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28)
2023(20646)
2022(17547)
2021(16434)
2020(13936)
2019(31633)
2018(31285)
2017(60128)
2016(32422)
2015(36453)
2014(35752)
2013(35062)
2012(31922)
2011(28371)
2010(28545)
2009(26752)
2008(26743)
2007(23953)
2006(21206)
2005(19116)
作者
(90689)
(75545)
(75156)
(71357)
(48259)
(36038)
(34096)
(29355)
(28698)
(27017)
(25662)
(25605)
(24002)
(23960)
(23301)
(23182)
(22591)
(22158)
(21676)
(21627)
(18562)
(18389)
(18312)
(17389)
(16799)
(16795)
(16779)
(16760)
(15162)
(14825)
学科
(128207)
经济(128029)
(114649)
管理(112731)
(101632)
企业(101632)
方法(57993)
数学(46854)
数学方法(46218)
(42072)
(37686)
业经(37126)
中国(34294)
(31293)
(28801)
财务(28713)
财务管理(28655)
企业财务(27190)
理论(26017)
农业(25683)
(24608)
技术(24550)
(23284)
银行(23240)
地方(22930)
(22504)
(21993)
(21811)
贸易(21793)
(21607)
机构
学院(454166)
大学(453719)
管理(185451)
(182518)
经济(178445)
理学(158061)
理学院(156360)
管理学(153743)
管理学院(152861)
研究(143460)
中国(115735)
(96608)
(91763)
科学(86067)
财经(71188)
(70118)
(69827)
(69553)
中心(67243)
(64703)
业大(64167)
研究所(62921)
北京(60863)
(56985)
师范(56493)
(55570)
经济学(54666)
农业(54166)
财经大学(52934)
(52542)
基金
项目(300117)
科学(237998)
研究(222934)
基金(218872)
(188509)
国家(186854)
科学基金(163268)
社会(141589)
社会科(134133)
社会科学(134098)
(117174)
基金项目(115431)
自然(105488)
自然科(103080)
自然科学(103055)
教育(102849)
自然科学基金(101221)
(97253)
编号(91087)
资助(89664)
成果(73477)
重点(66349)
(66309)
(65104)
(62724)
课题(62104)
创新(60216)
国家社会(58134)
(57964)
教育部(57715)
期刊
(207996)
经济(207996)
研究(137170)
中国(92602)
(75735)
管理(75352)
学报(65505)
(64230)
科学(62457)
大学(51974)
教育(50619)
学学(48853)
(46263)
金融(46263)
农业(43758)
技术(42409)
财经(35810)
业经(34746)
经济研究(31653)
(30737)
问题(26198)
(25835)
技术经济(23628)
现代(21845)
理论(21760)
财会(21659)
图书(21513)
科技(21481)
(21014)
商业(20327)
共检索到687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甄丽明  
根据管理层激励作用机制与前景理论,文章首先从总体上将公司业绩状况分为两类:高于预期业绩的收益状况、低于预期业绩的损失状况,分析了这两种状况下的创新激励差异;其次,进一步根据基于前景理论的框架效应,从静态视角分析了业绩差距对创新激励的影响,证明了管理层风险偏好对创新决策"框架效应"的存在;最后,结合不同的业绩水平,从动态视角分析了管理层风险偏好转移对创新决策的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刚   旷婷玥  
多元化的高管组成对于高管团队在提升创造性思维﹑提高企业业绩以及发挥榜样示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应促进女性在企业创新中更大程度发挥自身价值。为此,依托高层梯队理论与风险偏好理论,以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Tobit模型讨论女性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检验企业产权异质性和产品市场竞争在其中所起作用。结果发现:女性高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女性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更显著。因此,企业应主动完善女性高管的选聘及晋升机制,结合女性高管特征与实际工作任务赋予并扩大女性高管相应的职能权限;同时,适当增加配置女性高管数量和比例,并构建年轻女性高管梯次培养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毅  唐小飞  黄兴  
1997—2006年10年间,许多企业依靠模仿性创新战略取得了成功,模仿性创新成功论热潮在全世界掀起。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模仿性创新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自主性创新企业却迎来新的契机,自主性创新战略也由此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从企业决策的视角出发,把风险态度引入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中,深入剖析决策者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和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模式决策的作用机制,为企业创新行为研究引入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海元  杜莹  
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使企业信用评级受到质疑,作为企业决策主体,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值得探讨。以2013~2017年有企业信用评级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logit和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管理层风险偏好、盈余管理与企业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信用评级呈显著正向变动关系,表明管理层风险偏好会影响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整体信用风险的评估;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部分是通过盈余管理活动来实现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书松  朱文萍  
"零杠杆之谜"是资本结构领域出现的难题之一。文章以2008—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优序融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运用logit回归对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零杠杆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首次结合现代企业中常见的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代理效率对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零杠杆政策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丰富了现有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零杠杆政策选择的倾向性显著负相关,而代理效率能够显著增强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零杠杆政策选择的倾向性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晨  陈艳  
基于较为成熟的心理学量表,设计了相关心理因素和职务舞弊倾向的调查问卷,研究了过度自信、风险偏好与国有企业管理层职务舞弊倾向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过度自信、风险偏好与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职务舞弊倾向呈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心理会使得行为人低估舞弊被发现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程度与其职务舞弊倾向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的行为主体中,过度自信和风险偏好对职务舞弊倾向的影响程度,对高舞弊倾向主体而言要显著大于低舞弊倾向主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建木  张洋  万幼清  
以2011~2017年我国A股市场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高管薪酬差距的视角,实证检验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对企业创新失败后再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企业创新失败后的全新创新正相关,而与追加创新不相关,且薪酬差距对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失败后全新创新的正相关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与创新成功企业相比,创新失败企业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全新创新的正相关性更显著,而二者高管团队风险偏好皆与追加创新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薪酬差距在二者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全新创新间的调节作用相反。此研究旨在为企业创新失败后改善高管团队失败后的再创新行为、设置合理的高管薪酬差距,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建木  张洋  万幼清  
本文以2011—201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失败再创新行为与再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风险偏好正向影响失败后技术开发阶段再创新绩效,但负向影响失败后成果转化阶段再创新绩效。失败后全新创新在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失败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间皆存在中介作用,而失败后追加创新未见中介作用。同时,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对失败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对成功后两阶段再创新绩效更显著,且失败后全新创新较成功后全新创新的中介作用更显著。本文旨在为企业构建合理的高管团队、改善其失败再创新行为、提高再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如国   樊唯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要求。本文基于市场驱动的多层内容表现,结合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特点,运用前景理论、产品竞争理论、复杂网络与博弈论等,深入分析了市场绿色需求、市场竞争强度、政府价格补贴以及市场技术导向四个层次驱动下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机制。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小世界模型,仿真分析了从微观企业到整体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市场因素通过需求、竞争、倒逼等机制能显著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但效果取决于市场因素与企业收益的耦合程度;企业风险偏好能正向或负向调节市场因素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网络中的学习与模仿效应使得冒险型企业对网络中其他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示范作用,并且市场能放大这种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永丽  余增辉  张方舒  
持续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董责险)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董责险能否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董责险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董责险可以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高管风险偏好在董责险和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董责险通过转移责任承担主体等因素,提高高管风险偏好水平从而提高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董事长没有法律背景和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的上市公司中,高管风险偏好在董责险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国内关于董责险对公司影响的相关研究,并为企业保持创新持续性提供了新的参考途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浩   解维敏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有限合伙协议架构作为搭建公司治理的基础构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否发挥相应的治理能力促进企业创新则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实证检验了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内外部治理机制能够强化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能够通过提升普通合伙人风险偏好,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企业信息质量较高、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水平较低时,有限合伙协议架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全面科学评价有限合伙协议架构这种创新治理机制的经济后果提供新证据,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监管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奇  孙毅  芦雪瑶  
文本选取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现金流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影响以及管理者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现金流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现金流不确定性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在董事会规模较大和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较多的企业中,现金流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与此同时,管理者风险偏好能够产生正向的调节效应,即缓解现金流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管理者适度的风险偏好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同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阿布力孜·布力布力  马薇  
关于创新的高层梯队理论和相关研究认为,管理团队及其行为和特征是影响创新性和组织业绩的重要因素。然而,近期研究指出,管理层团队特征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因此,本文引入企业创新性作为管理创新导向与企业业绩之间的中介变量,以89家中小企业的139位管理层人员作为样本,对中小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创新导向作为创新培育的管理层行为,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企业创新性在管理层创新导向与企业发展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发展,需要培养管理层创新导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企业创新性对管理层创新导向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为新时代企业实践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先鹿  范荣升  
文章以我国2010—2019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地区信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信任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动,具体包括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通过具体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地区信任能够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提升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进而对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还区分了不同内部控制质量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公司治理变量,当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时,地区信任对创新的提升作用越显著;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时,地区信任对创新的提升越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凤丽  陈娇娇  
基于审计意见购买模型,考察管理层风险偏好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结果发现:管理层风险偏好越强,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通过审计意见购买获得更有利的审计意见;在审计师变更时机和变更方向上,审计意见购买在审计师晚变更、降级变更方面体现得更明显;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降低了审计质量。结论扩展了资本市场审计意见购买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并为审计意见购买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监管政策制定与利益相关者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