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4)
2023(7098)
2022(6001)
2021(5598)
2020(4802)
2019(10666)
2018(10891)
2017(20191)
2016(11095)
2015(12733)
2014(12684)
2013(12449)
2012(11309)
2011(9956)
2010(10147)
2009(10017)
2008(10501)
2007(9865)
2006(9118)
2005(8526)
作者
(31313)
(26130)
(25718)
(24739)
(16624)
(12177)
(11898)
(9967)
(9849)
(9629)
(8860)
(8723)
(8487)
(8332)
(8194)
(7796)
(7688)
(7644)
(7599)
(7591)
(6654)
(6381)
(6145)
(6060)
(6027)
(5950)
(5805)
(5725)
(5210)
(4974)
学科
管理(52669)
(41604)
(39772)
企业(39772)
(37145)
经济(37061)
(20371)
(16010)
(14592)
财务(14554)
财务管理(14516)
方法(14406)
企业财务(13872)
业经(11686)
数学(10710)
数学方法(10563)
(10175)
中国(9889)
(9545)
银行(9540)
(9130)
体制(8867)
(8858)
理论(8842)
(8695)
(8139)
(7795)
(7553)
制度(7548)
(7500)
机构
大学(158553)
学院(155766)
管理(65047)
(60484)
经济(58883)
理学(52890)
理学院(52340)
管理学(51720)
管理学院(51365)
研究(47769)
中国(42428)
(37322)
(34254)
财经(27132)
科学(26481)
(26429)
(24335)
中心(24121)
(23339)
北京(21536)
(20886)
研究所(20203)
财经大学(20040)
(20027)
业大(18916)
(18495)
师范(18315)
经济学(18113)
(17356)
商学(17227)
基金
项目(94108)
科学(74723)
研究(71859)
基金(69207)
(58816)
国家(58320)
科学基金(51191)
社会(46113)
社会科(43441)
社会科学(43430)
基金项目(36186)
(35630)
教育(33471)
自然(32257)
自然科(31519)
自然科学(31513)
自然科学基金(30988)
编号(29974)
(29835)
资助(27784)
成果(27113)
(23719)
(21510)
重点(20744)
课题(20199)
项目编号(19989)
(19452)
教育部(19142)
(19040)
国家社会(18973)
期刊
(75733)
经济(75733)
研究(48361)
中国(38902)
(35956)
管理(29555)
学报(21794)
科学(19977)
(18904)
金融(18904)
(18173)
教育(17325)
大学(17246)
学学(15715)
财经(14913)
技术(13945)
(12757)
图书(11637)
农业(11282)
会计(11240)
财会(11109)
经济研究(10676)
业经(10467)
理论(9166)
问题(8717)
实践(8218)
(8218)
书馆(8039)
图书馆(8039)
(7849)
共检索到260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以深市A股主板市场2008—2011年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利用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重述的因果关系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对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上市公司管理层越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即在当前公司治理机制弱化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模糊的背景下,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资控股公司,国资控股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这表明,要想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真正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必须对管理层权力实施有效制衡以规范企业管理层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笔者基于"动机选择"的视角,对影响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以及源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昂贵显性和隐性成本是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驱动力;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和不尽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基础则为管理层"动机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机会;而管理层所拥有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权范畴的管理层权力又为其在信息披露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芳  
以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验内部控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管理层权力对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而管理层权力会减弱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对管理层权力的内外约束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等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宁宁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晓春  
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会对投资人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层几乎不对外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文章从社会心理学中的信任修复理论视角分析了管理层评估及披露企业重大内控缺陷的动机及策略选择,提出应强制企业出具审计师内控有效性鉴证报告,完善内控缺陷的分类以及加强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红娟  
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披露的信息不系统、披露的内容不完全等缺陷,本文建议从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固定披露位置、规定披露的详细内容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虹  王瑞珂  许宁宁  
以2010-2015年深圳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管理层认知偏差概念模型,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样本数据,结果表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具有认知偏差,普遍存在降低内部控制缺陷的倾向;管理层认知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决策受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社会舆论导向认知都与管理层认知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越自信,主观性对企业预期未来发展就越乐观,社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也越关注,管理层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就越倾向于降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研究结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晓慧  张明祥  李哲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是管理层向外部释放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信号,受到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以往文献大多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理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本文从制度理论视角,研究管理层自利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模仿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披露合法性压力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管理层基于自利偏好于模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发现,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能够识别存在缺陷却不披露的行为,但对于模仿披露行为并不能够准确识别,揭示了面对合法性压力和不确定性,管理层基于自利而模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可能是一种不规范披露行为。研究结果对于优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冬伟  喻子秦  
本文以201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管理层权力、产品市场竞争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情况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权力越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质量越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越能提高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质量;产品市场竞争在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之间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越能抑制管理层权力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披露高质量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能够显著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本文的研究表明,适当制约管理层权力、加强产品市场竞争外部治理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佘晓燕  毕建琴  
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向外传递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信号。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屡遭质疑。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间的数据为样本,立足于上市公司的实质性缺陷,探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隐藏实质性缺陷的公司特征。研究发现,股权越分散、负责企业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小、审计费用越低的"缺陷"企业,越倾向于隐藏其内部控制缺陷。从外部监管来看,违规处罚和诉讼仲裁在一定程度上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佘晓燕  毕建琴  
如实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向外传递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要信号。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屡遭质疑。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间的数据为样本,立足于上市公司的实质性缺陷,探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隐藏实质性缺陷的公司特征。研究发现,股权越分散、负责企业外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小、审计费用越低的"缺陷"企业,越倾向于隐藏其内部控制缺陷。从外部监管来看,违规处罚和诉讼仲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百兴  李瑞敬  
文章以2012年398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信息含量。通过检验内控缺陷披露前后的股市反应,研究市场反应出现的原因,发现当公司按照规定披露出内控缺陷时,市场会出现一定的反应,但由于内控缺陷披露多与财报一起或附带披露,在检验影响信息含量的因素后发现市场出现的反应并不是由内控缺陷的披露带来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忠雪  毛安敏  
本文以2012~2013年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的分析,确证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和平  黄约  董育军  林勇军  
本文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为背景,使用2012年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的内部控制缺陷数据,研究在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下,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不管是一般缺陷还是重大重要缺陷)其审计费用并没有显著提高。由此认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不管是重大、重要缺陷,还是缺陷),可能并不能准确衡量企业真实的内部控制水平,即没有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内部控制质量并不一定就比披露了缺陷的公司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勇  陈慧  朱卫东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仅向外部传递了负向信号,而且不利于并购过程中的价值预测、有效监督和并购整合,这是否会对收购方的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值得探究。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数据,采用综合财务指标分析法衡量并购绩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并购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并购绩效的潜在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当年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将会降低并购绩效,而且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并购绩效越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