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7)
- 2023(15630)
- 2022(13663)
- 2021(12709)
- 2020(10818)
- 2019(25016)
- 2018(24639)
- 2017(47487)
- 2016(25595)
- 2015(28890)
- 2014(28498)
- 2013(28214)
- 2012(25282)
- 2011(22532)
- 2010(22157)
- 2009(20104)
- 2008(19606)
- 2007(17099)
- 2006(14795)
- 2005(12466)
- 学科
- 济(99144)
- 经济(99037)
- 管理(84097)
- 业(77192)
- 企(67131)
- 企业(67131)
- 方法(51461)
- 数学(44754)
- 数学方法(44171)
- 财(29489)
- 农(25360)
- 中国(23473)
- 业经(22589)
- 学(20753)
- 务(19543)
- 财务(19458)
- 财务管理(19414)
- 制(19330)
- 企业财务(18424)
- 地方(18302)
- 理论(17539)
- 贸(17163)
- 贸易(17154)
- 农业(16965)
- 技术(16612)
- 易(16598)
- 和(16131)
- 划(16091)
- 环境(15615)
- 银(14570)
- 机构
- 大学(357395)
- 学院(355013)
- 管理(149495)
- 济(138323)
- 经济(135249)
- 理学(130183)
- 理学院(128760)
- 管理学(126455)
- 管理学院(125786)
- 研究(109699)
- 中国(82448)
- 京(74560)
- 科学(69739)
- 财(64323)
- 农(56070)
- 业大(54761)
- 所(53364)
- 财经(52028)
- 中心(51798)
- 江(50739)
- 研究所(49093)
- 经(47581)
- 北京(45903)
- 范(45548)
- 师范(45085)
- 农业(43988)
- 州(41151)
- 经济学(40959)
- 院(40330)
- 财经大学(39257)
- 基金
- 项目(252653)
- 科学(200055)
- 基金(185423)
- 研究(181755)
- 家(161644)
- 国家(160326)
- 科学基金(139573)
- 社会(115366)
- 社会科(109448)
- 社会科学(109416)
- 基金项目(99404)
- 省(98587)
- 自然(92974)
- 自然科(90901)
- 自然科学(90880)
- 自然科学基金(89249)
- 教育(84685)
- 划(82836)
- 资助(75981)
- 编号(73354)
- 成果(57259)
- 重点(55947)
- 部(55782)
- 创(52869)
- 发(51947)
- 课题(49497)
- 创新(49233)
- 科研(48775)
- 教育部(48272)
- 国家社会(47371)
- 期刊
- 济(143079)
- 经济(143079)
- 研究(97650)
- 中国(63447)
- 学报(56863)
- 管理(55551)
- 科学(52494)
- 财(51225)
- 农(48571)
- 大学(43817)
- 学学(41277)
- 教育(36933)
- 农业(33731)
- 技术(31852)
- 融(27069)
- 金融(27069)
- 财经(24784)
- 业经(23958)
- 经济研究(22337)
- 经(21183)
- 业(18873)
- 图书(18812)
- 问题(18275)
- 科技(17462)
- 技术经济(17433)
- 版(16879)
- 理论(16727)
- 资源(16057)
- 商业(15975)
- 现代(15740)
共检索到499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乐琦 华幸
收购后是否应该对被收购企业的原有管理人员进行更换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主并企业在收购后对被并企业管理层更替的程度与主并企业的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收购后的管理层更替与收购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受到多重因素的调节作用影响。具体来说:跨区域收购时管理层更替的程度与收购绩效之间的正相关作用要高于同区域收购的时候;收购双方的业务相关程度越高,则收购后管理层更替对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会越低;被并企业与主并企业相比的相对规模越大,则收购后管理层更替的程度与收购绩效之间的正相关程度会越高;收购前被并企业的绩效表现越好,则收购后对其管理层进行更换的程度越高越有...
关键词:
管理层更替 收购绩效 主并企业 被并企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程 范文垚
以1997至2009年管理层收购进行私有化的66家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短期存在负向作用的倾向,而在长期内影响并不显著。考虑到管理层持股变化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持股变化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若持股变化率处于+31%~+50%,-31%~-50%,公司业绩指标将呈现正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反映出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所有权 公司绩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泽蕤
文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从管理层收购的前提条件、法律、观念、技术操作等各方面论述了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提出了由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全性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涉及的产权交易中存在权利寻租 ,从而损害了收购过程的公平、公正。但是 ,管理层收购对我国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交易的多元化等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它的研究 ,不仅可以扩展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也可以对中国建设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员工持股计划 权利寻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综合考察了国内上市公司MBO的总体绩效与结构效应。结果发现国内上市公司在MBO期间的总体绩效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但一些财务指标却出现了结构性变异,突出表现为在规模变量显著扩张的同时财务状况明显恶化且经营效率显著下降。进一步检验发现,这种结构性变动的典型特征是:经营者在不改变企业总体绩效的基础上通过主营业务的粗放经营创造新增财富(包括新增利润和净资产);通过资产负债率的非正常提高转移净资产,并借助于提高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向上、下游关联企业输送利润,进而致使公司经营效率显著下降。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总体绩效 结构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丽 崔团结
西方对MBO绩效的规范分析可从代理成本、激励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等多个角度展开。其主流观点认为MBO是有效率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其中能较充分解释MBO绩效来源的,大致可归结到代理成本、防御剥夺、企业家精神以及决策效率提高与税收优势四个理论中。本文试图将这些理论观点作以总结,意在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绩效 理论观点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汪强 严龑 吴世农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管理层收购的动机更加强烈,相关研究也再次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收集了1997-2006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的市场效应进行考察。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财富效应 事件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喜平 张庆
管理层收购(MBO)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合成数据(Panel Date)截面回归的计量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财务绩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比较低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下,MBO并未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成反向关系;(2)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每股净资产均呈向上的凸性;每股收益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财务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小花 李林初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 ,并在考察与借鉴国外管理层收购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基础上 ,建立数学模型 ,选取国内诸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对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0 % - 4 .4 1%的范围内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 ,在 4 .4 1%与 32 .88%之间时 ,关联程度还有所加强。而如果管理层持股比率大于 32 .88%则与公司治理绩效负相关。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比例仅为 0 .0 17% ,已完成MBO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均值也仅达 8.30 % ,更多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基本上不持有公司...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公司治理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初 施笑贞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管理层收购后,其财务绩效没有显著上升,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卫华 宾建成
本文运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1-2002年17家实施了MBO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MBO当年和后一年有所上升,但在MBO后两年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在目前,由于我国MBO运行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尚不成熟和不完善,上市公司MBO还须慎行,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上市公司MBO,以使上市公司MBO后的经营绩效能稳步提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MBO) 绩效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林 楼小飞 陈伟忠
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实施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经营绩效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本文选取国内30家已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比较收购前后三大财务指标及综合财务指标的变化,发现在短期内MBO并没有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文章最后对此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经营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卉
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方面来考察MBO在我国的操作情况,目的是验证管理层收购能否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表明:MBO在短期内没有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反而使其显著恶化;但从中长期来看MBO能够缓慢地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财务绩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曜
西方文献研究认为管理层收购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本文以上市公司粤美的为分析对象,发现在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率、现金流量迅速增长,取得了显著超越同行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出了"自由控制资产假说"。在企业产权不清状况下,管理层控制了优质资产或潜在优质资产而不愿意投入上市公司,而在产权清晰后,管理层将这部分资产投入上市公司,并进行相关产业重组,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收购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国丽 于妍捷
本文以2000-2015年间发生管理层收购活动的国有中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管理层收购的代理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股东和经营者间的一类股权代理成本、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债务代理成本,管理层收购都具有正向效应,其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显著,但管理层收购对大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二类股权代理成本降低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代理成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鲜文波
本文选取了1997~2009年间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沪深两市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发现,MBO方案公告日前40天和后30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为1.67%且T检验不显著,即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MBO方案公告后24个月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仅为4.37%且T检验不显著,即长期财富效应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