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7)
2023(12321)
2022(10379)
2021(9553)
2020(8026)
2019(17909)
2018(17683)
2017(33784)
2016(18307)
2015(20243)
2014(20007)
2013(19578)
2012(18110)
2011(16519)
2010(17434)
2009(16521)
2008(16368)
2007(15071)
2006(13981)
2005(12912)
作者
(51909)
(43427)
(43063)
(41004)
(28039)
(20368)
(19439)
(16561)
(16343)
(15821)
(15045)
(14354)
(14174)
(13922)
(13776)
(13270)
(12877)
(12840)
(12610)
(12483)
(11061)
(10745)
(10510)
(10080)
(9817)
(9744)
(9611)
(9563)
(8777)
(8425)
学科
(88040)
经济(87966)
管理(64289)
(56276)
(49747)
企业(49747)
方法(30410)
数学(25883)
数学方法(25562)
(24564)
地方(20406)
(19938)
(19634)
中国(19536)
业经(18207)
(16528)
(16025)
财务(15969)
财务管理(15938)
企业财务(15193)
(14843)
(14391)
(13629)
银行(13607)
地方经济(13354)
(12935)
(12853)
贸易(12841)
农业(12738)
(12586)
机构
学院(263584)
大学(260966)
(114819)
经济(112317)
管理(102184)
研究(89814)
理学(85328)
理学院(84364)
管理学(83059)
管理学院(82511)
中国(72289)
(57819)
(54352)
科学(51531)
(45585)
财经(43763)
(42686)
中心(41179)
研究所(40454)
(39581)
(38170)
经济学(35079)
北京(34577)
(33662)
(33496)
师范(33212)
业大(33142)
财经大学(32238)
(31866)
经济学院(31004)
基金
项目(160031)
科学(126842)
研究(119589)
基金(116474)
(99806)
国家(98981)
科学基金(85574)
社会(76906)
社会科(72912)
社会科学(72890)
(61987)
基金项目(59871)
教育(54997)
自然(54051)
自然科(52826)
自然科学(52809)
(51898)
自然科学基金(51883)
编号(48906)
资助(48474)
成果(41167)
重点(35821)
(35359)
(34741)
课题(34340)
(32895)
国家社会(31369)
(31149)
教育部(30869)
创新(30833)
期刊
(144061)
经济(144061)
研究(84214)
中国(54230)
(48317)
管理(43938)
(35611)
学报(35424)
科学(35200)
(31505)
金融(31505)
大学(27649)
教育(26433)
学学(26077)
农业(23565)
经济研究(23408)
技术(23123)
财经(23054)
业经(21915)
(19923)
问题(17063)
(14251)
技术经济(14086)
(13437)
现代(13120)
国际(13118)
世界(12802)
统计(12585)
商业(12328)
财会(12112)
共检索到423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娥平  关静怡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途径之一,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可能反而引起道德风险。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影响并购决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股票期权和价内程度低的股权激励会驱动管理层实施大规模并购交易,虽然这类并购在实施后的第一、二年业绩较好,但效果未能延续至第三年;股权激励会提升并购后的高管减持水平,绩效越好则次年的减持水平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为推动业绩上涨以便减持套利,管理层将会削减研发资金用于并购;在管理层超额薪酬较低时,股权激励对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本文结果丰富了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研究,对监管方优化股权激励制度、上市公司改善并购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艳  
本文研究管理层对股权激励行权条件的操纵行为。行权条件由考核指标与目标水平组成。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采用2个考核指标,目标水平低于分析师预期18.99%。进一步,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个数高于民营企业,但是目标水平低于民营企业。这是由于法规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个数作出严格规定,但是其管理层通过操纵目标水平,仍然能够获得门槛较低的行权条件。最后,行权条件被操纵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短期股东财富降低2.06%,9、24个月的长期股东财富(BHAR)分别降低16.51%、38.11%。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春梅  马小茜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A股旅游上市公司仍未突破以年薪制为主导的管理层薪酬契约非效率均衡状态,管理层"象征性持股"与"零持股"现象普遍。本文以终极控制权为逻辑起点,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逐步法,对中国本土情境下A股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艳艳  
本文以2005年7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期间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410个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动机与经济后果。实施动机有三种解释理论,分别是激励员工、吸引和留住员工、融资约束。全样本与民营企业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吸引和留住员工、以及融资约束的解释力较强,而激励员工的解释力较弱。对于国有企业,三种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动机。关于经济后果,理论上的赞同与批评观点同时存在,尚无一致的结论。本文通过市场反应与销售增长率检验员工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市场反应的单因素分析表面,员工股权激励有微弱的负面影响;而其他检验均未发现员工股权激励产生显著的经济后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吕长江  巩娜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以伊利股份为例研究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费用化将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且股权费用摊销集中程度的不同,对公司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股票市场对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及公司业绩的变化有负向反应,而且反应的程度与激励费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成正比。同时股权激励设计有福利之嫌,股权激励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修改其股权激励的方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艳艳  郭然  
评述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动机与经济后果的国外研究。关于实施动机,吸引和挽留员工被广泛认可,激励理论和融资约束受到较多质疑,税收优惠研究较少。关于经济后果,激励理论、税收优惠、搭便车等受到较多的关注,吸引和挽留员工研究较少。最后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艳艳  郭然  
评述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动机与经济后果的国外研究。关于实施动机,吸引和挽留员工被广泛认可,激励理论和融资约束受到较多质疑,税收优惠研究较少。关于经济后果,激励理论、税收优惠、搭便车等受到较多的关注,吸引和挽留员工研究较少。最后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艳艳  
本文研究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包括是否提升经营业绩,业绩提升是否源于盈余管理与业绩提升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首先,对于某一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股权激励具有提升作用,但不具有持续性,甚至会出现反转。在实施当年到后四年的时间内,实施公司上述指标的平均表现也与配对公司无显著差异。换言之,股权激励无法有效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其次,实施公司的操控性应计与经营业绩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剔除操控性应计后,股权激励的短暂提升作用消失,实施公司与配对公司无显著性差异。最后,当方案设计受到管理层操纵时,对实施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巩娜  俞方君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公布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以更好地将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利益联系起来,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股权激励方案起到何种作用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青岛海尔2006~2014年公布的五次股权激励方案以及同一时期美的公司的三次股权激励方案为例,分析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及管理者产生的作用并提出建议,以使股权激励能够更好地在企业发挥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吴壮倩  赵彩帆  
近年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日益增加,但终止实施计划的公司也不在少数,如汉威电子,其终止股权激励计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账面绩效达不到考核要求,激励对象没有行权资格,同时股票价格长期低于行权价格,导致股权激励失效。本文针对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经济后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蒋弘  刘星  
以模型构建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股权制衡对并购活动中控股股东与高管人员合谋行为所产生的经济后果的影响。通过大股东效用模型论述股权制衡的治理功效,构建以Shapley指数计算的股权制衡度变量,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6年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对模型推论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尝试以并购手段掏空上市公司时,将采取向高管人员提供利益回报的方式与其合谋。如果公司中存在制衡股东,高管人员获取私有收益的空间将被压缩,低效并购造成公司业绩损失的情况也会减少。实证结果显示,当控股股东与高管人员合谋时,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程度越高,高管人员通过并购获取的私有收益越少,公司的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苏晓华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与高管持股倾向存在负的线性关系,高管持股份额与企业激励效果(管理层努力水平)呈非线性关系。在目前我国企业的改制过程中,管理层由于收购资金匮乏,不太可能完全控股企业,所以存在一个现实的次优比例,可以最有效地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吕聪慧  
本文选取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寻找行业相同、规模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诱发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得出管理层在基准年度下调盈余的结论,并经回归分析证实。本文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结论是被激励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总经理包含在激励计划在内的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大,说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基准年度会对报告盈余做出下调处理,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而独立董事的比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欧小庆  
本文依托于易被管理层"利用"的股权激励相关规定系统地阐述股权激励下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目标与表现形式,进而构建相应的研究框架,并以重庆西山为例梳理、分析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具体方式,同时就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最后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总结股权激励下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实施目标与具体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股权激励机理设计、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环境等角度较为全面地提出控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雪  张玉明  
文章主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界定了研究的变量。以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其次,以每年年底董监事持股率加上经理人持股率,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总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明显。通过三个模型的分析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