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9)
2023(2020)
2022(1720)
2021(1706)
2020(1481)
2019(3516)
2018(3531)
2017(6207)
2016(3653)
2015(4323)
2014(4343)
2013(4432)
2012(3890)
2011(3307)
2010(3499)
2009(3441)
2008(3770)
2007(3734)
2006(3457)
2005(3192)
作者
(10588)
(8644)
(8577)
(8177)
(5759)
(3948)
(3927)
(3434)
(3257)
(3229)
(2942)
(2922)
(2889)
(2841)
(2701)
(2671)
(2612)
(2608)
(2593)
(2566)
(2219)
(2194)
(2160)
(2065)
(2039)
(1942)
(1918)
(1858)
(1830)
(1721)
学科
管理(24389)
(18122)
企业(18122)
(17630)
(9345)
经济(9334)
(7910)
(6183)
财务(6164)
财务管理(6149)
企业财务(5840)
人事(5268)
人事管理(5268)
方法(5014)
(4751)
(4309)
(4293)
经营(4206)
决策(3829)
计划(3738)
(3417)
银行(3411)
数学(3360)
数学方法(3319)
业经(3252)
理论(3170)
(3058)
(2987)
制度(2985)
(2696)
机构
大学(48318)
学院(47763)
管理(23279)
理学(17773)
理学院(17577)
管理学(17430)
管理学院(17291)
(16062)
经济(15406)
中国(14308)
研究(12904)
(11503)
(11136)
(9463)
科学(7851)
中心(7658)
财经(7533)
(7501)
公司(7138)
北京(7018)
(6770)
(6690)
(6587)
(6553)
业大(6189)
(5811)
商学(5690)
研究所(5674)
商学院(5626)
银行(5626)
基金
项目(26129)
科学(20224)
研究(19032)
基金(18615)
(15889)
国家(15740)
科学基金(13951)
社会(10897)
社会科(10264)
社会科学(10258)
(10209)
自然(9846)
基金项目(9826)
自然科(9612)
自然科学(9611)
自然科学基金(9446)
教育(9129)
(8515)
编号(7981)
资助(7957)
成果(6853)
(5662)
课题(5620)
重点(5556)
(5403)
项目编号(5366)
创新(5048)
科研(5044)
(4940)
教育部(4904)
期刊
(23494)
经济(23494)
中国(14498)
研究(14100)
管理(13083)
(12808)
(7165)
金融(7165)
科学(6843)
学报(6607)
技术(5525)
教育(5462)
大学(5407)
(5277)
会计(4993)
学学(4930)
财会(4702)
财经(4198)
(3812)
(3633)
通讯(3455)
会通(3435)
图书(3406)
(3283)
企业(3283)
农业(3197)
现代(3107)
(3069)
业经(3060)
技术经济(2802)
共检索到87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雷光勇  陈若华  
有效的企业报酬契约应该既能反映企业的当期业绩,又能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相结合便成为广为采用的管理层激励模式。代理人的自利动机、会计程序与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增量相关性,决定代理人可通过操纵会计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中国,内生于管理层控制权收益的自利需要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使得会计行为异化尤为严重。如何有效缓解由管理动机变异引起的会计行为异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与会计行为优化的重要内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进  
管理层应是现代公司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公司管理层利益的实现就是要将管理层的企业家才能等在现期无法准确判断并量化的因素在企业的 (长期 )经营过程尽量得到准确的量化 ,因此管理层利益的内容应是多样化的 ,其实现机制应基于固定报酬与浮动激励组合运用的基础之上 ,在注重短期激励的同时给予管理层高度或有的 (contingent)长期激励 ,实现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目标的短期与长期一致 ,以克服所谓的“代理成本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经纬  
本文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为背景,以2003-201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管理层激励对公司投资同步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检验发现,管理层激励强度越大,投资同步性越低。,结论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玉兴  于溪洋  姚玉莹  
选取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管理层激励以及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对国有上市公司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企业市场价值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管理层激励对二者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财务绩效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较弱;同时在对企业市场价值(托宾Q值)的研究中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企业市场价值关系起到了更加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寿福  
股权激励强化了管理层利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联,可能导致管理层利用R&D投资迎合股票错误定价,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以上市公司R&D投资为研究视角,本文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迎合动机的影响。首先,在控制了股权融资渠道的影响后,股票错误定价仍然会推动上市公司R&D投资,表明上市公司存在R&D迎合投资。其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最后,分组检验的结果显示,股权激励计划对R&D迎合投资的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科技上市公司中以及股价被高估时表现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管理层的迎合动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解释管理层股权激励影响公司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寿福  
股权激励强化了管理层利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联,可能导致管理层利用R&D投资迎合股票错误定价,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以上市公司R&D投资为研究视角,本文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迎合动机的影响。首先,在控制了股权融资渠道的影响后,股票错误定价仍然会推动上市公司R&D投资,表明上市公司存在R&D迎合投资。其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最后,分组检验的结果显示,股权激励计划对R&D迎合投资的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科技上市公司中以及股价被高估时表现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玉兴  于溪洋  姚玉莹  
选取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管理层激励以及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对国有上市公司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企业市场价值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管理层激励对二者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财务绩效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较弱;同时在对企业市场价值(托宾Q值)的研究中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企业市场价值关系起到了更加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振莲  吕聪慧  
本文选取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寻找行业相同、规模相近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是否诱发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得出管理层在基准年度下调盈余的结论,并经回归分析证实。本文分析管理层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结论是被激励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总经理包含在激励计划在内的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对大,说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基准年度会对报告盈余做出下调处理,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而独立董事的比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没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菲  张剑飞  
选取2010—2016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以非效率投资为切入点,将样本区分为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两个维度,实证检验管理层激励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并根据管理者权力的不同对样本进行分组,以分析不同管理者权力情形下管理层激励对非效率投资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发生投资不足的概率多于投资过度;第二,管理层货币薪酬激励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抑制投资过度,改善投资不足,而管理层持股激励并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反而会促进非效率投资;第三,管理者权力大小的差异会对企业的管理层激励治理作用产生影响,相比于管理者权力大的企业,管理层激励在管理者权力小的企业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严玉康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良好的激励机制设计能有效缓解公司的委托-代理冲突,使高级管理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外部投资者利益趋于一致。基于公司业绩制定的薪酬体系则是薪酬契约激励作用有效发挥的基础。为实现自身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高管人员有利用内部信息优势操纵公司利润的动机。这种利润操纵无疑会扭曲公司对高管人员的业绩评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丽平  杨兴全  
以2004~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权力角度考察管理层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但是管理者权力和国有性质均弱化了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权力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醋卫华  
文章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中管理层的择机行为。研究发现:(1)区间定价样本择机授予期权以降低行权价格;(2)区间定价样本与单日定价样本在定价基准日之后均择机披露利好消息以提高期权价值;(3)当管理层权力较大、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最终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时,管理层同时发生择机授予期权与择机披露信息行为的概率较高,而无形资产占比和公司规模则会降低管理层同时发生以上两种择机行为的概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已有文献对管理层择机行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于有效推行管理层期权激励计划以及抑制管理层择机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李倩  
基于中国特色的关系交易背景,利用2006年~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客户集中度对股权激励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正相关,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其采用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客户集中度会强化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的正向关系,降低企业价值,并且这种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关注管理层权力的治理问题,高度重视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并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锐  
国外研究显示,薪酬激励并不必然减轻代理问题,有时会加剧代理问题。在我国,高管薪酬剧增因而日益受到各界关注。文章在国外关于管理层权力影响薪酬制定过程的文献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的形成和制约因素,并推论出我国管理层权力影响薪酬激励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宏  曾永良  刘宝华  
管理层获取私人收益的动机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改革为背景,考察了企业扩张行为对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研究发现,企业扩张与管理层在职消费显著正相关,并且随着企业扩张程度的增大,管理层在职消费占其总收益的比重提高;进一步地,当管理层货币薪酬低于同行业-规模可比公司管理层薪酬水平中位数时,管理层通过企业扩张获得的在职消费越多,并且负向的同行薪酬差距越大,企业扩张与管理层在职消费的正向关系越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通过企业扩张增加了在职消费,改变了自身的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