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43)
2023(15636)
2022(13052)
2021(11872)
2020(10116)
2019(22655)
2018(21670)
2017(41372)
2016(22365)
2015(24686)
2014(24009)
2013(23679)
2012(21495)
2011(19087)
2010(19370)
2009(18986)
2008(18688)
2007(16976)
2006(15336)
2005(14201)
作者
(63446)
(52904)
(52692)
(49901)
(33606)
(25281)
(23766)
(20273)
(20166)
(18975)
(18154)
(17544)
(16952)
(16885)
(16713)
(16268)
(15644)
(15472)
(15341)
(15326)
(13009)
(12848)
(12777)
(12030)
(11934)
(11929)
(11761)
(11475)
(10566)
(10278)
学科
(86315)
经济(86173)
管理(85195)
(78156)
(69786)
企业(69786)
方法(39404)
(36561)
数学(33605)
数学方法(33362)
(29817)
金融(29814)
(28342)
银行(28305)
中国(27882)
(27066)
(26939)
(25738)
财务(25688)
财务管理(25643)
企业财务(24591)
(21817)
业经(21706)
(17637)
(16115)
贸易(16103)
(15716)
(15548)
体制(15052)
地方(14907)
机构
大学(319496)
学院(316002)
(135214)
经济(132518)
管理(125681)
理学(106821)
理学院(105774)
管理学(104433)
管理学院(103827)
研究(100552)
中国(86910)
(73042)
(65076)
科学(56592)
财经(56575)
(51421)
(49997)
(49590)
中心(48418)
(48018)
研究所(44126)
业大(44016)
经济学(43118)
财经大学(42435)
北京(40373)
农业(38964)
经济学院(38964)
(38366)
商学(36372)
(36274)
基金
项目(203701)
科学(161976)
基金(152856)
研究(146356)
(133041)
国家(131937)
科学基金(114750)
社会(98488)
社会科(93724)
社会科学(93703)
基金项目(80797)
(77501)
自然(73563)
自然科(71959)
自然科学(71939)
自然科学基金(70780)
教育(67067)
(65182)
资助(61570)
编号(55947)
(46445)
重点(45724)
成果(45696)
(43554)
(42909)
国家社会(42136)
(41323)
教育部(40916)
创新(40888)
人文(39877)
期刊
(149859)
经济(149859)
研究(97354)
中国(64937)
(63320)
管理(50644)
学报(50444)
(48483)
金融(48483)
科学(45349)
(44339)
大学(39257)
学学(37378)
财经(30654)
农业(27886)
教育(26497)
(26204)
技术(24060)
经济研究(23953)
业经(21997)
问题(19172)
财会(17426)
会计(16525)
(16415)
(16369)
(15966)
国际(15884)
技术经济(15358)
理论(15086)
现代(14312)
共检索到49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艳霞  祁怀锦  
基于我国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自信通过促进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而降低投资效率;进一步检验发现自信不足管理者通过降低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而提升投资效率,但过度自信管理者通过促进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而降低投资效率。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相比控制组样本,在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后,处理组中的融资融券标的企业通过降低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而提升了投资效率;融资融券通过降低管理者自信对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削弱管理者自信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实施融资融券制度具有显著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及其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艳霞  祁怀锦  
本文以我国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融资融券和管理者自信对在职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自信与在职消费之间呈"U"型关系,即当管理者自信程度相对较低时,管理者自信与在职消费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当管理者自信程度相对较高时,管理者自信与在职消费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然后利用2010年我国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发现在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后,与控制组样本相比,处理组中的融资融券标的企业降低了超额在职消费水平;将管理者自信对在职消费的影响置于融资融券背景下研究,结果发现融资融券会削弱管理者自信对在职消费总额以及超额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制度具有显著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这为我国深化相关金融制度改革、加强企业监管和完善薪酬契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霞  祁怀锦  魏禹嘉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全样本下管理者自信程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将样本按照管理者自信程度的核密度函数分为自信不足、适度自信和过度自信三个子样本,在自信不足样本中,随着管理者自信程度的上升,审计质量会上升;在过度自信样本中,随着管理者自信程度的上升,审计质量会下降。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会削弱管理者自信程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说明融资融券呈现出了一定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本研究对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监管部门加强企业监管乃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均有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祁怀锦  刘艳霞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全样本下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自信不足和适度自信样本中,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且相比适度自信样本,自信不足样本中管理者自信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更大;在过度自信样本中,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全样本下管理者自信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发现在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后,与控制组样本相比,处理组中的融资融券标的样本降低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同时,将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之间的关系置于融资融券背景下研究,发现管理者自信程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仅存在于非融资融券样本中。这些结果说明,融资融券呈现出了一定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为我国加强企业监管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霞  祁怀锦  刘斯琴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的经验数据,首先以管理者自信这一心理特质为切入点,探讨其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自信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越自信的管理者在环保方面投资越少。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融资融券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发现相比控制组样本,在引入融资融券后,处理组样本会提高环保投资水平。进一步将管理者自信与环保投资之间的关系置于融资融券制度背景下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缓解了管理者自信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抑制作用,发挥了环境治理效应。横截面差异的检验结果显示,管理者自信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抑制作用在政府环境规制较弱和非重污染企业更为显著,融资融券外部治理效应在非重污染企业更为显著。本文提供了管理者心理特质与企业环保投资、以及融资融券与环保投资之间因果关系的经验证据,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环保责任体系和解决环境治理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岳上植  顾嘉欣  宋玥  
基于我国2008—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引入DID双重差分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融资融券、高管薪酬粘性与非效率投资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且粘性越大非效率投资越严重;纳入融资融券标的企业后,与对照组样本相比较,实验组中的融资融券制度实施企业能够显著抑制非效率投资,并且能够削弱高管薪酬粘性对非效率投资的正向调节作用,以上研究表明,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发挥了显著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企业薪酬机制,提高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超  
大股东掏空是伴随着股权的相对集中而衍生出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也是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大股东掏空可能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对抑制大股东侵害行为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从大股东掏空的生成机制、手段、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及公司治理机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在回顾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外部机制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探究这一新兴制度在抑制大股东掏空上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对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讨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可供改进之处,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庞家任  陈大鹏  王玮  
本文以融资融券制度分阶段扩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提升了投资-Q敏感度。不管股价是否有下行趋势,该种作用都存在。本文发现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中,融资融券对投资-Q敏感度的提升作用更大,这说明融资融券制度发挥了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但同时,即使在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融资融券制度同样显著提升了投资-Q敏感度。本文进一步发现,在分析师(或研报)关注度更高、融资约束更弱、高管持股比例更高的企业中,融资融券对投资-Q敏感度的提升作用显著更大。这意味着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强化了管理层从股价变动中"学习"信息的激励。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通过强化外部投资者释放私人信息的能力,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分别从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约束投资("间接渠道")和向管理层传递私人信息("直接渠道")两个渠道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储小俊  曹杰  
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考察融资融券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度量投资者情绪效应的指数,该情绪指数为日度频率,而且符合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情绪作用的"收益反转"特征和情绪效应"截面差异"性质。基于该指数,本文检验融资融券对情绪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放大了投资者情绪效应。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融券业务规模很低、未能发挥显著作用,而融资交易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跟风的渠道,所以使得股价对市场非理性情绪的冲击变得更为敏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丽   何威风  
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放宽了对公司股份回购的限制条件,此后,我国资本市场的股份回购次数和规模都显著增加,股份回购成为公司的一项重要财务活动。融资融券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一次重要的制度改革,它对资本市场交易模式带来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公司股份回购行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制度对公司股份回购的影响后发现,融资融券对公司股份回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融资融券制度实施后,融资融券标的公司的股份回购规模显著大于其他上市公司。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融券对股份回购的促进作用对股票流动性低、产权性质为非国有、处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以及熊市市场态势的公司影响较大。因此,监管部门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融资融券标的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政策制定者应立足于公司不同风险特征调整股份回购的限制条件,上市公司应运用好股份回购这一风险管理工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晖丽  刘峰  
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为背景,研究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发现,对比控制组公司,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后,融资融券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降低;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融资融券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融资融券的上述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考虑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影响,对于大股东缺乏制衡的公司,只有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融资融券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才能体现,此时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这些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其发挥有赖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黄华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主板披露第三季度盈余报告且报告类型为预增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是在我国特有制度和股权体制下,上市公司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债务融资。但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资产负债率呈下降态势,且董事会规模越大其意见越难以统一,监督作用呈弱化趋势,资产负债率上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红忠  汪玉杰  
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基于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并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中7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上,本文从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融资约束降低,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卖空机制对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陈相伊  吴伟立  
关于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学术界存在错误定价与理性预期两种解释,本文以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来区分这两种假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产增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仅体现在可卖空公司中,这说明资产增长效应随着定价效率的提高而增强,而不随套利难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否可卖空,过度投资、择时融资和盈余管理这些与错误定价相关的因素对资产增长效应均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理性预期假说相符,而不支持错误定价假说。本文不仅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增长效应的表现形式与变化趋势,也为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这一理论命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陈相伊  吴伟立  
关于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学术界存在错误定价与理性预期两种解释,本文以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来区分这两种假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产增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仅体现在可卖空公司中,这说明资产增长效应随着定价效率的提高而增强,而不随套利难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否可卖空,过度投资、择时融资和盈余管理这些与错误定价相关的因素对资产增长效应均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理性预期假说相符,而不支持错误定价假说。本文不仅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增长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