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6)
- 2023(18327)
- 2022(15765)
- 2021(14924)
- 2020(12547)
- 2019(29161)
- 2018(28530)
- 2017(54606)
- 2016(29560)
- 2015(33135)
- 2014(32905)
- 2013(32669)
- 2012(29840)
- 2011(26751)
- 2010(26378)
- 2009(24272)
- 2008(24077)
- 2007(20997)
- 2006(18341)
- 2005(16238)
- 学科
- 济(117144)
- 经济(117011)
- 管理(94488)
- 业(88905)
- 企(76442)
- 企业(76442)
- 方法(57519)
- 数学(49930)
- 数学方法(49321)
- 财(36216)
- 中国(31447)
- 农(30055)
- 业经(26084)
- 务(25070)
- 财务(24987)
- 财务管理(24939)
- 学(24470)
- 制(23986)
- 企业财务(23836)
- 贸(22065)
- 贸易(22051)
- 易(21490)
- 农业(20146)
- 地方(19999)
- 银(19314)
- 理论(19275)
- 银行(19273)
- 和(18700)
- 行(18182)
- 技术(18064)
- 机构
- 大学(418020)
- 学院(413840)
- 济(169358)
- 管理(167789)
- 经济(165839)
- 理学(144624)
- 理学院(143079)
- 管理学(140633)
- 管理学院(139852)
- 研究(137454)
- 中国(106885)
- 京(88966)
- 科学(83941)
- 财(80053)
- 所(68502)
- 农(65127)
- 财经(64209)
- 中心(63361)
- 研究所(62402)
- 业大(60630)
- 江(58901)
- 经(58825)
- 北京(56302)
- 范(52249)
- 师范(51728)
- 经济学(51670)
- 农业(50962)
- 院(50063)
- 财经大学(48427)
- 州(47843)
- 基金
- 项目(283853)
- 科学(224390)
- 基金(209491)
- 研究(204555)
- 家(183248)
- 国家(181796)
- 科学基金(157003)
- 社会(130615)
- 社会科(123970)
- 社会科学(123934)
- 基金项目(110709)
- 省(107576)
- 自然(103449)
- 自然科(101145)
- 自然科学(101119)
- 自然科学基金(99329)
- 教育(94174)
- 划(91520)
- 资助(87184)
- 编号(81431)
- 成果(65262)
- 部(63762)
- 重点(63052)
- 创(58714)
- 发(58667)
- 课题(55318)
- 教育部(55028)
- 创新(54864)
- 科研(54839)
- 国家社会(54635)
- 期刊
- 济(179504)
- 经济(179504)
- 研究(120374)
- 中国(77532)
- 学报(66097)
- 财(64714)
- 管理(64181)
- 科学(61198)
- 农(57752)
- 大学(50820)
- 学学(47777)
- 教育(40947)
- 农业(40144)
- 融(37440)
- 金融(37440)
- 技术(35845)
- 财经(31925)
- 经济研究(29309)
- 业经(27676)
- 经(27371)
- 业(23618)
- 问题(23047)
- 图书(20753)
- 技术经济(20361)
- 理论(19588)
- 版(19567)
- 贸(18988)
- 科技(18750)
- 统计(18747)
- 财会(18506)
共检索到607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建波 田悦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盈余影响有"利益趋同"和"壕沟防御"两种效应。本文采用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0年样本,基于盈余持续性的视角,研究了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强于监事会。本文不仅丰富了管理层持股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研究,而且获得了管理层持股"利益趋同"作用的支持性验证,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内部人控制"不再是制约管理层持股的制度障碍。本文研究支持上市公司和监管层积极看待管理层持股,并建议上市公司区别制定有效股权激励计划,通过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管理层持股的积极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积田 高珊
本文以2015年至2017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采用一阶线性自回归模型分析管理层权力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在这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持股与盈余持续性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下,管理层权力与盈余持续性显著正相关,而在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下则不显著。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机构持股 盈余持续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建波 高升好 关馨姣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行为会影响公司业绩和盈余质量。本文从盈余持续性角度探讨机构投资者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较没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而言,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显著更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低;机构投资者年度间的增持行为,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会促使上市公司增加更多的暂时性盈余,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可见,现阶段我国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发挥促使上市公司改善经营实质的积极作用,反而使上市公司增加了更多的短期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亭立 王志华
会计盈余是会计信息中衡量公司经营成果的核心指标,而盈余持续性作为会计盈余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未来盈余做出预测。本文以我国2007~2013年间未退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对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年度和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利益相关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时,应首先了解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特征以及对应年度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再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盈余 持续性 主营业务利润比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立 龚光明
利用中国A股市场经验数据,文章检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否具有信息传递动机以及投资者情绪对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年度盈余数据中操控性应计利润对公司未来业绩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从而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验证了盈余管理动机的"信息观";(2)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公司盈余管理的信息传递动机减弱,同时机会主义动机倾向增加,而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时,盈余管理的信息传递动机得到进一步强化。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盈余管理 信息传递动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晓苏 高敬忠
本文利用2004年1季度-2007年4季度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检验了在面临财务风险时,管理层对不同性质的盈余消息预告披露的选择及态度倾向。检验结果发现:随着面临财务风险的增大,管理层将会选择精确程度较低的预告形式、预告的偏差更大,而且,坏消息相对于好消息,其预告形式的不精确程度更高,预告偏差更大。建议投资者在利用盈余预告消息进行投资决策,以及监管机构制定盈余预告的相关规定时,应该对管理层面临财务风险时的机会主义披露选择加以考虑。
关键词:
财务风险 消息性质 盈余预告 披露选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翔 张丽 韩文惠
当市场意识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无法完全避免时,对盈余管理动机的识别进而决定是否可以信任它就变得异常重要了。不同于之前文献围绕非常规事件作为盈余管理动机识别信号,本文选取了现金股利管理这一公司运作常规性事件来识别盈余管理动机。本文将现金股利管理剥离为股利异常和股利平滑两部分,通过分别检验她们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协同效应来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基于机会主义操纵动机还是信号传递动机的。检验结果显示,公司的盈余管理和现金股利异常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即公司更多的是基于机会主义的操纵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同时,这种协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侃
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和较低的两个样本,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研究了这两个样本中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在将会计盈余分解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后,两个样本下分析师盈余预测都能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小。在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样本中则不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差异,且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大。此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含量,这也为研究分析师基本面分析能力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强国令
本文从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来考察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提高了公司绩效,但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激励效果不同:非国有控股公司表现为利益趋同效应,股权激励降低了代理成本,改善了公司绩效;而国有控股公司表现为利益壕沟效应,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权力过大是股权激励效应弱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利益趋同 利益壕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云 董延安
利用2007—2016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A股数据,研究管理层能力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能力越强,股价崩盘风险越小;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在管理层能力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中表现的中介效应更显著。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股价崩盘 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高敬忠 周晓苏
利用2004年1季度-2007年4季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本文检验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董事会特征与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关系。结果发现:(1)管理层盈余预告值表达方式精确程度及及时性均随着董事会规模增大及董事会会议频率提高而降低;随着独立董事比例提高,管理层盈余预告值表达方式越精确。(2)在考虑信息不对称程度交互作用后,董事会会议频率与管理层盈余预告值表达方式的精确程度之间负相关程度,以及独立董事比例与管理层盈余预告值表达方式的精确程度的正相关程度,均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而提高;董事会规模对管理层盈余预告偏差的作用程度,以及独立董事比例对管理层盈余预告偏差的作用程度,都会因信息不对称程度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健 曲晓辉
本文以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关联交易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较低;相对于交易规模小的公司,关联交易规模越大的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低,关联交易行为对盈余持续性具有抑制作用。高质量审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了盈余持续性。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在关联交易与高质量审计或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共同作用下,其增量盈余持续性显著为正。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盈余持续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德萍 陆星廷
自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控股股东未进行股权质押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选择向上操纵盈余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强;且发现引入的股权制衡度能显著抑制了公司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整改 盈余持续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百兴 李振宇
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直受到会计准则制定者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重视。文章选取2010年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Basu(1997)模型,对会计盈余的及时性、持续性两个经典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着会计稳健性。
关键词:
稳健性 会计盈余 Basu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