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4)
- 2023(3531)
- 2022(2946)
- 2021(2840)
- 2020(2606)
- 2019(5918)
- 2018(5983)
- 2017(10942)
- 2016(6091)
- 2015(7056)
- 2014(6898)
- 2013(6893)
- 2012(6242)
- 2011(5126)
- 2010(5400)
- 2009(5304)
- 2008(5589)
- 2007(5371)
- 2006(4957)
- 2005(4681)
- 学科
- 管理(30941)
- 业(25633)
- 企(25374)
- 企业(25374)
- 济(16904)
- 经济(16885)
- 制(11636)
- 财(11481)
- 务(8355)
- 财务(8327)
- 财务管理(8297)
- 体(7989)
- 银(7946)
- 银行(7941)
- 企业财务(7904)
- 体制(7527)
- 行(7477)
- 方法(7451)
- 融(5749)
- 金融(5749)
- 人事(5449)
- 人事管理(5449)
- 数学(5387)
- 数学方法(5320)
- 策(5069)
- 划(5014)
- 业经(4944)
- 理论(4731)
- 学(4705)
- 度(4662)
- 机构
- 大学(78380)
- 学院(77290)
- 管理(33635)
- 济(27473)
- 经济(26522)
- 理学(26196)
- 理学院(25897)
- 管理学(25610)
- 管理学院(25408)
- 中国(24807)
- 研究(23412)
- 财(19023)
- 京(17679)
- 江(14167)
- 科学(13865)
- 财经(13101)
- 中心(13015)
- 经(11968)
- 所(11918)
- 北京(11487)
- 州(11193)
- 农(10557)
- 研究所(10346)
- 银(10079)
- 省(10000)
- 财经大学(9899)
- 业大(9698)
- 银行(9569)
- 公司(9447)
- 人民(9341)
- 基金
- 项目(44578)
- 科学(34618)
- 研究(32442)
- 基金(32365)
- 家(28136)
- 国家(27889)
- 科学基金(24203)
- 社会(19514)
- 社会科(18328)
- 社会科学(18321)
- 基金项目(17060)
- 自然(16594)
- 省(16585)
- 自然科(16232)
- 自然科学(16226)
- 自然科学基金(15965)
- 教育(15139)
- 划(14330)
- 资助(13624)
- 编号(13456)
- 成果(11534)
- 部(9912)
- 重点(9750)
- 课题(9313)
- 项目编号(9182)
- 创(8840)
- 性(8706)
- 科研(8579)
- 大学(8570)
- 教育部(8545)
共检索到137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玉玲
管理层收购(MBO)对中国的宏观意义是在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过程中与国有股向外商转让、向民营企业转让并列的国有资产退出方式;它能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干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MBO的发展有助于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有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因此国家应积极推动MBO,但为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必要坚持先规范后发展的原则,并加强MBO过程中的微观监管,包括在转让方式、转让价格、整体出售、融资安排与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范,使MBO得以规范有序地进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党莹莹 武竞伟
金融高水平开放时代下,中国金融业开放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金融安全愈加成为重要的难题,建立更加稳健、协调的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体系刻不容缓。《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表明,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因此,两者协同的关键在于解决政策工具的高度重叠以及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中法律供给不足、法律不适等问题。本文在梳理两者协同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9年3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估计,探究引入经济周期性后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配合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在架构起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协同体系的同时,为金融监管提供立法依据,为优化金融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胜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兼具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功能的工具之一,贷款成数限制的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根据对13个经济体的实证分析,实施LTV限制政策能降低银行体系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敏感度,缓解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单体银行的信用风险。尽管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但贷款成数限制政策仍应坚持,并不断完善,和其他监管工具配合使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桂浪 潘文富
文章从微观审慎向宏观审慎视角,研究政务数据资产化的监管框架。结果发现,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微观问题包括政务数据权属不明确、政务数据评估难度大、政务数据缺乏质量衡量标准,微观问题相对应的第一维度微观审慎监管建议是明确政务数据权属、开发评估政务数据价值方法、建立政务数据质量标准等。政务数据资产化的宏观问题包括政务数据的安全隐患较大、政务数据缺乏法律体系规范、政务数据缺乏系统的监管,宏观问题相对应的第二维度宏观审慎监管建议是加强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建立政务数据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政务数据的系统监管体系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利琴 彭红枫 彭意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实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机配合是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上市银行为样本,同时引入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工具变量,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并不完全协调。我国监管部门应当继续完善微观审慎监管制度,同时逐步完善宏观审慎在两个维度上的监管制度与工具,建立起二者的协调监管机制,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本专栏上一篇文章讨论了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对审慎监管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阐释。所谓审慎监管就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所实施的必要监管。而且,针对防范单体金融机构风险的微观审慎监管和针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只不过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前,宏观审慎监管长期被忽略或忽视,使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最后酿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因此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宇
本文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发展现状。针对MBO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是完善实施MBO的市场环境,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MBO信息披露和定价的监管,重视上市公司MBO后的监管,强化对管理层任期经济责任的监管。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公司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蒋冠 霍强
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双刃剑"。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金融资产结构优化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发展路径。首先介绍影子银行的定义、范围、影响等,阐述中国影子银行的动因、特征和规模。其次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鉴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及影响的复杂性,本文认为在治理原则上应当趋利避害、疏堵结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本轮金融危机促使金融监管逐渐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监管过渡。在金融危机中表外业务监管存在微观审慎监管偏差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缺位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改进监管目标、分析、工具以及政策安排等方面来完善表外业务的监管。同时,微观审慎监管者应将表外业务的微观信息传递给宏观审慎监管者,而宏观审慎监管者通过对表外业务系统性风险的评估来进行风险预警,并将风险信息传递给微观审慎监管者。对此,要结合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来构建表外业务的监管框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佳
从金融危机的教训得知,资产证券化创新严重影响到金融稳定,并且微观审慎监管的偏差及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是当前资产证券化监管存在的缺陷。为此,关于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构建必须考虑金融稳定的维护,并从宏观审慎监管的强化来改进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同时,为了提高信息的共享及协调程度,必须有机结合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框架。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微观审慎 宏观审慎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王璟怡 杜婧
在2009年召开的各种国际会议上,宏观审慎监管被多次提及,二十国集团金融伦敦峰会后发布了《加强监管和提高透明度》的报告,其中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列为25项建议中首要的4条建议,可见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日益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宏观审慎监管的分析维度,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一是跨行业维度,二是跨时间维度。相应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方面,学者们从金融系统的相关性和亲周期性两方面提出建议。在一些国家和区域组织提出自己的宏观审慎监管思路的同时,中国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宏观审慎监管之路。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小云 王道平
巴塞尔Ⅲ作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成果,不但改进了传统金融监管理论只专注于单个金融机构风险而忽视了系统性风险的不足,而且在监管框架设计上,既注重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又注重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本文从阐释推动这次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基础出发,深入剖析了巴塞尔Ⅲ在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上改进的原因与具体进展,最后探讨了巴塞尔Ⅲ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巴塞尔Ⅲ 微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勤
管理层收购对于激励经理人员和改造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正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的一大热点。规范、防范管理层收购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监管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并提出要建立一个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市场监管结合 ,相关部门配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监管体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光灿 史中辉 韩养杰
目前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正进入“后MBO时代”,操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更为隐蔽,并出现了诸多“MBO变体”。然而,MBO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剖析MBO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和发展我国MBO的有关对策和监管措施,来促使中国的MBO一步步走向成熟。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曲线MBO 子公司MB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