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9)
- 2023(15490)
- 2022(13608)
- 2021(12845)
- 2020(10785)
- 2019(24807)
- 2018(24578)
- 2017(47215)
- 2016(25521)
- 2015(28649)
- 2014(28026)
- 2013(27292)
- 2012(24413)
- 2011(21617)
- 2010(21253)
- 2009(19609)
- 2008(18645)
- 2007(15945)
- 2006(13695)
- 2005(11480)
- 学科
- 济(93610)
- 经济(93508)
- 管理(81098)
- 业(73136)
- 企(63323)
- 企业(63323)
- 方法(47884)
- 数学(41313)
- 数学方法(40730)
- 财(27982)
- 农(24991)
- 中国(23357)
- 业经(21981)
- 学(19454)
- 务(19238)
- 财务(19152)
- 财务管理(19108)
- 企业财务(18070)
- 理论(17595)
- 制(17520)
- 地方(17429)
- 农业(16724)
- 贸(16642)
- 贸易(16631)
- 易(16152)
- 和(15892)
- 技术(15244)
- 划(15019)
- 环境(14669)
- 银(14493)
- 机构
- 学院(341876)
- 大学(341664)
- 管理(142491)
- 济(130009)
- 经济(126997)
- 理学(123312)
- 理学院(122021)
- 管理学(119783)
- 管理学院(119132)
- 研究(103878)
- 中国(78950)
- 京(71041)
- 科学(65647)
- 财(61134)
- 业大(50822)
- 农(50769)
- 中心(49850)
- 所(49746)
- 财经(49228)
- 江(48918)
- 研究所(45566)
- 经(44920)
- 范(44517)
- 师范(44093)
- 北京(43834)
- 州(39990)
- 农业(39719)
- 院(38558)
- 经济学(38386)
- 财经大学(37032)
- 基金
- 项目(242240)
- 科学(190901)
- 研究(177778)
- 基金(175731)
- 家(152129)
- 国家(150869)
- 科学基金(131346)
- 社会(111198)
- 社会科(105321)
- 社会科学(105292)
- 省(95156)
- 基金项目(93816)
- 自然(86501)
- 自然科(84526)
- 自然科学(84507)
- 教育(83210)
- 自然科学基金(82939)
- 划(79604)
- 编号(73701)
- 资助(72178)
- 成果(57851)
- 重点(53511)
- 部(53149)
- 创(50690)
- 发(50197)
- 课题(49514)
- 创新(47189)
- 科研(46782)
- 教育部(46152)
- 项目编号(46025)
- 期刊
- 济(137002)
- 经济(137002)
- 研究(94280)
- 中国(60660)
- 管理(53461)
- 学报(52374)
- 财(48905)
- 科学(48270)
- 农(45106)
- 大学(40616)
- 教育(38847)
- 学学(37979)
- 技术(31655)
- 农业(31571)
- 融(26709)
- 金融(26709)
- 业经(24297)
- 财经(23171)
- 经济研究(21625)
- 经(19789)
- 图书(19446)
- 业(17354)
- 问题(17094)
- 理论(16512)
- 科技(16239)
- 技术经济(16089)
- 版(16065)
- 财会(15554)
- 商业(15528)
- 现代(15325)
共检索到483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 冯丽丽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提供了新的证据,应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国资委及证券监管部门的注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蓉
本文基于2008~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数据,从产品市场竞争视角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OLS多元回归结果表明:第一,管理层权力与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层权力与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起到负向作用,能有效抑制二者的正相关关系;第三,控制个体异质性影响的固定效应面板回归结果与OLS结果一致。本文丰富了管理层特征、盈余管理及产品市场竞争的相关研究,为投资者保护及市场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以限薪令为制度背景,运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了薪酬管制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薪酬管制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因此严格的薪酬管制会诱发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地方企业,薪酬管制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毅 阮青松
以限薪令为制度背景,运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深入分析了薪酬管制是否会诱发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研究发现,薪酬管制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因此严格的薪酬管制会诱发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薪酬管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地方企业,薪酬管制对中央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本文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产权性质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期厘清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审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而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这说明国有企业更偏好于真实盈余管理,同时随着国有股比例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表现出替代效应。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产权性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媛媛
文章构建审计质量综合指数,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5 21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而言,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与审计意见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双重视角,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财务独立董事比例的上升,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均显著降低,从而起到抑制作用。将财务独立董事进一步分为学术型和实务型两种,研究发现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学术型财务独立董事,而实务型财务独立董事对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财务独立董事的薪酬和本地任职均对真实盈余管理起着抑制作用,但对应计盈余管理并不敏感;财务独立董事的兼职数量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均不显著。建议政府和上市公司能够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视角制定相关治理政策,以提升盈余管理质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胜 吉姗姗 程富
本文对比分析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公司管理层会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盈余阈值";满足"盈余阈值"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负效应,而满足"盈余阈值"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效应;仅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比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具有更优的未来经营业绩。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利益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理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敏
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3年至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收益平滑行为以及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间的关系是连续和相互替代的,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两者进行收益平滑。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收益平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肖露璐 洪荭 胡华夏
选用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总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在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中,管理层权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具体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且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越可能进行过度投资,但是并不一定会产生投资不足的情况。由此,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时,应考虑管理层权力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娟 朱霞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选取2010~2014年提出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处于成熟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
关键词:
成长期 成熟期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聂建平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979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债务契约动机、扭亏为盈动机以及收益平滑动机三者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增发新股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受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在高盈利公司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盈利良好公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翔 张丽
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 model)检验中国市场中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修正作用。根据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修正关系可细分为补充式和纠正式关系。本文旨在验证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补充和纠正功能是否强度一致,以及这种强度是否随着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检验结果显示这两种关系均呈非线性且补充式关系要略强于纠正式关系。在补充式关系中,较低水平的非预期真实盈余管理会获得更有效率的应计盈余管理的弥补;在纠正式关系中,过度负向的非预期真实盈余管理会获得更有效率的应计盈余管理的校正。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修正 非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董事会治理和财务治理的作用效应——基于应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
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检验
管理层激励对企业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管理层能力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盈余管理中介效应的检验
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基于盈余管理中介效应的检验
约束条件、IPO盈余管理方式与公司业绩——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
投资者情绪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管理层控制权与盈余管理——兼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交叉上市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