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6)
2023(5722)
2022(4928)
2021(4761)
2020(4142)
2019(9448)
2018(9213)
2017(18064)
2016(9813)
2015(11023)
2014(11153)
2013(11111)
2012(9877)
2011(8783)
2010(8777)
2009(8680)
2008(9177)
2007(8495)
2006(7714)
2005(7198)
作者
(26933)
(22070)
(22024)
(21000)
(14216)
(10402)
(10306)
(8688)
(8628)
(8140)
(7562)
(7492)
(7187)
(7030)
(7002)
(6823)
(6772)
(6506)
(6471)
(6326)
(5663)
(5496)
(5255)
(5122)
(5096)
(5041)
(4991)
(4899)
(4567)
(4308)
学科
管理(39816)
(36163)
(32553)
企业(32553)
(32438)
经济(32400)
(18361)
银行(18216)
方法(17911)
(17458)
(16799)
数学(14694)
数学方法(14584)
(14413)
(10903)
(10865)
制度(10856)
中国(10850)
(10830)
保险(10812)
财务(10805)
财务管理(10772)
(10684)
金融(10683)
业务(10540)
企业财务(10272)
银行制(8811)
业经(8290)
(7630)
理论(7606)
机构
大学(133673)
学院(130829)
管理(58238)
(50715)
经济(49253)
理学(47093)
理学院(46617)
管理学(45990)
管理学院(45710)
中国(43004)
研究(37528)
(31868)
(28438)
财经(23622)
(22726)
(21851)
银行(21729)
(21481)
中心(20891)
科学(20340)
(20200)
(18367)
北京(18243)
财经大学(18022)
(17702)
(17153)
(16092)
金融(15768)
研究所(15538)
商学(15437)
基金
项目(78612)
科学(62763)
基金(59266)
研究(57610)
(50148)
国家(49720)
科学基金(44384)
社会(37791)
社会科(35609)
社会科学(35597)
基金项目(31057)
自然(29198)
(28733)
自然科(28569)
自然科学(28564)
自然科学基金(28099)
教育(26812)
资助(25117)
(24337)
编号(23055)
成果(19441)
(18077)
重点(16799)
教育部(16272)
(16102)
人文(15879)
国家社会(15358)
课题(15354)
项目编号(15199)
大学(15176)
期刊
(59867)
经济(59867)
研究(43745)
(33300)
金融(33300)
中国(30993)
(27776)
管理(24788)
科学(17172)
学报(16858)
(14803)
大学(13732)
学学(12844)
财经(12468)
教育(11252)
技术(10671)
(10445)
理论(8453)
财会(8255)
业经(8193)
经济研究(7994)
会计(7911)
农业(7871)
实践(7778)
(7778)
图书(6871)
现代(6696)
问题(6464)
技术经济(6376)
(6162)
共检索到22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蕾  曹廷求  
管理层是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蕴含社会资本的管理层关系网络必然影响银行风险。本文首次从社会网络视角考察了管理层网络与银行风险的关系,证实了管理层网络能够抑制银行风险。此外,本文推进了社会网络理论与银行治理理论的融合,并为监管当局对管理层行为尤其是董事兼任现象的监督和银行决策层是否建立网络联结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庆  刘江慧  
区别于现有研究中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度量方法,创新性地基于CAMEL评级体系构建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样本银行的风险承担得分。基于16家上市银行2008-2014年间的数据研究表明,银行股权结构越集中,银行风险水平越高,而股权制衡度则与银行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都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资产规模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监事会会议次数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彩  朱博文  
本文运用我国2006—2009年34家商业银行的127个面板数据,对资本约束、治理机制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银行的风险主要与银行的治理机制有关、与银行的资本约束无关,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董事会的规模与银行的风险负相关,高管的薪酬与银行风险正相关。银行资本的变动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南文  
2014年11月22日,央行宣布非对称降息,意图以更间接的方式,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市场规则应对的情况下达到政策目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利率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及公司治理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基于2007年到2013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1)利率降低会提升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2)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3)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对利率的敏感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  王先爽  
自"预期管理"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央行预期管理政策在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减少通货膨胀及其预期波动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然而鲜有研究对预期管理的金融稳定效应进行解释。为此,本文通过通胀预期和央行预期管理信息的引入,在"信息粘性"模型基础上估算出了我国通胀预期的波动数据并以此考察央行预期管理政策对通胀预期波动和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2007年以来我国央行预期管理政策在降低通胀预期波动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且在危机时期更为明显;因央行预期管理政策而降低的通胀预期波动幅度与银行风险承担间总体呈现倒"U"型关系;通胀预期波动不确定性的降低和银行货币政策预测能力的提高更有可能在非危机时引起风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英俊  夏仕龙  
2008年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预期管理已成为货币政策重要手段,然而鲜有文献对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解释。从理论上分析央行沟通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并基于2007—2014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央行沟通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央行沟通释放的宽松信号越强烈,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2)央行沟通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受制于银行资本充足率和系统重要性。(3)释放紧缩信号的央行沟通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强于相同程度的释放宽松信号的央行沟通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4)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存在差异,银行风险承担对价格型工具反应最敏感,其次是央行沟通,再次是数量型工具。央行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会影响银行的风险取向,进而影响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当局应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预期管理在宏观审慎政策中的作用,以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海峰  张盈盈  
本文以2010—2020年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盈余管理对城农商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力度更大;相对于上市银行,盈余管理对非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力度更大。(2)信贷配置在盈余管理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盈余管理通过提高银行信贷配置规模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盈余管理-信贷配置-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有效。(3)审计师变更对盈余管理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审计师变更会减弱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4)银行监管对盈余管理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银行监管力度的提高会减弱盈余管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本文结果为规范银行盈余管理行为及防控银行业信贷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丞  韩旺红  
银行流动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管理者乐观在该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银行流动性对与贷款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与资产配置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银行流动性与管理者乐观显著负相关,而管理者乐观又与银行风险承担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还显示:银行流动性对贷款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至少有一部分被"管理者乐观渠道"所抵消,而银行流动性对资产配置相关的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至少有一部分是以"管理者乐观渠道"为中介的。这一研究过程与结果,丰富和拓展了银行风险承担与管理者乐观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金融危机形成机理及完善金融风险监管机制创造了条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鑫   王馨悦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全球经济普遍受到负面冲击,银行的风险承担和风险缓解措施成为社会和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对商业银行股东行政层级与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国有股权行政级别的提高对化解银行风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银行有更高行政级别的股东控股时,会缓解地方政府主导股权时银行的关联贷款问题,进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有更高行政级别的股东控股会提高银行的股权集中度,改善银行经营状况,减少委托代理问题,进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因此,应适当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股东的行政层级,尤其是未上市商业银行以及经济欠发达地方的中小型城商行和农商行,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股东对贷款的操纵行为,改善银行治理,促进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化解和稳健经营,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刚  施先旺  
战略差异会导致企业风险上升,继而对其融资活动产生影响。本文探讨战略差异与银行借款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战略差异越大,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利率越高、期限越短、金额越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仅在企业管理团队较为年轻、持股比例较低、学历层次较低的样本中得到保持。这表明,银行在制定借款契约时,会关注由企业战略差异带来的风险;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该风险带来的融资条件恶化。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行业中观层面的战略信息和企业微观层面的管理层特征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有着重要影响,这对企业战略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廷求  王营  
本文运用中国34家商业银行2006~2009年的数据,对特许权价值和公司治理机制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能够显著降低风险承担;在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高,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而对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未产生显著影响;尽管高管持股现象并不普遍,但高管持股能够显著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第一大股东性质、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平均薪酬并没有对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尚未充分发挥职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兰  董金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0-2007年国内五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考察因素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大股东控制力、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而特许权价值、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唐鹏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建立破产风险指数和不良贷款风险等两个冲击模型分析市场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承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自2006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在波动中不断降低,于2010年发生"拐点效应",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承担开始下降;银行市场结构对破产概率和不良贷款等风险承担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中国银行业风险承担会因市场集中度增加而上升,因竞争性势力增加而减小。进一步强化银行业的竞争氛围应有利于降低风险承担;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减少经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非正常冲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郝臣  崔光耀  秦晓天  
金融危机后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关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选取2009-2014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并利用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建立面板模型,从公司治理总指数、各维度分指数和具体治理机制三个层次分析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数与风险承担负相关,分指数中董事会治理指数和经理层治理指数与风险承担负相关,具体治理机制中独立董事占比和高管持股与风险承担负相关。本文最后为提升上市商业银行治理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纹羽  林珊  
本文利用2004—2013年间我国15家代表性银行金融数据,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立场对于银行的风险承担均有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在风险承担渠道模型中引入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特征的交叉项,实证结果发现:在银行微观特征中,只有资本充足率对于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而银行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结论不仅证明我国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也进一步为银行微观特征影响银行风险承担提供了证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