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2)
- 2023(15741)
- 2022(13750)
- 2021(12878)
- 2020(10821)
- 2019(25174)
- 2018(24736)
- 2017(48240)
- 2016(25791)
- 2015(29082)
- 2014(28966)
- 2013(28526)
- 2012(25694)
- 2011(22903)
- 2010(22565)
- 2009(20693)
- 2008(20439)
- 2007(17968)
- 2006(15612)
- 2005(13463)
- 学科
- 济(102850)
- 经济(102743)
- 管理(85230)
- 业(78927)
- 企(67590)
- 企业(67590)
- 方法(53501)
- 数学(46341)
- 数学方法(45784)
- 财(29557)
- 农(28335)
- 中国(24849)
- 业经(23381)
- 贸(20470)
- 贸易(20456)
- 务(20205)
- 财务(20125)
- 财务管理(20079)
- 易(19868)
- 学(19796)
- 制(19697)
- 企业财务(19052)
- 地方(18622)
- 理论(18167)
- 农业(17636)
- 银(16583)
- 和(16564)
- 银行(16550)
- 技术(16222)
- 划(16159)
- 机构
- 大学(362226)
- 学院(360651)
- 管理(152808)
- 济(145546)
- 经济(142374)
- 理学(131943)
- 理学院(130627)
- 管理学(128519)
- 管理学院(127830)
- 研究(110268)
- 中国(86398)
- 京(75637)
- 财(68437)
- 科学(66290)
- 财经(55243)
- 中心(53016)
- 农(52818)
- 所(52641)
- 业大(52084)
- 江(51844)
- 经(50474)
- 研究所(47789)
- 北京(47173)
- 范(44996)
- 师范(44587)
- 经济学(43852)
- 州(42132)
- 财经大学(41617)
- 农业(41245)
- 院(40487)
- 基金
- 项目(249337)
- 科学(197535)
- 基金(183153)
- 研究(183109)
- 家(157891)
- 国家(156620)
- 科学基金(137129)
- 社会(116194)
- 社会科(110277)
- 社会科学(110245)
- 基金项目(97335)
- 省(96162)
- 自然(89976)
- 自然科(87945)
- 自然科学(87926)
- 自然科学基金(86338)
- 教育(84857)
- 划(80487)
- 资助(76155)
- 编号(74653)
- 成果(58882)
- 部(55801)
- 重点(54683)
- 创(51839)
- 发(51335)
- 课题(49965)
- 教育部(48726)
- 创新(48324)
- 科研(47996)
- 人文(47851)
- 期刊
- 济(153974)
- 经济(153974)
- 研究(102969)
- 中国(63635)
- 管理(58042)
- 财(54326)
- 学报(52512)
- 科学(49561)
- 农(46440)
- 大学(41356)
- 学学(38887)
- 教育(36385)
- 融(33048)
- 金融(33048)
- 技术(32744)
- 农业(32162)
- 财经(27371)
- 业经(26189)
- 经济研究(24140)
- 经(23354)
- 问题(19975)
- 理论(18615)
- 图书(18290)
- 业(18068)
- 技术经济(17967)
- 商业(17229)
- 实践(17004)
- 践(17004)
- 现代(16299)
- 科技(16233)
共检索到518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蓉
本文基于2008~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数据,从产品市场竞争视角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OLS多元回归结果表明:第一,管理层权力与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产品市场竞争对管理层权力与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起到负向作用,能有效抑制二者的正相关关系;第三,控制个体异质性影响的固定效应面板回归结果与OLS结果一致。本文丰富了管理层特征、盈余管理及产品市场竞争的相关研究,为投资者保护及市场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 冯丽丽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提供了新的证据,应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国资委及证券监管部门的注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瑞平 赵淑芳
本文以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验证了客户集中度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度能够显著抑制客户集中度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说明,总体上,企业要提高盈余质量,应当适当拓展客户;对产品市场竞争度较低且客户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应当加强其盈余质量的治理和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前进
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人和投资战略的实际执行人,其对资产运用管理能力的高低必然影响公司的盈余信息的质量,但如何影响一直缺乏实证检验。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2003年-2013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随着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高,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对更高;行业内产品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缓解管理者管理能力与真实盈余质量之间的负相关性,降低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连福 沈小秀 王元芳
内容提管理层是上市公司盈余预告的执行者,管理层动机会对盈余预告产生直接影响;而产品市场作为重要的外部环境,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信息披露决策。从信息披露的成本一收益视角出发,可将管理层盈余预告从特征区分为收益型和成本型,在此基础上考察管理层高管持股与盈余预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按照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高低进行分组,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会提高盈余预告收益型特征(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质量,但是会降低成本型特征(具体性)的质量;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下,高管持股公司的盈余预告收益型特征的质量没有变化,但成本型特征的质量会显著下降。研究结果丰富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影响因素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晓洁 张建翔 郭培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RCEP)是又一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自贸协定,其中关于货物贸易关税的条款对加快我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息息相关,基于此,研究关税削减对市场,尤其是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将产生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15—2019年度WTO提供的中国各产业关税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索关税削减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效果,并对行业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关税削减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且本期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受上期关税削减时滞效应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所经营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关税削减对其应计盈余管理的激励作用则越强。因此建议在不同行业的关税削减实施过程中,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行业内企业管理能力纳入考量范畴,在权衡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后,推动竞争程度低的优势企业关税削减的实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本文以2010—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产权性质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期厘清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审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而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这说明国有企业更偏好于真实盈余管理,同时随着国有股比例的增加,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表现出替代效应。
关键词: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产权性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玉德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约束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不尽相同。文章以2000—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度越高则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且倾向于负向的盈余管理。这表明,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之下,产品市场竞争存在负面的治理效应,竞争使经理人通过盈余管理扭曲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可能激化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卜华 范璞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和股东积极主义理论,在探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公司盈余管理的基础上,考虑公司所处的外部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以2013—2017年上证A股的上市公司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对短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地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引入产品市场竞争这一调节变量后发现,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够促进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景奇 伊志宏
从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和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以及产品市场竞争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交互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产品市场竞争与机构投资者作为影响管理层决策行为的重要治理机制,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产品市场竞争对于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的发挥产生显著的影响;适度的产品市场竞争为机构投资者监督职能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
产品市场竞争 机构投资者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媛媛
文章构建审计质量综合指数,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5 215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审计质量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而言,事务所的行业专长与审计意见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胜 吉姗姗 程富
本文对比分析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公司管理层会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盈余阈值";满足"盈余阈值"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负效应,而满足"盈余阈值"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效应;仅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比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具有更优的未来经营业绩。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利益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理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钟高 林夜
与以往单纯从内部控制或者产品竞争市场出发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不同,本文借鉴Kenneth和Anju关于公司治理机制互动理论,同时考察内部控制和产品竞争市场两种不同的治理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越大,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严重;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明显抑制了外部市场竞争压力所引发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因此认为,产品市场竞争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尽管诱发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也成为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压力传导机制,并通过内部控制的自我约束作用有效地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充分显现出内部控制的权力制衡与风险免疫治理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