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4)
- 2023(5128)
- 2022(4235)
- 2021(4048)
- 2020(3523)
- 2019(8005)
- 2018(7852)
- 2017(15133)
- 2016(8402)
- 2015(9158)
- 2014(9269)
- 2013(9336)
- 2012(8429)
- 2011(7254)
- 2010(7497)
- 2009(7130)
- 2008(7625)
- 2007(7189)
- 2006(6348)
- 2005(5913)
- 学科
- 管理(38440)
- 业(33401)
- 企(31263)
- 企业(31263)
- 济(30138)
- 经济(30107)
- 财(16230)
- 方法(16048)
- 数学(13473)
- 数学方法(13347)
- 务(12850)
- 财务(12827)
- 财务管理(12806)
- 企业财务(12391)
- 制(8640)
- 银(7015)
- 银行(7003)
- 人事(6547)
- 人事管理(6547)
- 划(6517)
- 行(6469)
- 策(6444)
- 业经(6442)
- 中国(6435)
- 学(6424)
- 理论(5749)
- 融(5704)
- 金融(5704)
- 农(5626)
- 技术(5578)
- 机构
- 大学(118200)
- 学院(116115)
- 管理(48842)
- 济(46144)
- 经济(44983)
- 理学(40369)
- 理学院(39919)
- 管理学(39366)
- 管理学院(39092)
- 研究(36544)
- 中国(31252)
- 财(26866)
- 京(24859)
- 科学(21924)
- 财经(20155)
- 所(18810)
- 江(18646)
- 农(18505)
- 经(18389)
- 中心(17994)
- 研究所(16821)
- 业大(16455)
- 北京(15491)
- 财经大学(15337)
- 州(15103)
- 农业(14552)
- 商学(13799)
- 商学院(13672)
- 经济学(13628)
- 省(13178)
- 基金
- 项目(73284)
- 科学(57908)
- 基金(55155)
- 研究(50495)
- 家(48751)
- 国家(48352)
- 科学基金(41885)
- 社会(32065)
- 社会科(30534)
- 社会科学(30521)
- 基金项目(29060)
- 自然(28994)
- 自然科(28391)
- 自然科学(28383)
- 自然科学基金(27924)
- 省(27302)
- 教育(23721)
- 划(23594)
- 资助(23427)
- 编号(18822)
- 部(16749)
- 重点(16227)
- 成果(15628)
- 创(15233)
- 性(15039)
- 科研(14616)
- 教育部(14487)
- 创新(14260)
- 人文(13877)
- 大学(13775)
共检索到184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英
本文利用1998-2004年上市公司关于管理层持股的数据信息和年报中财务状况信息,考察了管理层持股份额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和Hadlock(1998)的文章一样,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看到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现金流是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和Had-lock的结论正好相反,文章的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滥用内部现金流情况严重,尤其当管理层不持有公司股票的情况时。同时,外部资金不存在系统合理的溢价,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存在严重的盲目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童英
本文利用1998~2004年上市公司关于管理层持股的数据信息和年报中财务状况信息,考察了管理层持股份额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和Hadlock(1998)的文章一样,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看到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现金流是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和Hadlock的文章正好相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滥用内部现金流情况严重,尤其当管理层不持有公司股票的情况时。同时,外部资金不存在系统合理的溢价,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存在严重的盲目性。
关键词:
投资的现金流弹性 管理层持股 内部现金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经纬
本文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为背景,以2003-201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管理层激励对公司投资同步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检验发现,管理层激励强度越大,投资同步性越低。,结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铁媛
本文构建了管理层权力指数,研究了管理层权力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同时,考虑到现金流量的余缺情况,分析了在自由现金流富余情况下管理层权力对投资过度的影响以及在自由现金流短缺情况下,管理层权力与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管理层权力与非效率投资成正向关系;第二,在自由现金流富余情况下,管理层权力加重了投资过度;第三,在自由现金流短缺情况下,管理层权力缓解了投资不足。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自由现金流 投资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心智
本文以2007—201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管理层权力角度,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与非效率投资正相关,表现为促进投资过度,抑制投资不足;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越容易发生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行为;管理层权力能够加剧自由现金流对投资过度的促进作用,强化自由现金流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管理层权力的存在加剧了自由现金流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在讨论自由现金流与公司投资决策时,管理层权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玲 周晓雯
管理层激励历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解决公司制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有效方法。文章以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现金薪酬和股权激励作为解释变量对管理层的投资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现金薪酬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非效率投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股权激励和非效率投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股权激励制度对非效率投资行为均没有显著影响,股权收益无法满足管理层对私人收益的追求,现金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手段并没有对管理层产生良好的共同激励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菲 张剑飞
选取2010—2016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以非效率投资为切入点,将样本区分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个维度,实证检验管理层激励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并根据管理者权力的不同对样本进行分组,以分析不同管理者权力情形下管理层激励对非效率投资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发生投资不足的概率多于投资过度;第二,管理层货币薪酬激励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抑制投资过度,改善投资不足,而管理层持股激励并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反而会促进非效率投资;第三,管理者权力大小的差异会对企业的管理层激励治理作用产生影响,相比于管理者权力大的企业,管理层激励在管理者权力小的企业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丽平 杨兴全
以2004~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权力角度考察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管理者权力和国有性质均弱化了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关键词:
管理层激励 管理者权力 过度投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松涛 傅勇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对机构投资者投资选择的影响。文章发现,虽然在股改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增加了,但是,机构投资者对那些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增持的幅度更大。换句话说,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那些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
关键词:
管理层激励 投资者持股偏好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霞 张国营
一、引言自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在年报中披露高层管理者持股状况以来,鉴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投资者、监管部门与学术界对管理层持股或期权激励非常关注。目前,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企业投资价值最大化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吕峻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激励方式激励机制的差异,研究了管理层激励结构对于公司创新活动及其效果的影响。本文认为基于货币薪酬激励的研发投资是一种被动型投资,而基于股权激励的研发投资是一种主动型投资,因此不同的激励方式会对研发投资强度和效率产生差异。股权激励占比高的激励结构更加有利于促进公司增加研发投资,并且能够正向调节研发投资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而货币薪酬占比高的激励结构则产生相反的结果。最后,用2013-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理论观点。
关键词:
高管激励 激励结构 研发投资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峻
国内已有的研究均发现管理层激励(包括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强度和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成反比关系,支持有效契约理论(或利益协同理论),这对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限薪令"和股权激励管制提出了挑战。本文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只有对于非国有公司来说,管理层激励才适用有效契约理论(或利益协同理论),而对于国有公司来说,薪酬激励同时适用有效契约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管理层货币薪酬和过度投资之间呈U形关系,股权激励和过度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非国有公司的管理层超额薪酬和过度投资成反比关系,管理层的超额薪酬对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具有激励作用。但是,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公司管理层超额薪酬和过度投资成正比关系,管理层超额薪酬有可能是拥有较高权力的管理层寻租的结果。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和管理层不完全承担投资失败责任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限薪令"和股权激励管制在当前情形下仍是合理的,竞争性国有企业管理层"市场化"薪酬制度的实施需要在进一步厘清政企关系之后的基础上进行。
关键词:
股权性质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过度投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詹雷 王瑶瑶
本文以2005-2010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过度投资可能引发的后果,并研究管理层激励不足对过度投资后果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过度投资能为管理层带来更高的未来货币薪酬,在管理层激励水平较低时,管理层更可能通过过度投资为自己带来未来货币薪酬的增加;另一方面,过度投资减损了企业价值,过度投资企业的未来经营业绩更低,未来财务风险更大,在管理层激励水平较低时,价值减损更为显著。
关键词:
管理层激励 过度投资 企业价值 财务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博
本文以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为出发点,以我国产权属性和薪酬管制为制度背景,分析了上市公司货币薪酬、持股比例以及在职消费水平三种激励手段与管理层过度投资的相关性,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契约对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有效的激励契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过度投资冲动,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契约安排缺乏应有的激励效率,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较弱,这为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雷光勇 陈若华
有效的企业报酬契约应该既能反映企业的当期业绩,又能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相结合便成为广为采用的管理层激励模式。代理人的自利动机、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增量相关性,决定代理人可通过操纵会计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中国,内生于管理层控制权收益的自利需要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使得会计行为异化尤为严重。如何有效缓解由管理动机变异引起的会计行为异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与会计行为优化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