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5)
2023(4050)
2022(3325)
2021(2952)
2020(2473)
2019(5602)
2018(5234)
2017(9122)
2016(5363)
2015(6028)
2014(6044)
2013(6036)
2012(5328)
2011(4579)
2010(4616)
2009(4408)
2008(4666)
2007(4337)
2006(3940)
2005(3639)
作者
(14743)
(12134)
(12071)
(11578)
(7845)
(5593)
(5590)
(4787)
(4483)
(4481)
(4181)
(4163)
(3950)
(3827)
(3727)
(3709)
(3693)
(3655)
(3639)
(3587)
(3012)
(2937)
(2842)
(2826)
(2806)
(2726)
(2693)
(2651)
(2439)
(2417)
学科
管理(30923)
(24371)
企业(24371)
(24357)
(17725)
经济(17706)
(11073)
方法(9723)
(9266)
财务(9243)
财务管理(9227)
企业财务(8863)
数学(7443)
数学方法(7387)
(5814)
业经(5390)
(5351)
(5077)
经营(5052)
计划(4673)
决策(4534)
中国(4463)
理论(4358)
人事(4335)
人事管理(4335)
(4013)
银行(4010)
(3742)
(3644)
(3227)
机构
大学(72482)
学院(71851)
管理(34839)
理学(28333)
理学院(28071)
管理学(27837)
管理学院(27656)
(27082)
经济(26291)
研究(18752)
中国(18230)
(16725)
(15504)
财经(12085)
(11924)
(10965)
科学(10447)
中心(10207)
商学(9881)
北京(9795)
商学院(9785)
(9711)
财经大学(9074)
(8742)
业大(8702)
(8299)
公司(8269)
经济管理(8047)
(7906)
(7843)
基金
项目(44308)
科学(35496)
基金(32799)
研究(32326)
(27946)
国家(27701)
科学基金(25107)
社会(20454)
社会科(19529)
社会科学(19521)
基金项目(17434)
自然(17182)
(16947)
自然科(16804)
自然科学(16804)
自然科学基金(16488)
教育(15799)
资助(13886)
(13831)
编号(13013)
成果(10157)
(10006)
重点(9486)
(9010)
教育部(8920)
课题(8886)
人文(8819)
项目编号(8652)
科研(8627)
大学(8453)
期刊
(33077)
经济(33077)
研究(20755)
中国(17921)
管理(17159)
(17086)
科学(8918)
学报(8505)
教育(8427)
(8365)
金融(8365)
技术(7227)
大学(7039)
财会(6440)
学学(6434)
会计(6415)
财经(6245)
(6062)
(5396)
业经(5045)
(4591)
通讯(4575)
会通(4555)
经济研究(4530)
农业(3993)
图书(3937)
现代(3917)
技术经济(3853)
商业(3720)
(3641)
共检索到118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云玲  吕佳宁  黄晓蓓  刘向伟  
管理层在以往业绩预告的连续成功会催生动态过度乐观,动态过度乐观会通过乐观预期和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两种机理影响本期业绩预告的质量。基于2003—2016年A股公司强制性业绩预告的数据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以往业绩预告连续成功的次数越多,本期业绩预告乐观偏差的程度越小、准确度越高。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业绩预告的监管压力是乐观预期机理被削弱的主要因素。在考虑静态过度自信、管理层预测能力和稳健风格以及公司的业绩水平等因素后,结果仍然稳健。本文从信息披露的角度为管理者动态过度乐观的积极面提供了新证据,有助于监管机构与资本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成林  曹国华  林川  
运用百度搜索引擎和20092016年中国A股1429家IPO公司的数据,从媒体报道动因的视角研究了管理者的过度乐观对IPO首日抑价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公司IPO过程中,过度乐观的管理者容易高估企业价值,更愿意主动向市场其他参与者释放信息,导致更高的媒体公关费用支出,并吸引更多的媒体报道。管理者过度乐观吸引媒体报道的行为在整体上有助于减弱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抑制IPO首日抑价率,并在媒体报道贫乏时表现更突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申毅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和偏离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降低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并增大资本结构偏离度。从行为金融和公司金融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结合我国股权相对分散、信息不对称、激励机制不全面、资本市场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实际情况,为上市公司进一步改善财务管理、优化资本结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敦力  江新峰  张弛  
本文选取200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业绩预告形式和频率的视角探讨了管理者能力对企业业绩预告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越强,越可能发布定量的业绩预告;管理者能力越强,业绩预告的频率越高。本文利用DEA-Tobit二阶段模型和历史行业调整的ROA两种方式计量的管理者能力都证明了这一结论,说明管理者业绩预告中包含了管理者能力的信息,管理者有动机通过业绩预告彰显其能力。这有助于引导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计华  王海芳  
资本结构是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至今是财务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以2009年至2011年新疆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资本结构域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与资产负债率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短期负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者过度自信能提高企业绩效,但并不显著;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永明  祁亭亭  
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存在负向调节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国祥  董苏  
基于2014—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1 146家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了内部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已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但这些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极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可有效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间接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该结果对强化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伶  李延喜  
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在管理者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而且对于公司的融资决策与公司业绩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决策及公司业绩三者的关系,并从影响融资决策的资本结构与负债期限结构两个方面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融资决策的影响,以及融资决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一步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这种认知偏差会通过公司融资决策行为间接影响公司业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柏  琚涛  
"自我归因"驱使管理者将过往成功更多的归结为自身能力,进而导致其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本文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探索企业间业绩比较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关系。以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业绩比较胜出促进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且这一作用仅存在于上行比较和平行比较。而在下行比较中,业绩胜出的作用仅当企业内部自我比较失败时存在;此外,在平行比较中,管理者权力对业绩比较胜出与管理者过度自信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权力的调节作用不存在于上行比较中。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探索过度自信心理偏差黑箱及其影响作用机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文芳  
本文以2006—200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管理者政治联系形成路径分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政治联系对其过度自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来自政府(部队)工作经历形成的政治联系相比,来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身份的政治联系更易于导致过度自信,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是如此。当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不同时,上述影响有所不同。研究认为,虽然管理者政治联系有助于缓解制度约束(产权性质、市场化进程不平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障碍,但随之产生的过度自信会导致管理者更为关注"关系能力",并不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芳  
在行为金融学理论基础上,使用动态调整模型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民企2007—2016年的财务数据检验了我国民企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民企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负债水平高不会降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这一发现与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与因素密切相关,打破了以往大部分研究理论中对企业管理者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高层管理团队非理性心理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决策影响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房林林  魏巍  
本文以2009~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样本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从管理者背景特征出发衡量其过度自信程度,并且进一步将全体样本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过度自信三类,同时构建资本结构速度及路径调整模型,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资本结构决策产生影响,即过度自信越严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而当资本结构偏离一定程度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外部债权融资的资本结构调整方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伟峰  陈省宏  
以中国上市公司2011-2013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财务报告质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财务报告质量有效缓解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问题,促进投资效率;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没有显著影响;财务报告质量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里,财务报告质量对投资效率的积极作用被弱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拥军  冯楚立  尹开国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不仅不能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还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适当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经验证据从侧面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最佳的治理措施是引入独立董事等观点,不能简单对其进行激励和监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慧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这种过度投资行为的原因解释均是从代理理论进行的。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也会引发过度投资问题。本文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说在我国上市公司身上是成立的,即使存在融资约束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会产生过度投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