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7)
- 2023(6810)
- 2022(5803)
- 2021(5579)
- 2020(4881)
- 2019(11556)
- 2018(11156)
- 2017(22256)
- 2016(11894)
- 2015(13704)
- 2014(13375)
- 2013(13318)
- 2012(12213)
- 2011(10720)
- 2010(10771)
- 2009(10227)
- 2008(10627)
- 2007(9613)
- 2006(8444)
- 2005(7881)
- 学科
- 济(51824)
- 经济(51772)
- 管理(46554)
- 业(42586)
- 企(40700)
- 企业(40700)
- 方法(30312)
- 数学(26758)
- 数学方法(26633)
- 银(19066)
- 银行(18921)
- 财(18368)
- 制(18040)
- 行(17521)
- 业经(13425)
- 务(13353)
- 财务(13324)
- 财务管理(13295)
- 企业财务(12782)
- 融(12650)
- 金融(12650)
- 中国(11242)
- 度(10952)
- 制度(10947)
- 业务(10504)
- 贸(9208)
- 贸易(9199)
- 农(9197)
- 银行制(8897)
- 易(8793)
- 机构
- 大学(163319)
- 学院(160073)
- 管理(72462)
- 济(72084)
- 经济(70579)
- 理学(60483)
- 理学院(59996)
- 管理学(59447)
- 管理学院(59103)
- 中国(48596)
- 研究(44328)
- 财(39300)
- 京(33669)
- 财经(30409)
- 经(27876)
- 银(26504)
- 银行(25425)
- 江(25323)
- 中心(25234)
- 行(23745)
- 财经大学(23182)
- 经济学(23128)
- 科学(21504)
- 北京(21278)
- 经济学院(21127)
- 州(20920)
- 商学(20771)
- 商学院(20588)
- 农(20564)
- 所(20060)
- 基金
- 项目(100509)
- 科学(81355)
- 基金(77045)
- 研究(75775)
- 家(64229)
- 国家(63704)
- 科学基金(57480)
- 社会(50585)
- 社会科(48391)
- 社会科学(48378)
- 基金项目(40256)
- 省(36657)
- 自然(36314)
- 教育(35891)
- 自然科(35594)
- 自然科学(35592)
- 自然科学基金(35026)
- 资助(33055)
- 划(30513)
- 编号(30108)
- 成果(24521)
- 部(24295)
- 教育部(22288)
- 人文(21900)
- 创(21624)
- 国家社会(21594)
- 重点(21484)
- 大学(20538)
- 创新(20174)
- 制(20079)
共检索到258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亚军 袁淳 孙健 马云飙
本文以某国有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贷款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能力对贷款定价的作用机理与影响结果。本文发现,管理者能力与贷款定价显著负相关,经过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管理者能力影响银行贷款定价是通过降低企业风险、提升企业信息质量和缓解代理冲突实现的。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在民营企业、不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以及处于金融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环境中的企业里,管理者能力对降低贷款利率的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管理者能力与贷款定价两个领域的文献,也为实践中将管理者能力作为贷款定价因素,激发企业家精神、提升银行资源配置能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管理者能力 贷款定价 企业风险 信息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嵩然 马德功
结合2003~2013年我国107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经济周期波动下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行为特征、贷款损失准备调整对信贷行为的周期性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1)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整体是逆周期的;(2)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具有逆周期效应,而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是顺周期的;(3)贷款损失准备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逆周期效应在经济下行时期更加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永良 凌爱凡
由大型互联网企业驱动的数字金融新业态,因门槛较低而让商业银行排除在外的众多长尾客户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在近年来获得快速的发展。一个基本而无可回避的问题是:数字金融的发展会促进还是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我国1326家商业银行地级市分行的贷款数据匹配后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同时存在显著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具体地,数字金融广度发展会促进商业银行信贷,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银行贷款增加18.64%;数字金融深度发展会抑制商业银行信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指数每提高一个标准差,银行贷款减少11.94%。本文分别将上述两种情形称为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在考虑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两种效应依然同时存在。本文还从区域差异性和银行异质性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的差异性影响,并对数字金融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内在机理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对推动数字金融发展、商业银行转型和金融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超超 董艳
2006年以来,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中小商业银行迎来规模较大的异地扩张进程。论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规模均有促进作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贷款规模的正向影响,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地,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中小企业贷款并无显著的提升作用。论文为准确认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高雷 张杰
本文运用2003—2008年我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产权性质、不良贷款率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控股银行的审计费用更高,且流动性比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大;不良贷款率高的银行审计费用也较高。不同产权性质的银行中,各类风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国家控股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审计机构需根据产权性质对各类风险指标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雯 谢露 张敏
本文运用2005—2009年间的172个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从关联贷款角度实证研究了大股东的掏空动机对商业银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向大股东发放的关联贷款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聘请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表明大股东为了更便捷地获得关联贷款,会对银行的审计师选择施加影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关联贷款对审计师选择的上述影响在民营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银行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关联贷款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越显著。本文为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掏空动机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从审计师选择角度拓展了商业银行大股东掏空的实现机制问题,丰富了审计师...
关键词:
关联贷款 审计师选择 商业银行 政府干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峰 郑婷
通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分布现状,设计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2009-2013年16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商业银行信贷效率较高,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中小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相对较低。并以此为依据,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规模水平、资产质量、风险控制能力等层面给出了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魏海瑞
本文基于我国38家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高管团队政治关联对其信贷投放行为周期性特征的影响,并考察了高管团队成员年龄与海外教育背景在不同经济周期中对政治关联下的银行信贷投放行为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逆周期特征,高管团队政治关联程度的提高会强化银行信贷投放的逆周期性,但这种效应会随着高管团队成员年龄的提高而弱化。同时,在当前历史阶段,高管团队中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成员人数的增加或占比的上升不会对政治关联下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周期性特征产生影响。
关键词:
高管政治关联 银行信贷 经济周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张依茹
基于我国32家商业银行2003~2011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银行信贷行为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反应,并考察了股权结构变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增速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变化呈现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短期贷款占比则与之相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有股占比的提高均会强化银行信贷总量增速的逆周期性,外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则会弱化该特征;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国有持股比例较高的银行会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外资股占比较高的银行则会削减短期贷款投放规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有为 王勇 王继娜
以来自中国资本市场20082014年16家上市和150家非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对经济迅速下滑和商业银行基于贷款损失准备的风险应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济平稳期,在经济迅速下滑的收缩期,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且在经济迅速下滑期,相对于非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少的贷款损失准备。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的指导,减轻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应区别对待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运用差别性的政策,尤其是重点做好对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指导工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有为 王勇 王继娜
以来自中国资本市场2008~2014年16家上市和150家非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对经济迅速下滑和商业银行基于贷款损失准备的风险应对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济平稳期,在经济迅速下滑的收缩期,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且在经济迅速下滑期,相对于非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商业银行会计提更少的贷款损失准备。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的指导,减轻我国商业银行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应区别对待上市和非上市商业银行,运用差别性的政策,尤其是重点做好对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指导工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春丽 张天龙 张同建
随着我国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贷款定价已成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关键性策略。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主要有成本加成定价模式、基准利率加点定价模式和客户盈利分析模式。本研究在贷款定价现状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分析、贷款定价基础理论解析和贷款定价模式解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定价方式随意性较大、风险和收益之间缺乏匹配、贷款定价机制僵化、贷款定价的业务数据不足、贷款成本管理滞后和贷款定价机制缺乏,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深化策略是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构建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定价 贷款利率 信贷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宇翔
随着商业信用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对影响商业信用因素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重点集中在金融中介或银行信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分别对山东1683家企业及其中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了商业信用与企业特质、银行信用、行业、经济类型等因素的关系。回归结果验证了影响商业信用的一般结论,证实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既存在替代性,也存在互补性,替代性是一种常态,而互补性与外在条件有关。本文还证实了中小型企业承受着来自银行和商业的双重信用配给,并分析了造成商业信用配给的主要原因,而缓解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转换机制是弱化商业信用配给的有效方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波 李言 李萌
降低杠杆率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根据美国的经验,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进行杠杆转移是降低杠杆率的有效策略。结合中国各部门的杠杆率情况,通过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提高住户部门的杠杆率,成为实施杠杆转移策略的可操作选项,但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将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进而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会通过信贷和抵押品价值效应两个渠道发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作用,但该作用会受到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和房价变动的影响。利用2000—2015年65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采用Z值测度商业银行风险,检验了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规模较大时,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作用显著;当房价上涨且变动幅度较小时,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作用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