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3)
2023(15028)
2022(13167)
2021(12461)
2020(10595)
2019(24966)
2018(25021)
2017(48612)
2016(26974)
2015(30947)
2014(31326)
2013(31363)
2012(28912)
2011(26089)
2010(26310)
2009(24505)
2008(24640)
2007(22346)
2006(19489)
2005(17296)
作者
(80840)
(67394)
(67337)
(63890)
(43116)
(32196)
(30670)
(26462)
(25513)
(24320)
(23175)
(22715)
(21400)
(21376)
(20953)
(20847)
(20722)
(19976)
(19411)
(19377)
(16944)
(16619)
(16413)
(15403)
(15164)
(15095)
(15080)
(14970)
(13767)
(13443)
学科
(108050)
经济(107929)
管理(84433)
(78976)
(67226)
企业(67226)
方法(53812)
数学(46331)
数学方法(45827)
(30754)
(28793)
中国(26212)
(24918)
业经(23392)
(22573)
地方(20802)
(20204)
财务(20117)
财务管理(20067)
(20039)
贸易(20026)
(19367)
企业财务(18995)
农业(18828)
理论(18798)
(18045)
(17739)
银行(17679)
(16660)
(16358)
机构
大学(395532)
学院(391416)
管理(157488)
(152670)
经济(149017)
理学(134566)
理学院(133035)
管理学(130741)
管理学院(129999)
研究(129219)
中国(99276)
(85099)
科学(82340)
(72665)
(66919)
(66905)
研究所(60941)
业大(60401)
中心(59892)
(59263)
财经(57533)
北京(53969)
农业(52800)
(52080)
(51541)
师范(51035)
(47857)
(46084)
经济学(45069)
财经大学(42793)
基金
项目(260583)
科学(202934)
研究(188033)
基金(187858)
(163911)
国家(162553)
科学基金(138432)
社会(115258)
社会科(109022)
社会科学(108987)
(101804)
基金项目(100578)
自然(92176)
自然科(89976)
自然科学(89946)
自然科学基金(88331)
教育(86796)
(86177)
资助(78337)
编号(77625)
成果(63631)
重点(58131)
(57645)
(54376)
(53271)
课题(53135)
科研(50297)
创新(49727)
教育部(48930)
大学(48622)
期刊
(170653)
经济(170653)
研究(113628)
中国(73815)
学报(64840)
(59642)
科学(59067)
管理(58130)
(58118)
大学(48101)
学学(45098)
教育(40987)
农业(40631)
(36067)
金融(36067)
技术(33867)
财经(28411)
业经(27485)
经济研究(25745)
(24129)
(22881)
问题(22311)
图书(21790)
技术经济(20133)
理论(20073)
(19268)
实践(18373)
(18373)
科技(18020)
商业(17983)
共检索到578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玮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通过控股母公司张裕集团,管理人员实现对上市公司"张裕股份"的管理层收购。在对"张裕"的MBO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市场对管理层收购事件反应是积极的。但是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转让机制,转让价格的确定缺乏市场监督,管理层收购存在定价过低的现象。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施环境,在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中引入更多的市场性约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艳芳  
在股份制公司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层作为受托人,对股东负有诚信义务,在进行决策时,应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为自身利益而侵害股东利益。但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侵害股东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实际上是管理层收购中的一种非伦理行为,违背了管理层对股东的诚信义务。有鉴于此,本文选取张裕集团管理层收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晚发  赵仲匡  宋敏  
本文研究了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语调的操纵行为及其债券市场反应。研究发现,MD&A异常积极语调与预警Z值负相关,债务重组正相关,这表明MD&A异常积极语调暗示了企业较高的未来风险,这与语调的信息增量解释相悖,因此MD&A异常积极语调更可能是操纵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MD&A异常积极语调越大,债券信用评级越高,且该正向关系在与评级机构利益冲突大、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子样本中更显著;此外,债券投资者能够识别语调操纵行为,但随着债券市场公众投资者的参与,MD&A异常积极语调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呈现出一定的负向关系,且这种负向关系在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组中更加显著。本文较早使用中国资本市场数据度量了MD&A异常积极语调,且证实这种异常语调是管理层操纵的结果,并探讨了MD&A语调操纵对于债券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相关结论对于完善MD&A文本信息披露监管法规、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以及提升债券市场信息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特点和效用,探讨了我国适用MBO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和进行MBO的动因,最后提出和分析了几种典型的MBO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雄  程小伟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购,公众股东将会获得超额收益。本文选取已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实施管理层收购尽管股价发生很大波动,但总体上没有给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本文就此结果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雁翎  申爱涛  
本文研究了在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的不同制度背景下盈利预测误差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盈利预测误差与股价变动相关,股价反应程度与管理层预测误差大小相关。从制度背景角度考虑,强制性披露下的盈利预测误差的信息含量更大,市场反应更为敏感。而自愿披露能够降低盈利预测误差所带来的市场波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黄晨晖  
管理层收购(MBO)是一种重要的企业重组手段,而在企业并购实务中,掏空企业优质资产、侵占国有资本的舞弊案例屡见不鲜。法尔胜MBO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国有企业亏损,所以管理层进行融资收购,实际上却是管理层借助第三方的资金将企业做亏后再进行收购,而第三方投资机构很可能成了法尔胜真正的主人。这种第三方投资机构在幕后操纵,通过MBO间接控制国有企业的行为并非个案。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及加大监管力度,以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黄晨晖  
管理层收购(MBO)是一种重要的企业重组手段,而在企业并购实务中,掏空企业优质资产、侵占国有资本的舞弊案例屡见不鲜。法尔胜MBO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国有企业亏损,所以管理层进行融资收购,实际上却是管理层借助第三方的资金将企业做亏后再进行收购,而第三方投资机构很可能成了法尔胜真正的主人。这种第三方投资机构在幕后操纵,通过MBO间接控制国有企业的行为并非个案。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及加大监管力度,以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曜  
西方文献研究认为管理层收购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本文以上市公司粤美的为分析对象,发现在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率、现金流量迅速增长,取得了显著超越同行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出了"自由控制资产假说"。在企业产权不清状况下,管理层控制了优质资产或潜在优质资产而不愿意投入上市公司,而在产权清晰后,管理层将这部分资产投入上市公司,并进行相关产业重组,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施晓红  
一、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分析1.概念和特点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在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较为盛行,是杠杆收购(Leverage Buyout,LBO)的一种。所谓杠杆收购,即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获得经营控制权,以达到重组该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财务型收购方式。当收购主体是目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时,LBO 便演变为 MBO,即管理层收购。当收购主体是目标公司员工时,称为员工收购(Employee Buy-out),即 EBO,其核心内容为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 Ownership Pl...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亮  和丕禅  朱磊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在美国的第四次企业并购浪潮中 ,管理层收购( MBO)狂热一时。 2 0世纪末期 ,MBO在我国也悄然出现 ,尤其是进入 2 1世纪以来 ,我国连续发生的几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 ,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三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剖析 ,探究其发生的内在机理 ,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瑛  朱宇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创新的制度设计在企业改革中有其特殊的价值,但往往动机会改变最终的结果。现阶段我国对管理层收购有着客观的制度需求,但国家的政策动因契合了管理者转移财富的利己动机,所以,要用市场机制和相关法规来规范管理层收购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泽蕤  
文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从管理层收购的前提条件、法律、观念、技术操作等各方面论述了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提出了由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全性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涉及的产权交易中存在权利寻租 ,从而损害了收购过程的公平、公正。但是 ,管理层收购对我国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交易的多元化等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它的研究 ,不仅可以扩展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也可以对中国建设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兆平  夏洪胜  
根据国内管理层收购(MBO)现状,特别是针对随着所有权、控制权等变化所引起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状况,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的新的问题与态势,并提出相应之解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