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1)
2023(12906)
2022(10888)
2021(9996)
2020(8965)
2019(20528)
2018(20311)
2017(40181)
2016(22025)
2015(25022)
2014(24876)
2013(25304)
2012(23258)
2011(20645)
2010(21046)
2009(20168)
2008(20947)
2007(19273)
2006(17019)
2005(15618)
作者
(63133)
(52884)
(52808)
(50455)
(34263)
(25260)
(24155)
(20517)
(19742)
(19210)
(18053)
(17714)
(17286)
(16807)
(16646)
(16194)
(16102)
(15720)
(15401)
(15382)
(13244)
(13131)
(13086)
(12140)
(11976)
(11964)
(11875)
(11872)
(10689)
(10558)
学科
(99134)
经济(99021)
(97680)
(89789)
企业(89789)
管理(88392)
方法(50251)
数学(41043)
数学方法(40787)
(39260)
业经(29910)
(29125)
(27944)
财务(27909)
财务管理(27859)
企业财务(26558)
(22162)
(22021)
税收(20687)
中国(20668)
(20503)
农业(20496)
技术(18669)
(17834)
(17479)
(17168)
(17108)
贸易(17098)
(16559)
理论(16481)
机构
学院(324126)
大学(321176)
(137985)
经济(135201)
管理(134910)
理学(114655)
理学院(113558)
管理学(112141)
管理学院(111515)
研究(97268)
中国(81288)
(73932)
(66021)
财经(56741)
科学(56432)
(53210)
(51425)
(51423)
(49378)
中心(46591)
业大(44876)
研究所(43610)
经济学(41867)
农业(41843)
财经大学(41836)
北京(41474)
(40288)
经济学院(38148)
商学(37961)
商学院(37654)
基金
项目(201541)
科学(160386)
基金(149095)
研究(148024)
(127456)
国家(126322)
科学基金(110964)
社会(95802)
社会科(91005)
社会科学(90976)
基金项目(79005)
(78503)
自然(71866)
自然科(70275)
自然科学(70256)
自然科学基金(69128)
教育(67710)
(64525)
资助(61898)
编号(60082)
成果(48307)
(45866)
(44491)
重点(44140)
(42718)
(41497)
创新(40856)
教育部(39962)
课题(39574)
人文(39561)
期刊
(156468)
经济(156468)
研究(96759)
(64542)
中国(60506)
管理(54805)
(48195)
学报(44384)
科学(42393)
大学(34085)
(33838)
金融(33838)
学学(32490)
农业(32073)
财经(29369)
技术(29225)
业经(26339)
(25129)
教育(24600)
经济研究(24003)
(21349)
问题(20521)
(19401)
技术经济(19305)
财会(19283)
会计(16734)
(16532)
(16287)
商业(16063)
现代(15780)
共检索到493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华  刘江  张天敏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避税程度、管理层股权激励和一些控制变量进行了定义,并建立了关于避税程度和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回归模型,证明一个企业的管理层股权激励越高,其避税程度越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义鹃  马炜炜  王嘉禾  
在理论分析企业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中代理关系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上,以2008—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越大,企业实际有效税率越低,但考虑优惠税率的影响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避税呈U型关系。结果证实,对管理者授予股权激励的确可以提高企业避税倾向,并协调其与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龙  
文章以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纳税筹划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并探讨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研究了纳税筹划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其次,进一步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研究了管理者股权激励对纳税筹划的影响。公司治理在避税与企业价值两者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股权激励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必然对企业纳税筹划产生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靠华  范丽华  洪昀  
基于决策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代理理论的分析构架,从媒体监督的全新视角,选取2008—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媒体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与企业避税的关系以及不同股权激励水平下媒体报道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与企业避税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媒体负面报道抑制企业避税更显著;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表现更强;股权激励水平低的企业,媒体报道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上市公司避税程度,股权激励与媒体报道存在替代效应。该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避税影响因素的认识及媒体治理的影响力研究,还对综合利用多种治理机制以实现更好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姚靠华  范丽华  洪昀  
基于决策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代理理论的分析构架,从媒体监督的全新视角,选取2008—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媒体正面报道、负面报道与企业避税的关系以及不同股权激励水平下媒体报道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与企业避税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媒体负面报道抑制企业避税更显著;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表现更强;股权激励水平低的企业,媒体报道能够更加显著地降低上市公司避税程度,股权激励与媒体报道存在替代效应。该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避税影响因素的认识及媒体治理的影响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孝光  贾苗  张琦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我国2009—2017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致力于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合约中业绩目标的设计水平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高管股权激励合约中业绩目标比历史水准高时,会增加企业的避税程度,而这种影响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研究率先检验了强制要求高管股权激励合约中设置较高的业绩目标对企业避税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企业避税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在设置高管股权激励合约业绩目标时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企业高管进行避税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屹宇  郭泽光  
过度负债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结合管理者机会主义代理理论和有限能力代理理论,探究在管理层任期长短不同的情况下,管理层股权激励、两职合一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股权激励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两职合一与企业过度负债负相关,但随着任期的增加,股权激励与过度负债之间逐渐呈现负相关的趋势,而两职合一与过度负债的负相关关系则被削弱。在长期,随着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加,企业过度负债率呈现显著的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相比两职分离的企业,两职合一的企业发生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更高。研究结论为企业合理选择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降低企业过度负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伟峰  鲁桐  何枫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分析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及不同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改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由此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但股改前后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的作用有一定差异。管理层薪酬激励在股改前后都对企业效率有着正面影响,但股改之后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强;股改前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且在股改之后与企业效率负相关。本文的研究表明,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建设,在现阶段应采用管理层薪酬激励,慎重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笑雪  
本文以2005年前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实证方法研究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平均持股水平很低,但对高管人员的行为仍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当总经理独立于董事会时,股权激励的效果更为明显。此外,公司的规模和控股股东性质等因素也会起到调节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未萍  项惠会  
基于2011-2015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首先对比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再以研发投入为视角,试探性的研究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企业绩效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2)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3)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作用部分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这种中介传导机制实现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未萍  项惠会  
基于2011-2015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首先对比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再以研发投入为视角,试探性的研究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企业绩效显著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2)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3)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作用部分是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这种中介传导机制实现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剑峰  李志雄  
文章以2007—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有研发支出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股权激励、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管理层股权激励会强化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企业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有利于股东和管理层目标趋向一致,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促使管理层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鹿  孟庆艳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股权激励的模式、额度、行业、所有者性质、资本结构等角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激励额度较高,但激励模式单一,行业集中性较为显著,多为民营企业,且负债水平偏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  佟岩  钟凯  
如何避免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事关金融体系稳定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6—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这一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股东监督力度较小、治理环境较薄弱时,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这是由于股权激励通过加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同效应,进而对实体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即通过抑制金融资产配置,促进企业进行长期实业投资和创新投资。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避免可能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政府应加强对股权激励实施方案的监管,助推实体企业"脱虚向实";金融部门应健全动态金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晨宇  韩永春  魏冰  
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高管的管理权力、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三者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要发挥正效应,取决于管理权力与大股东的控制权的权衡;(2)管理权力较大的情形下,管理权力与大股东的控制权的冲突可能更大,进而高管会更倾向于通过较大规模的并购,达到提高自己薪酬的机会主义目的,但公司绩效并未显著改善。同时,研究结果解释了股权激励效果出现负效应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并购行为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