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3)
2023(4459)
2022(3785)
2021(3867)
2020(3294)
2019(7992)
2018(7847)
2017(15834)
2016(8839)
2015(10367)
2014(10328)
2013(10385)
2012(9401)
2011(8146)
2010(8331)
2009(8171)
2008(8897)
2007(8416)
2006(7786)
2005(7306)
作者
(23977)
(19638)
(19551)
(18683)
(12904)
(9279)
(9111)
(7552)
(7509)
(7257)
(6697)
(6666)
(6535)
(6389)
(6326)
(6012)
(5959)
(5931)
(5847)
(5699)
(4963)
(4919)
(4702)
(4681)
(4550)
(4507)
(4462)
(4360)
(4046)
(3907)
学科
管理(44093)
(39891)
企业(39891)
(39862)
(31754)
经济(31706)
(19672)
方法(18756)
(16893)
财务(16870)
财务管理(16843)
企业财务(16273)
数学(15903)
(15839)
数学方法(15822)
(13127)
银行(13121)
(11999)
(8584)
制度(8581)
业务(8213)
(8142)
体制(7404)
业经(7337)
(7312)
金融(7312)
(7106)
银行制(7004)
人事(6776)
人事管理(6776)
机构
大学(122536)
学院(120431)
管理(55055)
(49719)
经济(48485)
理学(45187)
理学院(44821)
管理学(44464)
管理学院(44182)
中国(36287)
研究(32110)
(31794)
(25519)
财经(23766)
(21649)
(20015)
(19119)
银行(18417)
财经大学(18238)
中心(17854)
(17395)
北京(16391)
(16199)
商学(16039)
商学院(15919)
科学(15906)
(15684)
(15669)
(14847)
金融(14535)
基金
项目(67120)
科学(53576)
基金(51351)
研究(48803)
(42928)
国家(42565)
科学基金(38502)
社会(31402)
社会科(29951)
社会科学(29937)
基金项目(27174)
自然(26204)
自然科(25642)
自然科学(25638)
自然科学基金(25242)
(24166)
教育(23243)
资助(22918)
(20288)
编号(19684)
成果(16513)
(16278)
教育部(14791)
人文(14492)
重点(14041)
(13936)
(13682)
(13304)
大学(13297)
科研(13159)
期刊
(56693)
经济(56693)
研究(37870)
(31452)
(28122)
金融(28122)
管理(25093)
中国(24935)
科学(14437)
学报(13953)
财经(13230)
(12685)
大学(11731)
学学(11095)
(11047)
财会(10795)
会计(10305)
理论(10050)
技术(9673)
实践(9235)
(9235)
业经(7682)
教育(7659)
经济研究(7577)
通讯(7476)
会通(7455)
(6949)
价格(6741)
问题(6661)
农业(6510)
共检索到203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传彬  巩海霞  唐文霞  
本文选取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初始设计中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选择的行权价格越低;股权集中度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公司规模越小,资产负债率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此外,股权激励水平和模式也影响行权价格选择。上述研究发现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视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艳艳  
笔者研究管理层对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操纵行为,结果发现,管理层对行权价格的操纵表现在对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的时机选择,公布日之前股票价格下跌,公布日之后股票价格上涨。进一步,高管激励份额越高,公司治理水平越低,则行权价格被操纵的可能性越高。行权价格被操纵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分别降低24个月、36个月的长期股东财富(BHAR)高达20%、25%以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鹿  孟庆艳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股权激励的模式、额度、行业、所有者性质、资本结构等角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激励额度较高,但激励模式单一,行业集中性较为显著,多为民营企业,且负债水平偏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艳  
本文研究管理层对股权激励行权条件的操纵行为。行权条件由考核指标与目标水平组成。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采用2个考核指标,目标水平低于分析师预期18.99%。进一步,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个数高于民营企业,但是目标水平低于民营企业。这是由于法规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个数作出严格规定,但是其管理层通过操纵目标水平,仍然能够获得门槛较低的行权条件。最后,行权条件被操纵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短期股东财富降低2.06%,9、24个月的长期股东财富(BHAR)分别降低16.51%、38.11%。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加剧了股票错误定价。其次,股权激励恶化了管理层代理问题,提高了代理成本,是股权激励加剧股票错误定价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契约要素对股权激励与股票错误定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强度能够削弱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但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和设置更严格的业绩条件则会加剧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而言,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发挥了正面的激励作用,科学设计和优化契约要素有助于缓解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亚岚  丁淑洪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一政策,但其激励效果尚不确定。本文选取2002年~2006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一、文献回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宇梅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良好的股票市场环境、适当减持国有股、加强股票流通性、合理确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结合、适当放松法律限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王胤文  高鹏  
管理层自利行为已成为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重大难题之一。文章应用现代博弈理论构建了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型,通过构造双方的效用函数来分析大股东实施股权激励以及管理层自利的影响因素。研究证实实: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层自利行为为,并且自利程度受上市公司成长性、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管力度、管理层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影响,而大股东的股权激励偏好受激励方案产生的激励效应和福利效应大小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时规避管理层自利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妍  赵新泉  李庆  
行权价格是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基础性指标,行权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激励的成败。现有行权定价问题的研究存在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对于行权价格与激励效应之间的关系也少有研究。文章通过选取2006—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面板数据,分析行权价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动态行权价格指标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与确定性等价理论分析结论一致,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最优行权价格的存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李倩  
基于中国特色的关系交易背景,利用2006年~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客户集中度对股权激励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正相关,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其采用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客户集中度会强化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的正向关系,降低企业价值,并且这种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有必要关注管理层权力的治理问题,高度重视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并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作凤  
以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2年公告的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管理层权力的综合变量,研究管理层权力对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股权激励强度越高,激励契约中设定较长有效期的概率越低;相比非国有公司,国有公司的管理层权力对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力显著更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寿福  
股权激励强化了管理层利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联,可能导致管理层利用R&D投资迎合股票错误定价,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以上市公司R&D投资为研究视角,本文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迎合动机的影响。首先,在控制了股权融资渠道的影响后,股票错误定价仍然会推动上市公司R&D投资,表明上市公司存在R&D迎合投资。其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最后,分组检验的结果显示,股权激励计划对R&D迎合投资的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科技上市公司中以及股价被高估时表现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管理层的迎合动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解释管理层股权激励影响公司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寿福  
股权激励强化了管理层利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联,可能导致管理层利用R&D投资迎合股票错误定价,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以上市公司R&D投资为研究视角,本文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迎合动机的影响。首先,在控制了股权融资渠道的影响后,股票错误定价仍然会推动上市公司R&D投资,表明上市公司存在R&D迎合投资。其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最后,分组检验的结果显示,股权激励计划对R&D迎合投资的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科技上市公司中以及股价被高估时表现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成  郝海宇  
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上,文章采用创新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提出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以2004—201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民营企业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决策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妍  余新培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是由公司管理层制定的针对自身业务绩效成果的一项激励机制。但有些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机会向管理层进行不合理的利益输送,严重地危害了其他股东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从四个方面加以规范和治理:一是加强股权激励制度监管;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权价格;三是加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信息披露;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