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5)
2023(7347)
2022(5953)
2021(5561)
2020(4855)
2019(10823)
2018(10454)
2017(20302)
2016(10614)
2015(12124)
2014(11990)
2013(11988)
2012(10786)
2011(9449)
2010(9815)
2009(10089)
2008(9441)
2007(8786)
2006(8096)
2005(7624)
作者
(29295)
(23912)
(23550)
(22531)
(15375)
(11264)
(11150)
(9467)
(9112)
(8927)
(8238)
(8045)
(7643)
(7448)
(7433)
(7397)
(7034)
(7031)
(7019)
(6912)
(5917)
(5866)
(5684)
(5477)
(5445)
(5419)
(5381)
(5367)
(4896)
(4692)
学科
管理(44877)
(44274)
(39477)
企业(39477)
(34597)
经济(34559)
(27169)
金融(27169)
(26399)
银行(26399)
(25350)
(20460)
中国(19146)
(17421)
方法(16485)
(16120)
财务(16076)
财务管理(16041)
企业财务(15404)
数学(13486)
数学方法(13358)
中国金融(11256)
(10955)
保险(10864)
业经(10785)
(10180)
体制(9313)
理论(9299)
(8451)
制度(8449)
机构
大学(143239)
学院(142128)
管理(61899)
(56352)
经济(54753)
理学(49518)
理学院(49088)
管理学(48531)
管理学院(48221)
中国(47215)
研究(39616)
(36407)
(30001)
财经(26739)
中心(24188)
(24177)
(23463)
(23437)
银行(22583)
(21818)
金融(21391)
(21238)
科学(20673)
财经大学(20221)
(20005)
人民(19546)
北京(19506)
(18826)
国人(17771)
中国人(17696)
基金
项目(83676)
科学(65685)
研究(63685)
基金(61587)
(51521)
国家(51063)
科学基金(45437)
社会(40456)
社会科(38352)
社会科学(38340)
基金项目(31844)
(31517)
自然(28750)
教育(28314)
自然科(28148)
自然科学(28141)
自然科学基金(27693)
编号(27308)
资助(26413)
(25988)
成果(23521)
项目编号(18767)
(18353)
重点(17884)
(17304)
课题(17161)
(17092)
国家社会(16646)
(16541)
人文(16540)
期刊
(63632)
经济(63632)
研究(46172)
(39913)
金融(39913)
中国(33552)
(33246)
管理(25473)
学报(17510)
科学(15767)
(14807)
大学(13881)
财经(13881)
学学(12722)
技术(11880)
(11593)
图书(11306)
财会(10975)
理论(10949)
教育(10945)
会计(10424)
实践(10189)
(10189)
经济研究(9266)
业经(8795)
农业(8311)
书馆(7775)
图书馆(7775)
情报(7474)
通讯(7472)
共检索到244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建刚  朱雷  
管理层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和资本市场上最受瞩目 ,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 ,管理层收购对中国的最大意义就是可以作为一种产权改革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使中国最优质的上市公司资源的配置不断实现帕累托改进。本文重点分析了管理层收购中的融资、定价、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戴新民  石青  
管理层收购作为高风险的资本运作方式,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从管理层收购运作过程中所蕴藏的固有风险出发,指出管理层收购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收购的风险防范应从内部风险开始,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有效应对这类内部风险的具体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光辉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收购资金来源很不正常。由此引致财务杠杆风险过大 ;使得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一步扭曲 ,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利用上市公司资产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办法侵害公司、债权人和其他股东 (特别是中小股东 )的利益。因此 ,本文认为应尽快采取措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范晓晴  陈寒幽  
从企业外部监督者的角度看,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是使企业提高环境意识的一种外部约束,使企业无形中形成加强环境保护的压力,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符合人们不断追求提高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戴新民  石青  
文章从管理层收购运作过程中所蕴藏的固有风险出发,指出管理层收购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收购的风险防范应首先从内部风险开始,提出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有效应对这类内部风险的根本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卫兵  亓帅  
最近两三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快速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超过了同期外资银行的发行数量。但是由于其发展尚未成熟,银行端的操作与信息披露工作并不完善。尤其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各银行的信息透明度不高,使得银行自身及客户难以进行更好的风险防范。本文在分析上市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不足并提出了有关建议,旨在促进信息披露的风险防范作用充分发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跃堂  周雪  
管理层披露是资本市场信息交流的基本手段,其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市场有效性。本文定义了管理层披露的可信度,分析了影响管理层披露可信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管理层披露可信度的建议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岩  范力  
本文认为,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有三个特征,即个人融资是管理层收购资金的重要渠道、缺乏外部权益融资、目标公司的股权质押和卖方融资是管理层收购再融资的重要手段。文章提出,缺乏合适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机构,使我国的管理层收购融资大部分通过民间资本借贷解决。创新管理层收购融资体制、加强监督和规范,是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健康发展、避免融资风险转嫁的关键所在。第一,放松管理层收购的融资限制,为管理层提供合法的资金来源;第二,培育机构投资者参与管理层收购;第三,完善融资退出渠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邵燕波  
管理层收购,又称MBO,即Management Buy-outs,译成中文是“管理者收购”或“经理层收购”、“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杠杆收购之一,在七八十年代流行于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所谓管理层收购,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柳青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发起设立的融资工具,以土地等国有资源和资产作为抵押,通过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方式,向银行借贷实现融资。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为了实现政府投资,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青,邵虹,刘俊颖  
我国企业在国际融资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很大的外汇风险 ,本文主要从融资角度分析了外汇风险的各种防范措施 ,其中包括货币的选择、贷款协议中的保护性条款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谷乔  
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年代在传统并购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并购方式,是企业重视人力资本提升管理价值的一种激励模式。本文分析了管理层融资收购的效应,针对国有企业负债融资现状对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融资进行了对策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积生  王俊  
作为抑制委托——代理机制中道德风险问题的一种手段,MBO 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广 泛的关注。充分发挥 MBO的作用,离不开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对我国当前而言,市场经济环境显然不太成熟,这也就导致了原本作为抑制道德风险的 MBO,在 MBO 过程中及 MBO 之后又产生了新的道德风险。解决问题,最主要的并不是技术上的优化,而是制度上的改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池国华   苍正伟  
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是了解公司经营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它具有信息增量价值,但容易受到管理层信息操纵的影响。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独立机制,对管理层具有内部监督作用。基于此,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勤勉性和专业性越强,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且在不同性质市场环境中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在内部治理环境较弱与外部监督压力较大时,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拓展了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并通过构建不同维度的风险信息指标来综合衡量披露水平,证实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效应,为审计委员会更好发挥监督效果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