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4)
- 2023(10729)
- 2022(8961)
- 2021(8166)
- 2020(7106)
- 2019(15652)
- 2018(15608)
- 2017(29731)
- 2016(16213)
- 2015(18369)
- 2014(18239)
- 2013(18227)
- 2012(16248)
- 2011(14136)
- 2010(14503)
- 2009(14046)
- 2008(14720)
- 2007(13711)
- 2006(12353)
- 2005(11677)
- 学科
- 业(88248)
- 企(84112)
- 企业(84112)
- 管理(81389)
- 济(67864)
- 经济(67736)
- 财(31701)
- 方法(28670)
- 业经(27805)
- 务(24758)
- 财务(24716)
- 财务管理(24680)
- 企业财务(23335)
- 农(22820)
- 制(21895)
- 数学(20135)
- 数学方法(19995)
- 技术(17077)
- 农业(16432)
- 划(15905)
- 体(15728)
- 策(15623)
- 中国(14990)
- 理论(14275)
- 体制(14002)
- 经营(13525)
- 和(13478)
- 企业经济(12840)
- 银(12350)
- 银行(12341)
- 机构
- 学院(235399)
- 大学(229552)
- 管理(101606)
- 济(100016)
- 经济(97928)
- 理学(84946)
- 理学院(84236)
- 管理学(83414)
- 管理学院(82938)
- 研究(67674)
- 中国(60274)
- 财(55041)
- 京(47941)
- 财经(41367)
- 江(38590)
- 经(37375)
- 科学(36259)
- 农(35499)
- 所(32946)
- 中心(32812)
- 财经大学(30369)
- 州(30127)
- 北京(30041)
- 业大(30020)
- 商学(29510)
- 商学院(29237)
- 经济学(29173)
- 研究所(28510)
- 农业(27479)
- 经济管理(26243)
- 基金
- 项目(142882)
- 科学(115356)
- 研究(108923)
- 基金(105587)
- 家(88814)
- 国家(87954)
- 科学基金(79203)
- 社会(70997)
- 社会科(67342)
- 社会科学(67326)
- 省(56822)
- 基金项目(55743)
- 自然(50541)
- 教育(50030)
- 自然科(49428)
- 自然科学(49418)
- 自然科学基金(48649)
- 划(45407)
- 编号(43853)
- 资助(42776)
- 成果(35195)
- 业(34543)
- 制(33936)
- 创(33536)
- 部(32559)
- 重点(31117)
- 创新(30406)
- 课题(30007)
- 发(29072)
- 国家社会(28979)
- 期刊
- 济(123039)
- 经济(123039)
- 研究(71149)
- 中国(52641)
- 财(51434)
- 管理(47380)
- 农(33717)
- 科学(28534)
- 融(26795)
- 金融(26795)
- 学报(26631)
- 技术(23744)
- 农业(22603)
- 大学(22410)
- 财经(21928)
- 业经(21654)
- 学学(21308)
- 教育(21054)
- 经(18886)
- 经济研究(17858)
- 财会(16554)
- 业(15773)
- 问题(14799)
- 会计(14737)
- 技术经济(14295)
- 现代(13061)
- 商业(11759)
- 经济管理(11502)
- 世界(11416)
- 通讯(11254)
共检索到373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花俊国 姜泽臻 郎一峰
企业成本加成率是以成本为基础衡量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以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成本加成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主要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这一作用机制提高了企业成本加成率。研究结论不仅为新时期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管理者能力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管理者能力 成本加成率 内部控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卫华 刘一霖
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背景下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呈现倒U型特征,即当管理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时,管理者能力会显著提升内部控制质量;管理者能力处于高水平时,管理者能力反而会显著抑制内部控制质量。为解决这一悖论,本文引入企业数字化这一调节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不仅对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且能显著调节高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明珠
文章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并从管理者代理成本角度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还区分了产权性质下的差异化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影响企业的ESG实践,更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ESG表现;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管理者代理成本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更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进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内部控制对企业ESG的作用会受到媒体关注的影响,在媒体关注程度更高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ESG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金明 桑倩兰
企业“短贷长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而忽略了管理者的非理性特征。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企业“短贷长投”现象越严重,内部控制能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补充性证据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加倾向于选择短期债务融资,并增加长期投资,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过度的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投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培培 陈少华
上市公司高额持有现金的现象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已有关于企业现金持有的研究基本都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忽略了管理者非理性特征的影响,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在此背景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系统分析并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特征的情景效应、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现金持有价值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关系。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管理者是否主动增持股票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指标,运用Stata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因素的前提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二者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的检验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持有超额现金主要用于后续的研发投入。此外,股票市场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所持有的现金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向上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向下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结合行为金融与传统公司财务,实现了跨学科之间的交融,丰富和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经济后果和现金持有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还有利于管理者进一步理解其非理性特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对他们在实际中如何制定企业现金持有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金明 桑倩兰
企业"短贷长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而忽略了管理者的非理性特征。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企业"短贷长投"现象越严重,内部控制能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补充性证据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加倾向于选择短期债务融资,并增加长期投资,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过度的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路媛媛
基于心理学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考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低,且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尤为突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内部控制五要素信息披露质量,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与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要素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与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要素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相关性。该结论对完善经理人制度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过度自信 信息披露 异质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国祥 董苏
基于2014—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1 146家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了内部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已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但这些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极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可有效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间接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该结果对强化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管理者过度自信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沈烈 郭阳生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本文研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并考察了产权性质和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在民营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影响,发现管理者能力对控制环境的影响最大,对风险评估与信息沟通要素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沈烈 郭阳生
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本文研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并考察了产权性质和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在民营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五大要素的影响,发现管理者能力对控制环境的影响最大,对风险评估与信息沟通要素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建辉
长期以来 ,人们是以委托代理框架中的“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来诠释管理者控制权内涵的。本文认为 ,管理者不仅拥有企业特定控制权 ,而且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 ,管理者剩余控制是内生于企业契约内各参与方之间谈判的过程中。切实地发挥董事会作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共同配置企业剩余控制权的载体功能 ,从而有效地控制管理者剩余控制权的“侵袭”效应 ,是公司治理的核心任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晓红 李璐
以2010—201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与公司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越大,公司的费用粘性越高,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者权力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更为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晓红 李璐
以2010—201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权力与公司费用粘性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权力越大,公司的费用粘性越高,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者权力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这种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更为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祥
本文从管理者所有权出发 ,围绕其与控制权利益以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作者认为 ,管理者所有权的上升从价值的创造与分配两个方面影响着其自身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就整体的企业价值来说 ,管理者股权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其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与风险效应的综合作用。在分配方面 ,管理者的持股所导致的控制力上升将使其在创造的企业价值剩余中获取更大的份额 ,但对于其他股东来说 ,一方面他们将分享一部分股权激励效应所产生的价值增值 ,另一方面 ,这种分享又为管理者控制权利益的上升以及风险负效应所抵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路 李金彩 张瀚文 王会娟
激发企业家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降低成本成为新常态下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从管理者效应出发,探究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并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成本粘性;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管理者能力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文章结论拓展了管理者能力和企业成本粘性的相关研究,并为转型期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管理者能力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成本粘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