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9)
2023(14036)
2022(12219)
2021(11495)
2020(9874)
2019(22433)
2018(22104)
2017(42546)
2016(23307)
2015(26032)
2014(25704)
2013(25615)
2012(23163)
2011(20604)
2010(20321)
2009(18860)
2008(18622)
2007(16348)
2006(14241)
2005(12408)
作者
(68681)
(57009)
(56554)
(53589)
(36222)
(27284)
(25694)
(22530)
(21713)
(20268)
(19352)
(19231)
(17939)
(17823)
(17502)
(17495)
(17437)
(17079)
(16295)
(16206)
(14398)
(13886)
(13642)
(12910)
(12786)
(12758)
(12669)
(12439)
(11397)
(11347)
学科
(83542)
经济(83449)
管理(75735)
(71958)
(60427)
企业(60427)
方法(42211)
数学(36199)
数学方法(35817)
(27202)
中国(22820)
(22324)
业经(19499)
(19352)
(19053)
(18545)
财务(18472)
财务管理(18434)
企业财务(17489)
(16235)
贸易(16225)
(15767)
(15678)
银行(15614)
地方(15462)
理论(15141)
农业(14972)
(14578)
(14364)
(14026)
机构
大学(324565)
学院(321727)
管理(133504)
(122073)
经济(119216)
理学(114584)
理学院(113324)
管理学(111374)
管理学院(110781)
研究(103304)
中国(81603)
(69234)
科学(67448)
(59699)
(57389)
业大(52829)
(52273)
中心(48453)
研究所(47972)
财经(47143)
(47055)
农业(45488)
北京(43518)
(42985)
(39458)
师范(38960)
(38360)
(37449)
财经大学(35411)
经济学(35260)
基金
项目(224649)
科学(174716)
基金(163152)
研究(157758)
(144359)
国家(143173)
科学基金(122441)
社会(98211)
社会科(93006)
社会科学(92979)
基金项目(87769)
(87605)
自然(83269)
自然科(81303)
自然科学(81280)
自然科学基金(79822)
(74362)
教育(71639)
资助(67272)
编号(63679)
成果(49788)
重点(49664)
(48474)
(46652)
(45911)
科研(43847)
创新(43554)
课题(42876)
计划(42489)
大学(41212)
期刊
(129807)
经济(129807)
研究(91911)
中国(60147)
学报(57433)
科学(50235)
(50183)
管理(49039)
(47351)
大学(42561)
学学(40364)
农业(34216)
(31146)
金融(31146)
教育(30100)
技术(25933)
财经(22342)
业经(21275)
经济研究(20097)
(19475)
(18873)
图书(16827)
科技(16649)
问题(16421)
(16372)
理论(16185)
技术经济(15342)
业大(15081)
实践(15011)
(15011)
共检索到466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冬艳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实现成长、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应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商誉减值,而高商誉减值在引发潜在市场风险、影响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给上市公司及实体经济运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可逆转代价。管理层过度自信作为影响并购商誉减值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际案例,对管理层过度自信如何在并购过程中影响企业商誉减值展开了深入探讨,并从企业角度和市场监管者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层规范建议,期望能对规范管理层过度自信、降低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晓哲  朱南军  
本文跟踪了并购事件层次商誉从形成到首次减值的过程,并将商誉减值时间和减值风险分为合理减值和延迟减值两部分,通过使用生存分析模型的半参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理减值时间和风险无法衡量的问题,实证检验了并购特征中的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与商誉减值及时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并购时过度自信的管理层会高估并购溢价,对后续期间的商誉减值风险认知不足,进而延长商誉减值延迟时间、降低商誉减值及时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商誉减值及时性领域做出了有益补充,为有关部门完善商誉减值相关准则和制定商誉减值风险管控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自连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在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并购中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购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为案例,对其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的具体措施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向荣  
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商誉减值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誉减值与股价崩盘风险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商誉减值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结论显示:当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越差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等相关文献,为公司缓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丹蒙  叶建芳  卢思绮  曾森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至2015年度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层的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商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管理层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当年新增的并购商誉越多。本文考虑了产权性质对上述研究的调节效应,发现相比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中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的影响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当年新增的并购商誉虽然对并购后1年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但该影响主要来自于管理非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企业并购、管理层过度乐观以及商誉等领域的研究文献做出了有益的补充,为有关部门制定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法规和商誉的会计核算与披露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作为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荣芳  
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以及业务转型越来越重要,但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给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商誉减值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风险。因此,防范与研究商誉减值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形成的商誉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公司形成巨额商誉已成为普遍现象,资产质量风险问题突出。在剖析商誉构成及实质、现行商誉存在减值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商誉确认、改进估值方法、对并购重组差额后续计量采用"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减值测试"等相关设想与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审计师在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是否会考虑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2008—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存在并购商誉减值行为的公司,审计师会增加审计工作时长、收取更多审计费用且出具更多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以应对潜在的审计失败风险。机制检验中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并购商誉减值准备以后,公司业绩波动性显著增加,盈余质量显著降低,信息披露违规动机显著增强,使得审计师面临的审计工作复杂度和审计失败风险提高,进而导致上述风险应对行为发生。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审计师针对国有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会被显著弱化;相比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也会被显著弱化。本文研究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是审计师面临的重大审计风险事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强化审计师风险导向审计意识、完善审计师风险应对措施以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杏芬  胡艳梅  
本文以连续多次并购的上市公司天神娱乐为例,深入剖析其商誉减值风险的形成机理,发现巨额商誉减值风险的直接诱因是管理层多次盲目高溢价并购,且为维持短期内良好业绩,管理层一直未及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致使减值风险累积。深层次原因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大股东、治理层与管理层三级权利集中在一人手中,即一个人控制了整个公司的最高决策权、治理权和管理权,且各种内部监管机制流于形式,造成内部控制人获取了最大利益,其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严重受损,进而阻碍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宇  徐光华  
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管理者能力对并购商誉减值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并购方企业管理者能力与商誉减值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管理者能力和商誉减值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越强;此外,当并购方企业管理者权力受限时,管理者能力对公司商誉减值程度的反向影响增强。文章基于实证结果,从管理者能力、市场化程度、管理者权力三个角度提出建议。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者能力与商誉减值相关领域的研究,为今后市场并购活动的高效开展,控制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和平  石鑫燕  
文章以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企业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层是否操纵语调以配合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结果表明:年报等文本信息中披露的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本期的计提商誉减值行为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管理层正面语调与本期商誉减值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管理层负面语调与本期商誉减值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结构中非国有控股企业、性别结构中女性高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本期的商誉减值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宏稳  唐清泉  黎文飞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轮并购重组浪潮后,形成了大量的商誉资产。这些商誉资产在后续减值过程中对企业和投资者所产生的风险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商誉减值意味着,并购商誉资产未能给企业带来预期增值收益,这种负面信息流入到股票市场,可能会引起公司股价的波动。本文选取我国2008~2016年A股市场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显著正向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两者间的作用关系主要存在于信息不对称较高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商誉信息中,商誉增加并不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只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作用在并购年度公司股价泡沫越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信息价值相关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防范和化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忠雪   何露  
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ESG表现对企业并购商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降低了企业并购商誉规模和商誉减值风险。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治理效应和信号效应路径抑制企业并购商誉规模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并购溢价率高、商誉减值风险高、绿色并购、相关行业并购时,ESG表现降低并购商誉规模和商誉减值风险的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外部金融监管进一步强化了ESG表现对并购商誉的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莉萍  金献坤  滕飞  辛宇  
目前,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正在重新审视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自创商誉对并购商誉减值的"缓冲"效应出发,探讨年度减值测试法存在的问题。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阐释自创商誉"缓冲"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本文以供应商关系管理为研究情境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集中的供应商体系所产生的高自创商誉显著地降低了公司的商誉减值风险,并且这一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差地区、制造业中以及公司市场势力较强时更加明显,支持"缓冲"效应假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讨论商誉会计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年  黄兰兰  
以近年来上市公司频发的并购重组为背景,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加剧了并购方的股票错误定价,高商誉的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计提商誉减值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增量信息,缓解商誉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高、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存在利用并购商誉导致的股价高估实现高位减持的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并购商誉正确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陆亚晨  
本文从投资者股价高估和管理层盈余管理两个方面,结合2018年出现的政策预期,考察2015—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价高估程度越高,未来商誉减值的风险就越大,此时,成长性较差的上市公司会比成长性较好的公司面临更高的商誉减值风险。相比民营企业,股价被高估的程度对国有企业商誉减值风险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政策预期增加了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商誉减值进行"洗大澡"管理的行为,减少了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商誉减值的方式进行盈余平滑管理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