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1)
- 2023(10566)
- 2022(9482)
- 2021(9086)
- 2020(7775)
- 2019(18181)
- 2018(18278)
- 2017(34940)
- 2016(19194)
- 2015(21763)
- 2014(21646)
- 2013(21707)
- 2012(19418)
- 2011(17282)
- 2010(17130)
- 2009(15773)
- 2008(15621)
- 2007(13729)
- 2006(12088)
- 2005(10453)
- 学科
- 济(72080)
- 经济(71997)
- 管理(68068)
- 业(61658)
- 企(55847)
- 企业(55847)
- 方法(36626)
- 数学(30806)
- 数学方法(30500)
- 财(23058)
- 农(17154)
- 业经(16974)
- 中国(16733)
- 务(16010)
- 财务(15936)
- 财务管理(15902)
- 制(15720)
- 学(15655)
- 企业财务(15101)
- 理论(13758)
- 地方(13670)
- 和(13279)
- 划(12771)
- 贸(12404)
- 贸易(12399)
- 技术(12270)
- 易(11978)
- 农业(11381)
- 环境(11078)
- 策(11035)
- 机构
- 大学(267697)
- 学院(264702)
- 管理(115276)
- 济(99597)
- 理学(99255)
- 理学院(98167)
- 经济(97108)
- 管理学(96671)
- 管理学院(96171)
- 研究(80931)
- 中国(62054)
- 京(57277)
- 科学(51264)
- 财(48097)
- 所(39916)
- 业大(38944)
- 农(38245)
- 江(38139)
- 财经(38070)
- 中心(37556)
- 研究所(36357)
- 北京(36192)
- 经(34640)
- 范(34194)
- 师范(33927)
- 州(31777)
- 农业(29895)
- 商学(29855)
- 院(29614)
- 商学院(29525)
- 基金
- 项目(181990)
- 科学(143184)
- 研究(133300)
- 基金(132336)
- 家(114140)
- 国家(113157)
- 科学基金(98515)
- 社会(82358)
- 社会科(77945)
- 社会科学(77922)
- 基金项目(71650)
- 省(70772)
- 自然(65933)
- 自然科(64388)
- 自然科学(64376)
- 自然科学基金(63229)
- 教育(61362)
- 划(59303)
- 编号(55227)
- 资助(54451)
- 成果(44085)
- 部(40011)
- 重点(39485)
- 创(38044)
- 课题(36967)
- 发(36637)
- 创新(35268)
- 项目编号(34943)
- 科研(34835)
- 教育部(34590)
- 期刊
- 济(109922)
- 经济(109922)
- 研究(75763)
- 中国(49573)
- 管理(44606)
- 学报(39956)
- 财(39198)
- 科学(37766)
- 农(33053)
- 大学(30441)
- 教育(28940)
- 学学(28381)
- 农业(23185)
- 技术(23129)
- 融(21262)
- 金融(21262)
- 业经(18165)
- 财经(18083)
- 经济研究(16257)
- 图书(16090)
- 经(15269)
- 理论(13868)
- 业(13657)
- 问题(13410)
- 科技(13153)
- 技术经济(13107)
- 实践(12927)
- 践(12927)
- 现代(12783)
- 财会(12500)
共检索到383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朱滔
本文以1999~2002年发生于沪、深 A 股市场的56起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并购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损失,而对目标公司股东的财富影响不显著;并购前管理者能力好的收购公司或现金流量充足的收购公司,其并购绩效更差,研究结果支持自大假说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为收购高成长的目标公司使得收购公司股东受损的假设提供了弱的证据;但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多元化导致较差的并购绩效的证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雯 杨柳青
以2003~2007年246起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管理者代理动机与收购方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并购给收购方股东带来显著正的财富效应,管理者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并购绩效呈倒U型关系,管理者过度自信和管理层持股均对并购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自由现金流及国有股权对绩效影响不显著,跨行业并购及行业管制均给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应适度提高股权集中度,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保持适度的财务杠杆与公司规模。
关键词:
管理者代理动机 并购绩效 国有企业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建波 沈皓
本文以2002年度沪、深A股市场发生扩张式并购的13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2001—2004为时间跨度,采用会计研究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管理者代理动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公司并购绩效在并购当年有所下降,但随后即发生显著改善。研究结果显示,管理者管理能力及国有股比例与并购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进行跨行业并购将为企业的经营绩效带来负面影响。高管持股比例、管理层薪酬等激励因素对于并购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自由现金流量假设则未能得到实证结果的有力支持,企业在考虑是否并购时,现金流状况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关键词:
代理动机 并购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超鹏 吴世农 郑方镳
本文首先根据"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学习行为的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模型"得到3个推论:第一,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将导致连续并购绩效逐次下降;第二,管理者学习行为将导致连续并购绩效逐次上升;第三,当过度自信管理者具有学习能力时,连续并购绩效的变化方向将取决于过度自信效应和学习效应何者占优。接着,本文设计了一套适于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学习行为对连续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方法,并收集我国资本市场1997~2005年间发生的1317起上市公司连续并购事件为样本展开实证检验,发现:(1)对比首次并购失败的公司,首次并购成功的公司其后各次并购的绩效将呈较显著的下降趋势,这表明管理者可能因首次并购成功而过度自信;(2...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淑琴 代淑江
本文选取2008—2010年发生并购行为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以并购后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托宾Q从财务和市场两个方面衡量并购绩效。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显著降低并购后公司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2)相关并购的并购绩效优于非相关并购。(3)在不同的并购类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相关并购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显著提高并购绩效,非相关并购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显著降低并购绩效。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并购类型 并购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爱梅 张晓娇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间进行了并购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企业的并购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当企业现金流充裕时更甚;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企业的高绩效又会增加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这也验证了连续并购财富效应递减的现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雨婧 胡珺
管理者是企业感知外部环境变化的中介因素,也是企业重置内外部信息和资源的纽带。采用2005—2015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以管理者非理性特征与外部经济环境互动的视角,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态势显著影响企业的并购绩效。当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时,企业并购绩效较差;同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增强货币政策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重要机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货币政策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因企业特征与外部治理机制的不同呈现差异,并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中。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管理者过度自信 并购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玲红 刘善存 邱菀华
以2000-2007年间的1154家上市公司的3578次并购事件为样本,将并购公司管理者分为过度自信学习组和理性学习组,分析它们对上市公司连续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当并购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且有学习行为时,并购绩效呈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当管理者理性且有学习行为时,并购绩效逐渐下降。本文还发现,无论有学习行为的管理者是理性的,还是过度自信的,并购的时间间隔都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逐渐下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旭东 杨兴全 曾春华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作为自利的管理者具有为获取私人收益而采取有损于股东利益的并购动机,管理者权力又是实现其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2007-2010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管理者权力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权力与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管理者权力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市场化进程能够抑制管理者权力对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但公司的国有控制性质又弱化了市场化进程的这种抑制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学军 张涌 王怡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活动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然而,尽管我国企业的并购规模及频率日趋上升,但企业并购成功后的长期绩效却未能改善。本研究选择2010—2016年的企业海外并购数据样本,在管理者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政治关联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会负向影响跨国并购的绩效;企业跨国并购的长期绩效与政治关联负向相关,政治关联程度越深,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越显著,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国有企业样本组中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更大。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政治关联 跨国并购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黎 巩亚林 夏晓兰 马永强
从军经历如何影响管理者并购决策,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本文经验分析了2006-2015年中国沪深A股公司有从军经历管理者的并购倾向、并购风险和并购绩效。结果显示:有从军经历的管理者更偏好并购,并购支出更多,所在企业的并购风险更高,并购绩效更好;相比非国有企业,有从军经历的高管对国有企业并购影响更明显;上述现象在董事长有从军经历的公司中更明显;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表明有从军经历的高管更偏好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并购策略。本文研究有利于理解有从军经历的高管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以及企业价值的作
关键词:
从军经历 并购倾向 并购风险 并购绩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诗田 邱伟年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当下利用国际市场与资源,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2~2011年间中国实施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为基本研究样本,改进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用logit回归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可能性更大,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热潮中存在非理性的驱动因素。
关键词:
企业管理者 过度自信 跨国并购 动因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史永东 朱广印
基于企业理论和财务理论,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2006~2008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比非过度自信企业高20%左右;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过度自信管理者相信自己是忠于股东的,但是却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可能需
关键词:
行为公司金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并购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溪谣
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以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水平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溢价规模;自由现金流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联关系,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充裕,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负债水平负向调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水平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小。文章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也为企业建设管理团队、完善并购决策机制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