经(54946)
- 业大(50274)
- 所(50239)
- 经(50206)
- 中心(50107)
- 江(49774)
- 农(49260)
- 北京(46045)
- 研究所(45557)
- 范(43422)
- 师范(43019)
- 经济学(42113)
- 财经大学(41420)
- 州(40756)
- 商学(40131)
- 商学院(39746)
- 基金
- 项目(243786)
- 科学(193457)
- 基金(180067)
- 研究(177972)
- 家(155111)
- 国家(153844)
- 科学基金(135145)
- 社会(113129)
- 社会科(107427)
- 社会科学(107398)
- 基金项目(96181)
- 省(93418)
- 自然(89485)
- 自然科(87477)
- 自然科学(87458)
- 自然科学基金(85904)
- 教育(82797)
- 划(78602)
- 资助(74991)
- 编号(72407)
- 成果(56863)
- 部(54723)
- 重点(53243)
- 创(50824)
- 发(49299)
- 课题(47992)
- 教育部(47939)
- 创新(47323)
- 人文(47139)
- 科研(47100)
- 期刊
- 济(146940)
- 经济(146940)
- 研究(98891)
- 中国(60758)
- 管理(57343)
- 财(55739)
- 学报(51186)
- 科学(48061)
- 农(42055)
- 大学(40313)
- 学学(38007)
- 教育(34594)
- 技术(31618)
- 融(31002)
- 金融(31002)
- 农业(29038)
- 财经(27113)
- 业经(23591)
- 经(22985)
- 经济研究(22813)
- 问题(18702)
- 图书(17731)
- 技术经济(17657)
- 理论(17500)
- 财会(17198)
- 业(16642)
- 实践(15998)
- 践(15998)
- 现代(15856)
- 商业(15841)
共检索到501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战篪 李素银
近年来我国进行证券投资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投资短视行为日趋严重。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热衷短期证券投资的现象,笔者重点对管理者基于自身利益的上市公司短视行为进行分析。本文选取2007年~2009年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大量上市公司管理者存在投资短视行为;管理者年龄、经营能力对这种行为影响较大,并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管理者薪酬、管理者持股比例与投资短视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
管理者 短视 证券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靓 张志宏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中市场"非理性"情绪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视角,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者短视和超募资金迎合性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迎合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进行投资,而超募资金提供的充裕现金流为管理者的迎合行为提供了条件,管理者短视加剧了这一行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许宁宁 王书睿 宋佳莹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管理者短视在对企业决策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如何影响审计费用值得关注。研究发现,管理者短视程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经营风险、控制风险以及盈余管理在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间权力距离较大时,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而较高的监督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以抑制管理者短视与审计费用间的正向关系。拓展分析发现,管理者短视程度越高,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且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研究将管理者短视产生的影响拓展至审计领域,对企业高管聘任和事务所优化风险评估程序均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管理者短视 审计风险 审计费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晓蕾 高涛 徐龙炳
在美国股市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电话电报公司(AT&T)的首席执行官决定放弃一项长期投资。“公司股票已被重创,”他指出,“市场短视迫使我放弃了宏伟的转型计划。”投资者短视为何影响公司长期投资?文章使用国内某头部券商投资者交易账户的持股时间数据来度量投资者短视,研究发现投资者短视对公司长期投资水平有抑制作用,管理者削减长期投资迎合短视投资者对短期盈余的偏好,以达到提振短期股价的目的。公司股价对未预期盈余信息反应越强,管理者迎合程度越高。对管理者迎合动因及目的的检验也从侧面印证了迎合机制,管理者迎合短视投资者而报告更高的当期收益、创造收益惊喜以提振短期股价。迎合行为还给管理者带来利益,如更低的外部融资成本、更有利的股权减持行权条件以及更高的薪酬收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覆盖给管理者带来短期压力而增强了迎合作用。经济后果研究表明,管理者迎合投资者短视确实提升了短期业绩,但损害了公司长期价值。文章建立了投资者短视与公司投资决策的直接联系,补充了中小投资者影响公司决策的渠道及机制,研究结论为建立与实体发展所需资金期限相匹配的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晓蕾 高涛 徐龙炳
在美国股市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电话电报公司(AT&T)的首席执行官决定放弃一项长期投资,“公司股票已被重创。”他指出,“市场短视迫使我放弃了宏伟的转型计划。”(Reingold,2006)投资者短视为何影响公司长期投资?文章使用国内某头部券商投资者交易账户的持股时间数据度量了投资者短视,研究发现投资者短视对公司长期投资水平有抑制作用,管理者削减长期投资迎合短视投资者对短期盈余的偏好,以达到提振短期股价的目的。公司股价对未预期盈余信息反应越强,管理者迎合程度越高。对管理者迎合动因及目的的检验也从侧面印证了迎合机制,管理者迎合短视投资者而报告更高的当期收益、创造收益惊喜以提振短期股价。迎合行为还给管理者本身带来利益,如更低的外部融资成本,更有利的股权减持行权条件及更高的薪酬收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覆盖给管理者带来短期压力进而加强了迎合作用。后果研究表明,管理者迎合投资者短视确实带来了短期业绩提升,但损害公司长期价值。文章建立了投资者短视与公司投资决策的直接联系,补充了中小投资者影响公司决策的渠道及机制,结论为建立与实体发展所需资金期限相匹配的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明 曾德明
基于股东短期利益压力的视角,以沪深两市2003~2009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就管理者短视偏差与企业短期投资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业绩水平和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水平越高;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的削弱作用越强,意味着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降低了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业绩水平;管理者短视偏差越大,企业短期投资对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可能性的削弱作用越弱,说明管理者短视偏差企业进行的短期投资虽然增大了企业风险,但是并不会加大企业当期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洁 陈茜 胥朝阳
本文以2004年-2010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国有企业控制层级的增加是否会增加管理者的自利性风险,并导致其采取更多的羊群投资决策。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明显的羊群投资行为,这一行为主要来自国有股东控制的金字塔结构上市公司,随着金字塔层级的增加,企业羊群投资行为也显著增加。在金字塔结构的国有上市公司中,随着控制链条的延长,所有者缺位下的经理人代理风险也随之增加,导致其采取了更多的羊群投资行为。这一研究不仅支持公司羊群投资决策来自管理者自利行为的假设,还使研究者认识到,在市场机制尚未完全约束经理人代理行为之前,给国有企业设置更多的控制层级,反而会增加代理风险,扭曲投资效率。
关键词:
金字塔层级 管理者自利 羊群行为 投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墨奇 唐建新 陈冬
基于2009-2017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讨企业内部管理者行为和企业的税负粘性现象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利润每上升1%,税负增加0.55%;企业利润每下降1%,税负减少0.20%。管理者自利程度和企业税负粘性呈正相关,管理者自利程度越高,企业税负粘性越大。同时,公司税负粘性现象会影响到未来企业价值,企业税负粘性越大,其企业价值越低。
关键词:
税负粘性 避税 管理者自利 企业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强 邓先柏
以我国2014—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者短视理论,根据投资短视动因的相关假说,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发放高息委托贷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经营业绩与发放高息委托贷款显著负相关,说明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是企业发放高息委托贷款的主要原因,该结论与"薪酬扭曲"理论一致。同时检验结果显示,股权结构理论和职业生涯关注理论并不能够解释上市公司高息委托贷款行为。
关键词:
管理者短视 高息委托贷款 薪酬扭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强 邓先柏
以我国2014—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者短视理论,根据投资短视动因的相关假说,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发放高息委托贷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经营业绩与发放高息委托贷款显著负相关,说明管理者追求短期利益是企业发放高息委托贷款的主要原因,该结论与"薪酬扭曲"理论一致。同时检验结果显示,股权结构理论和职业生涯关注理论并不能够解释上市公司高息委托贷款行为。
关键词:
管理者短视 高息委托贷款 薪酬扭曲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秉祥 郝艳
国外研究成果已从理论上证明经理管理防御动机是导致企业投资短视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企业中经理人员决策投资项目的真实动机是不可直接观察的,加之企业投资决策过程和资料的保密性,很难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管理防御与投资短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采取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制定标准实验流程与实验说明书,对210名实验参与者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我国不同类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理管理防御行为的动机,这种动机导致了企业的投资短视行为;而且随着经理能力下降和预期转换工作成本的提高,其管理防御程度呈上升趋势,投资短视行为更加显著。
关键词:
投资短视 管理防御 实验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悦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是否有助于公司绩效提升,是否会导致管理者自利行为加剧及具体路径。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虽然能够提高公司绩效,但同时增加了管理者自利行为的发生概率。进一步研究显示,可操纵性利润在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而自由现金流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即公司管理者主要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而非进行现金流操纵实现自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声策 杜梅 操友根
疫情背景下企业该何去何从?作为企业重要决策人员的管理者,陷入短期获益和长期发展平衡的两难之中,短视主义波动越发明显。基于管理者认知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管理者短视主义波动指标,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2019—202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疫情背景下管理者权力对短视主义波动的影响以及所有权性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任期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管理者权力对短视主义波动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所有权性质和冗余资源在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管理者任期在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管理者认知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了疫情背景下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的相关研究,从所有权性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任期等维度审视管理者权力与短视主义波动关系的情境,为疫情背景下避免管理者出现短视主义波动和稳定管理者决策视野提供有益指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许金叶 樊淑贞
本文依据时间导向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研究管理者短视主义的心理特质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短视通过金融化和管理会计应用两条途径提高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显示: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会抑制管理者短视对审计费用的促进作用;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审企紧密度的提高会增强管理者短视造成的审计费用的增加。本研究从管理者心理特质视角拓展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对企业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管理者短视 审计费用 机制研究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克敏 王华杰 李栋栋 戴杏云
本文研究管理者出于自利动机的年报文本信息复杂性披露策略。研究发现,相比于业绩较好公司,业绩较差公司年报文本信息的复杂性更高,且上述关系在盈余管理空间小、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两职合一和法律风险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年报文本信息复杂性越高,管理者获得的超额薪酬越高;相比业绩较好公司,业绩较差公司年报文本信息复杂性的短期、长期市场反应更积极。研究表明,出于自利动机,管理者会操纵年报文本信息复杂性;文本信息复杂性操纵对数字信息操纵有替代作用,且管理层持股及公司内、外部治理均会影响文本信息复杂性操纵;通过操纵年报文本信息复杂性,管理者能够获取更高超额薪酬,并提高公司市场估值。本文首次基于中文年报文本信息大样本分析,为已有文本信息复杂性披露策略研究提供了实证证据,验证了数字信息和文本信息操纵手段间的替代效应,拓展了机会主义披露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公司年报文本信息披露监管法规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