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1)
- 2023(5377)
- 2022(4367)
- 2021(4101)
- 2020(3506)
- 2019(8004)
- 2018(7557)
- 2017(14609)
- 2016(7678)
- 2015(8609)
- 2014(8428)
- 2013(8403)
- 2012(7399)
- 2011(6451)
- 2010(6821)
- 2009(7095)
- 2008(6334)
- 2007(5957)
- 2006(5508)
- 2005(5297)
- 学科
- 管理(35571)
- 业(33453)
- 企(32164)
- 企业(32164)
- 济(25719)
- 经济(25688)
- 融(25279)
- 金融(25279)
- 银(23843)
- 银行(23842)
- 行(23029)
- 财(15566)
- 中国(14704)
- 务(12893)
- 财务(12861)
- 财务管理(12838)
- 制(12389)
- 企业财务(12326)
- 方法(11386)
- 中国金融(10963)
- 数学(8947)
- 数学方法(8907)
- 业经(8647)
- 体(6979)
- 策(6906)
- 农(6776)
- 理论(6465)
- 地方(6410)
- 度(6349)
- 制度(6348)
- 机构
- 学院(99529)
- 大学(98175)
- 管理(44114)
- 济(42185)
- 经济(41057)
- 理学(35477)
- 理学院(35189)
- 管理学(34901)
- 管理学院(34677)
- 中国(33634)
- 研究(26794)
- 财(25519)
- 京(20203)
- 银(19301)
- 财经(18796)
- 银行(18674)
- 行(17593)
- 经(16955)
- 中心(16753)
- 融(16574)
- 江(16425)
- 金融(16240)
- 人民(14987)
- 州(14249)
- 财经大学(14197)
- 国人(13239)
- 中国人(13180)
- 中国人民(12987)
- 商学(12987)
- 北京(12927)
- 基金
- 项目(57379)
- 科学(45713)
- 研究(44234)
- 基金(42567)
- 家(34945)
- 国家(34564)
- 科学基金(31394)
- 社会(28658)
- 社会科(27405)
- 社会科学(27397)
- 基金项目(22360)
- 省(22358)
- 教育(20028)
- 自然(19729)
- 自然科(19317)
- 自然科学(19316)
- 自然科学基金(19012)
- 编号(18381)
- 资助(18014)
- 划(17658)
- 成果(14942)
- 部(12824)
- 创(12685)
- 重点(12296)
- 性(12242)
- 项目编号(12150)
- 课题(11986)
- 制(11948)
- 人文(11865)
- 创新(11753)
共检索到173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赖黎 巩亚林 马永强
从军经历管理者如何进行融资决策,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检验了军队背景高管的融资偏好及其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军经历管理者提高了公司的负债和贷款水平,加重了公司的债务成本,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所在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第二,从军经历管理者对企业融资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第三,在分别使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对高管变更进行考察,控制内生性问题后,我们发现本文的结论基本不变。本文的发现表明,军队背景高管偏好高风险,决策更为激进,具体表现为其所在企业的债务水平更高、债务期限结构更短、现金持有水平更低,最终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亚军 刘丽芹
一般以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与低有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又一基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内生融资偏好。如果公司绩效影响管理者的财富(或职位、声誉等),管理者的偏好将支配公司的融资决策。对称信息条件下,管理者将有充分的股权融资偏好;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果管理者对公司项目(或资产)拥有私人信息,且厌恶风险,管理者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权进行融资。最后,本文提出,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是内生的,治理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所产生危害的基本思路是"疏",而不是"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路 马亚军
一般以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与低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内生融资偏好。如果公司绩效影响管理者的财富(或职位、声誉等),管理者的偏好将支配公司的融资决策;对称信息下,管理者将有充分的股权融资偏好。不对称信息下,如果管理者对公司项目(或资产)拥有私人信息,且厌恶风险,管理者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权融资,直至达到均衡。最后,本文提出,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是内生的,治理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所产生危害的基本思路是“疏”,而不是“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艳 韦继山 陈收
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探讨了企业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融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企业不同生命阶段融资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生命阶段与融资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相对于成熟期企业而言成长期企业拥有更高的资产负债率;管理者风险偏好与资产负债率之间显著负相关,即管理者风险偏好越高,其资产负债率则相对越低;并且,管理者风险偏好能够强化企业生命阶段与融资结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生命阶段 融资结构 管理者风险偏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振山 王秉阳
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公司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择时融资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滑,而择时融资企业的下滑更加明显;大股东行为会影响择时融资与经营业绩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于大股东参与认购的定向增发公司来说,择时融资对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如果募集资金被用于并购,那么择时融资将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说明,只有强化对募集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实体经济才能从资本市场的繁荣中获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振山 王秉阳
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公司为样本,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择时融资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滑,而择时融资企业的下滑更加明显;大股东行为会影响择时融资与经营业绩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于大股东参与认购的定向增发公司来说,择时融资对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如果募集资金被用于并购,那么择时融资将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说明,只有强化对募集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实体经济才能从资本市场的繁荣中获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黎 巩亚林 夏晓兰 马永强
从军经历如何影响管理者并购决策,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本文经验分析了2006-2015年中国沪深A股公司有从军经历管理者的并购倾向、并购风险和并购绩效。结果显示:有从军经历的管理者更偏好并购,并购支出更多,所在企业的并购风险更高,并购绩效更好;相比非国有企业,有从军经历的高管对国有企业并购影响更明显;上述现象在董事长有从军经历的公司中更明显;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表明有从军经历的高管更偏好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并购策略。本文研究有利于理解有从军经历的高管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以及企业价值的作
关键词:
从军经历 并购倾向 并购风险 并购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宋衍蘅
本文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权益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再融资以后的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国外的有关研究结果不同,投资于具体项目公司的再融资以后的经营业绩下滑幅度显著低于没有具体投资项目的公司。这说明,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投资于具体项目公司的代理成本相对低于没有具体投资项目的公司。此外,在公司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的情况下,政策因素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2001年以后,证监会关于关联交易表决的特殊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 经营业绩 代理成本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帅旗 胡珺 张长海
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当企业存在外部资金缺口时,应优先选择债务融资,其次是股权融资,但中国企业的融资实践表现出与该理论完全相反的顺序。本文基于中西方外部融资顺序的差异,结合烙印理论,实证检验了CEO的海外经历对企业融资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本土CEO,海归CEO的融资实践更符合海外国家的融资顺序,表现出更强的债务融资偏好,且这种偏好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更高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着CEO任职时间的增加以及外部融资次数的增多,海归CEO的债务融资偏好会不断降低,并呈现出与中国现实背景更为匹配的融资顺序选择;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海归CEO的债务融资偏好会增加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损害企业价值。研究为深化对海归高管的认识以及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伟 佟仁城
本文认为,采用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所有者评价的需要。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对策,包括对标考核、非财务指标考核、战略管理考核、全员考核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三希 欧建猷
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管理者从军经历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长从军经历和总经理从军经历均与高管薪酬粘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管理者从军经历能降低高管薪酬粘性;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管理者从军经历降低高管薪酬粘性的幅度更大;以上结论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后保持不变。
关键词:
从军经历 薪酬粘性 产权性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媛媛 葛厚逸
2015年开始,保险公司在股票二级市场的频繁举牌成为保险业界、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门现象,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上市公司,能否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保险公司是否是优质的机构投资者?本文选取中国A股市场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前十大股东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寿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与贝塔系数负相关;财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寿险公司持股可以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下一期的经营业绩;财险公司持股对上市公司下一期经营业绩则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险资入市 持股偏好 经营业绩
[期刊] 改革
[作者]
段小萍
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困境,严重阻碍了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的进程。受融资环境、合同能源管理自身特点、节能服务公司贷款担保基金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呈现出以银行借贷为主要方式的融资偏好。摆脱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困境,应积极推动节能设备融资租赁公司的建立与发展,加快建立省级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支持下的EPC贷款担保基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梅
按照梅耶斯的"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顺序应是内部资金优先,债券融资次之,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则出现了"重股权融资、轻债券融资;重短期债券融资、轻长期债权融资"的现象。股权融资偏好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因,提出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及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股权偏好 债券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