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8)
- 2023(7290)
- 2022(6398)
- 2021(5850)
- 2020(5335)
- 2019(12701)
- 2018(12556)
- 2017(24246)
- 2016(13678)
- 2015(15725)
- 2014(16003)
- 2013(16199)
- 2012(15087)
- 2011(13413)
- 2010(13841)
- 2009(13168)
- 2008(13755)
- 2007(12757)
- 2006(11152)
- 2005(10067)
- 学科
- 济(57742)
- 经济(57689)
- 管理(49942)
- 业(44647)
- 企(38840)
- 企业(38840)
- 方法(30976)
- 数学(27207)
- 数学方法(27001)
- 财(21090)
- 务(14951)
- 财务(14918)
- 财务管理(14882)
- 农(14190)
- 企业财务(14128)
- 中国(12757)
- 制(12353)
- 业经(11064)
- 学(10818)
- 银(9944)
- 银行(9922)
- 地方(9873)
- 贸(9800)
- 贸易(9793)
- 易(9490)
- 行(9205)
- 农业(9196)
- 和(9105)
- 划(9102)
- 理论(8820)
- 机构
- 大学(200336)
- 学院(197771)
- 济(82631)
- 管理(80889)
- 经济(80720)
- 理学(67799)
- 理学院(67077)
- 管理学(66116)
- 管理学院(65704)
- 研究(62716)
- 中国(51636)
- 京(42211)
- 财(41953)
- 科学(37775)
- 农(33522)
- 所(32642)
- 财经(32166)
- 江(31578)
- 中心(30835)
- 业大(29265)
- 研究所(29096)
- 经(29084)
- 北京(26612)
- 农业(26568)
- 经济学(25073)
- 州(25008)
- 财经大学(23856)
- 范(23829)
- 师范(23588)
- 经济学院(22766)
- 基金
- 项目(123845)
- 科学(96613)
- 基金(89831)
- 研究(89469)
- 家(77517)
- 国家(76880)
- 科学基金(65866)
- 社会(55760)
- 社会科(52888)
- 社会科学(52864)
- 省(48324)
- 基金项目(48175)
- 自然(43221)
- 自然科(42198)
- 自然科学(42184)
- 教育(41940)
- 自然科学基金(41466)
- 划(40675)
- 资助(37678)
- 编号(36699)
- 成果(30098)
- 部(28370)
- 重点(27683)
- 创(25446)
- 发(25438)
- 课题(24873)
- 科研(24505)
- 教育部(24340)
- 创新(23856)
- 大学(23760)
共检索到303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书松 秦裕玮
基于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管理层权力、分析师关注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投资效率越低;分析师关注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抑制了管理层权力导致的非效率投资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当充分发挥分析师治理效应和外部监督作用,降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企业应将管理层权力纳入投资效率考虑的范围,合理安排管理层权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宋雪梅 孙钰鹏
企业投资效率不仅关乎企业的未来,也关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而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信息媒介,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11~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层过度自信、分析师跟踪与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过度自信能够抑制企业的投资效率,加剧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分析师跟踪可以负向调节管理层过度自信引起的非效率投资,特别是在最高管理者为男性的上市公司,分析师跟踪对管理层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研究对于充分认识分析师职能、强化分析师跟踪的外部治理效应、拓展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曾威
实证检验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证券分析师的关注对股权集中度和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联系的影响。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实证分析发现: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而且股权集中度越高,上市公司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越严重;分析师关注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同时分析师关注会削弱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投资不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对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研究。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分析师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震 熊金武
利用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与分析师关注显著正相关,这种正相关程度随着经理人承受的市场压力的提高而减少,但随着分析师群体对公司迎合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因此,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通过配合机制实现。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盈余管理 承销商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戴国强 邓文慧
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有促进作用,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规模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并购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分析师关注度的增加提高了企业并购行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研究显示证券分析师扭曲了企业的投资偏好。在总体投资规模一定时,分析师对企业管理层起到了施压作用,使得期限较长、风险较大的研发投资占比降低。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夏范社
企业投资行为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双循环”国家战略实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手工搜集2016—2021年明星分析师研究报告数据,研究明星分析师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股票流动性、解读研发行为,促进企业投资行为,而且明星分析师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大股东持股比例低、成长性水平较低、公司透明度较低的样本中,结果更加显著,体现其较好的专业胜任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明星分析师能够解读不同盈利分组的投资行为,不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偏好;与没有明星分析师跟踪的样本相比,明星分析师跟踪对投资行为具有更强的影响;明星分析师通过正向解读投资行为途径,对公司价值挖掘,发挥积极作用。研究结论对发挥明星分析师信息中介作用,优化投资结构与提升投资绩效,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明星分析师 企业投资行为 公司价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戴国强 邓文慧
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有促进作用,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研发支出规模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并购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分析师关注度的增加提高了企业并购行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研究显示证券分析师扭曲了企业的投资偏好。在总体投资规模一定时,分析师对企业管理层起到了施压作用,使得期限较长、风险较大的研发投资占比降低。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伟 张琳 孙文晶
本文以投资者在不同周历阶段中有差异的关注程度作为切入点,以2009-2014年分析师盈余预测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投资者关注对我国分析师预测精度的影响,并从声誉维护和利益冲突两个视角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程度较高时,分析师预测偏差和预测乐观度较低,即投资者关注与分析师预测精度正相关;出于声誉维护的考虑,明星分析师和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高的报告具有更强的关注效应;受制于利益冲突的影响,仅非承销商分析师具有显著的关注效应;与其他因素相比,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是影响关注效应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周历阶段 声誉维护 利益冲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伟 张琳 孙文晶
本文以投资者在不同周历阶段中有差异的关注程度作为切入点,以2009-2014年分析师盈余预测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投资者关注对我国分析师预测精度的影响,并从声誉维护和利益冲突两个视角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程度较高时,分析师预测偏差和预测乐观度较低,即投资者关注与分析师预测精度正相关;出于声誉维护的考虑,明星分析师和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高的报告具有更强的关注效应;受制于利益冲突的影响,仅非承销商分析师具有显著的关注效应;与其他因素相比,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是影响关注效应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周历阶段 声誉维护 利益冲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黄晓蓓 张新民
本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影响及其对监管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进一步控制分析师跟踪规模后发现,有明星分析师跟踪以及来自高声誉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低,预测越准确,这种治理作用越显著。但是分析师的监管作用仅在上市公司受监管较弱时有效,对受监管力度较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则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的治理效应仅在监管力度较弱时发挥作用,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替代。本文拓展了我国分析师研究的领域与视角,并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业绩预告 强制预告 分析师预测 监管制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琬娇 杨楠
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分析师理性的情况下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如何?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与管理层过度自信正相关,且在盈余不确定性大的公司更强;预测修正的下调程度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大。说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具有外部性,是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的原因之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琬娇 杨楠
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分析师理性的情况下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如何?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与管理层过度自信正相关,且在盈余不确定性大的公司更强;预测修正的下调程度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大。说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具有外部性,是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的原因之一。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薛刚 王储 赵西卜
学术界对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能否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对股票市场信息传递的探讨,鲜有文献从管理层行为的角度考察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本文利用新审计报告的过渡期设定,以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为切入点,考察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究竟是作为增量信息改进分析师预测,还是作为监督压力抑制管理层迎合分析师预测的行为。研究结果支持监督效应,但这种监督效应存在局部性和补充性,即只能对管理层在薪酬激励较低和权力受到制衡的情境下发挥作用;且仅能对管理层在审计质量较低、利润操纵事项难以分辨的情境下发挥补充监督作用。这些结论为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完善审计准则提供了些许借鉴。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分析师预测 监督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莎
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在我国这样一个尚处于初级阶段、仍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确实会给予达到或超过分析师预期门槛的公司额外的津贴,因此会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说明管理层具有动机迎合分析师预期门槛。研究发现,公司盈余在分析师预期门槛附近有异常分布现象,即门槛右侧第一个区间的样本数多于预期样本数(相邻两个区间样本数的均值),管理层主要通过盈余管理方式和预期管理方式迎合分析师预期门槛。同时,研究还发现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抑制管理层迎合分析师预期门槛的行为,因此被"四大"或"十大"审计的客户,未达到分析师预期门槛的情况较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冉明东 王成龙 贺跃
从会计准则变更的角度,我们探讨了审计质量对管理层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影响,进而揭示审计师、管理层和制度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2004~2012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迎合分析师预测,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抑制该行为,但是2007年会计准则变更减弱了审计质量与管理层迎合程度的负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迎合分析师预测是管理层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之一,审计师能够对管理层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监督效应,但是会计制度的变迁则可能削弱了审计师的作用。因此,在加强对管理层迎合行为监管的同时,相关利益方应适时改进会计准则和审计技术方法体系,以保证资本市场良好的信息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