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4)
- 2023(3002)
- 2022(2529)
- 2021(2356)
- 2020(2098)
- 2019(4878)
- 2018(4852)
- 2017(8754)
- 2016(4975)
- 2015(5871)
- 2014(5941)
- 2013(6112)
- 2012(5453)
- 2011(4417)
- 2010(5136)
- 2009(5116)
- 2008(5190)
- 2007(4776)
- 2006(4487)
- 2005(4192)
- 学科
- 管理(26214)
- 业(20381)
- 企(20156)
- 企业(20156)
- 济(13817)
- 经济(13803)
- 审计(12161)
- 财(9877)
- 务(7631)
- 财务(7607)
- 财务管理(7531)
- 企业财务(7150)
- 方法(6993)
- 制(6251)
- 各类(5900)
- 策(4813)
- 中国(4640)
- 划(4498)
- 数学(4349)
- 数学方法(4298)
- 经营(4269)
- 银(4263)
- 银行(4263)
- 人事(4163)
- 人事管理(4163)
- 业经(4121)
- 行(3876)
- 度(3833)
- 制度(3830)
- 理论(3796)
- 机构
- 学院(65372)
- 大学(65340)
- 管理(29656)
- 理学(23252)
- 理学院(23021)
- 管理学(22838)
- 济(22833)
- 管理学院(22665)
- 经济(22002)
- 中国(19132)
- 研究(17614)
- 财(17274)
- 京(15594)
- 江(12724)
- 财经(12068)
- 经(10856)
- 中心(10080)
- 州(10002)
- 科学(9824)
- 北京(9331)
- 所(9270)
- 省(9126)
- 财经大学(8999)
- 公司(8978)
- 会计(8592)
- 商学(8095)
- 商学院(8025)
- 农(7772)
- 银(7350)
- 研究所(7344)
- 基金
- 项目(35669)
- 科学(27597)
- 研究(27226)
- 基金(25238)
- 家(21451)
- 国家(21229)
- 科学基金(18690)
- 社会(16167)
- 社会科(15297)
- 社会科学(15290)
- 省(13890)
- 基金项目(13323)
- 教育(13156)
- 自然(12522)
- 自然科(12153)
- 自然科学(12152)
- 自然科学基金(11927)
- 编号(11587)
- 划(11269)
- 资助(10995)
- 成果(10424)
- 课题(8388)
- 部(8182)
- 重点(7941)
- 项目编号(7849)
- 性(7757)
- 教育部(7281)
- 创(7147)
- 人文(7104)
- 科研(7029)
共检索到120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翊 杨小龙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5-2011年数据为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权利对于审计师选择的影响以及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较高的管理层权利降低了高质量审计需求,较高的管理层权利促进了审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关键词:
管理层权利 审计师选择 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新营
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薪酬差距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薪酬差距越大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服务,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概率更高,目的是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的管理层权力抑制了薪酬差距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外部审计治理作为约束机制与薪酬激励契约形成制度上的互补。
关键词:
薪酬差距 审计师选择 管理层权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会芹
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师选择。研究发现:(1)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审计师选择。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增加了代理成本,董事会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十大"事务所予以监督。(2)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审计师选择并受管理层权力配置的调节。在管理层主导的公司,董事会聘请高质量审计师予以监督的能力被削弱。管理层权力的调节效应表现出较大的截面差异,当公司主业盈利能力不强、所处市场化程度低以及面临分析师关注度不高时,管理层权力的削弱效应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强劲的主业盈利能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较高的分析师关注能够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弥补公司治理层面管理层权力过大带来的治理风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琴 杨申冬 何云 陈琳
本文运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内部审计师在内部声誉建立过程中,管理层是否存在违规和内部审计师是否执行监督,指出内部审计师通过加大监督力度或提高其在管理层心目中的声誉,可有效抑制管理层的违规倾向,进而提出企业应提高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内部审计师应注重建立内部声誉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师 管理层 声誉 演化博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明琦 赵环
本文以2002—201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年报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权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聘审计质量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更愿意为单位资产和单位营业收入付出更高的审计费用,同时企业更不容易获得严厉的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冷继波 何楚瑶
避税是一柄"双刃剑",合理避税虽能为企业留存更多自由现金流,但又带来避税成本及潜在风险,对其影响因素加以研究以合理控制与规划税收行为就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择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管理层能力和关联审计师对税收规避影响与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越高的企业税收规避程度越低;关联审计师削弱了管理层能力对税收规避的负相关性。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税收规避 关联审计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凌云 李宇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评价过程主要包括管理层的自我评价和审计师的鉴证,是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结果。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存在相互博弈,成本效益原则是该博弈的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系统内各方的信念修正及作用过程,考察内部控制评价中各利益主体的连动效应,旨在构建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化敏 张宇
本文以2008-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以管理层权力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出发点,研究审计意见对于管理层权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组研究管理层权力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上一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将会削弱本期管理层权力;本期管理层权力越大,越会支付高额的审计费用来收买审计意见,这种情况在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企业更为显著,在上期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不明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在将盈余管理按操纵利润的方向不同细分为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并详细探讨了正、负向盈余管理的性质、适用范围及其给注册会计师带来的法律风险差异的基础上,对政治关联企业审计师选择的策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研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企业在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上均表现出高于非政治关联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负向盈余管理的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大所,同时,大所也有更高的可能对其财务报告签发清洁审计意见。相反,正向盈余管理的政治关联企业更偏好聘请小所,且小所也愿意对其财务报告出具标准审计意见。
关键词:
政治寻租 盈余管理 审计师选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洋
财务舞弊公司受到相应处罚后管理层会受到外界的压力,外部审计师也会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审查力度,但外部审计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外部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关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将财务舞弊公司的账户分成高风险账户与低风险账户两种,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财务舞弊公司后续期间的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构造了一个审计师与管理层对于财务舞弊公司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得到了两者的最优行动策略及相应的策略提升方法。
关键词:
财务舞弊公司 博弈分析 后续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鉴证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找内部控制缺陷并对缺陷进行等级划分,寻找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而对内部控制缺陷划分等级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无论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还是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都可能产生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人特质及缺陷与判断者的利益关联程度,差异产生的路径包括标准差异和认知差异。在上述原因驱动下,通过上述路径,同样的内部控制偏差,管理层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局限性或偶然性例外事项,而外部审计师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同样的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认定的缺陷严重程度可能低于外部审计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控制鉴证的核心内容就是寻找内部控制缺陷并对缺陷进行等级划分,寻找内部控制缺陷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而对内部控制缺陷划分等级的过程称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无论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还是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都可能产生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人特质及缺陷与判断者的利益关联程度,差异产生的路径包括标准差异和认知差异。在上述原因驱动下,通过上述路径,同样的内部控制偏差,管理层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局限性或偶然性例外事项,而外部审计师可能判断为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同样的内部控制缺陷,管理层认定的缺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书松 秦裕玮
基于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管理层权力、分析师关注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投资效率越低;分析师关注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抑制了管理层权力导致的非效率投资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当充分发挥分析师治理效应和外部监督作用,降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企业应将管理层权力纳入投资效率考虑的范围,合理安排管理层权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杜兴强 周泽将
政治联系是中国资本市场民营上市公司普遍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审计师选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民营上市公司2004至2007年高管的政治联系数据,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等不同的政治联系类型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的民营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东山 王萃芳 张胜强
以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独立董事非正式层级对审计师选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非正式层级清晰度越高,其任职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且这一作用在业绩压力大和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基于代理成本的分组检验发现,独立董事非正式层级促进企业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影响在代理成本低的企业中显著,在代理成本高的企业中不显著,表明管理层、大股东行为会抑制独立董事非正式层级治理效应的发挥。该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独立董事团队等级秩序对审计师选择决策的影响,丰富了独立董事行为影响企业决策的相关研究,且为企业改善独立董事结构、促进其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