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0)
2023(14345)
2022(12560)
2021(11791)
2020(10022)
2019(23036)
2018(22699)
2017(43316)
2016(24058)
2015(26769)
2014(26410)
2013(26308)
2012(23725)
2011(21227)
2010(20935)
2009(19347)
2008(19277)
2007(17007)
2006(15036)
2005(13239)
作者
(70710)
(58511)
(58184)
(55038)
(37411)
(28022)
(26368)
(23062)
(22308)
(20921)
(19905)
(19749)
(18483)
(18469)
(18064)
(18059)
(17966)
(17457)
(16807)
(16622)
(14917)
(14218)
(14128)
(13298)
(13210)
(13121)
(13081)
(12792)
(11762)
(11681)
学科
(87732)
经济(87626)
管理(79878)
(75581)
(65833)
企业(65833)
方法(43054)
数学(36467)
数学方法(36079)
(29350)
(24664)
中国(21840)
业经(21318)
(21011)
财务(20939)
财务管理(20906)
(20366)
企业财务(19930)
(18775)
农业(16757)
地方(16421)
(16413)
贸易(16402)
(15931)
理论(15885)
(15129)
(14944)
技术(14691)
(14500)
银行(14433)
机构
大学(335798)
学院(332701)
管理(136813)
(126086)
经济(123139)
理学(117876)
理学院(116567)
管理学(114635)
管理学院(114024)
研究(108031)
中国(82691)
(71761)
科学(70166)
(60190)
(60006)
(55049)
业大(54539)
研究所(50412)
中心(50060)
(48891)
财经(47829)
农业(47312)
北京(44992)
(43590)
(41996)
师范(41458)
(39774)
(38995)
经济学(36075)
财经大学(35870)
基金
项目(230387)
科学(179092)
基金(166776)
研究(162791)
(147468)
国家(146200)
科学基金(124866)
社会(100774)
社会科(95457)
社会科学(95429)
(90280)
基金项目(89945)
自然(84647)
自然科(82629)
自然科学(82605)
自然科学基金(81127)
(76398)
教育(74474)
资助(68269)
编号(65923)
成果(52337)
重点(51313)
(49915)
(48041)
(47432)
科研(44858)
创新(44776)
课题(44589)
计划(43233)
大学(42392)
期刊
(138602)
经济(138602)
研究(93896)
中国(62709)
学报(59662)
(53418)
科学(52251)
管理(52001)
(48553)
大学(44359)
学学(41948)
农业(36231)
教育(33847)
(29076)
金融(29076)
技术(27460)
业经(23400)
财经(22981)
经济研究(21117)
(20495)
(19482)
图书(17722)
问题(17472)
(17255)
科技(17241)
理论(16104)
技术经济(15905)
业大(15749)
现代(15180)
财会(15056)
共检索到484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田原  赵欣欣  
首先简要梳理了激励理论的发展脉络,总结了激励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近40年的主要发展成果;然后对管理层激励机制与企业经营困境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性分析;最后应用激励理论的最新进展对两者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笑雪  
本文以2005年前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实证方法研究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平均持股水平很低,但对高管人员的行为仍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当总经理独立于董事会时,股权激励的效果更为明显。此外,公司的规模和控股股东性质等因素也会起到调节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梅  赵建梅  
管理层权力理论已经成为国内外解释管理者各种激励形式的基础理论。文章将管理者的激励形式分为显性激励(货币薪酬、股票期权)和隐性激励(在职消费、职位晋升),梳理了目前关于管理层权力影响管理者各种激励形式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就媒体关注管理层权力对于管理者激励影响作用的调节效应,以及管理层权力影响管理者激励路径(并购、财务重述)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亚岚  丁淑洪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长期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人才激励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对国内外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希望给国内股权激励制度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明霞  熊正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刚  
我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货币收入偏低 ,报酬结构不合理 ,形式单一 ,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此外 ,“零报酬”现象严重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水平偏低 ,“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它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数量与公司经营绩效也并不存在“区间效应” ,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春梅  马小茜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A股旅游上市公司仍未突破以年薪制为主导的管理层薪酬契约非效率均衡状态,管理层"象征性持股"与"零持股"现象普遍。本文以终极控制权为逻辑起点,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逐步法,对中国本土情境下A股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进  
管理层应是现代公司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公司管理层利益的实现就是要将管理层的企业家才能等在现期无法准确判断并量化的因素在企业的 (长期 )经营过程尽量得到准确的量化 ,因此管理层利益的内容应是多样化的 ,其实现机制应基于固定报酬与浮动激励组合运用的基础之上 ,在注重短期激励的同时给予管理层高度或有的 (contingent)长期激励 ,实现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目标的短期与长期一致 ,以克服所谓的“代理成本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经纬  
本文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为背景,以2003-201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管理层激励对公司投资同步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检验发现,管理层激励强度越大,投资同步性越低。,结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刚  杨乃鸽  
搞活国企的重要一环在于其高级管理者的激励。通过实证考察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发现,高管人员年度报酬偏低,其报酬水平与持股数量只与公司规模正相关,而与经营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现行的激励机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如何设计有效的报酬--绩效契约以形成高效的国企激励机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课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吴新春  
本文基于MRR模型,引入股权转让和管理层薪酬,实证研究公司股权、管理层激励与信息非对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内部人显著提高了交易过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而机构投资者则显著降低了交易过程的信息非对称程度。上市公司股权越集中,信息非对称程度越低。股权转让和管理层激励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信息非对称程度,且股权激励的效果比薪酬激励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东智  谷立日  
持股权合约是协调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关键治理机制。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偏低 ,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上市公司在制定管理层持股权合约的数量时并没有考虑到依据经济学原理对最优合约数量做出规定。应依据现代科学 (经济学、行为学与管理学等 )的原理 ,结合各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最优的持股权合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旭城  
现代企业中,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决定了激励合约的必然存在。有效的报酬合约应该既能反映经营者当期的业绩,又与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关。为此,在激励管理层努力工作的同时,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吕聪慧  
本文选取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寻找行业相同、规模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诱发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得出管理层在基准年度下调盈余的结论,并经回归分析证实。本文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结论是被激励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总经理包含在激励计划在内的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大,说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基准年度会对报告盈余做出下调处理,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而独立董事的比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文强  
管理层持股是一种公司内在的激励机制,目的是为了减轻代理问题。但是,管理层持股可能产生“利益汇聚”效应和“管理者防御”效应。无论早期抑或近期的实证研究成果都无法确定管理层持股是否影响公司的绩效,其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无关论”和“有关论”,前者认为管理层持股比例是内生变量,依赖于公司外部环境和内在特征,并不直接影响公司绩效,后者则指出管理层持股比例显著地影响公司的绩效。此外,公司股本结构的调整成本也是以上两种观点的争论焦点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