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3)
- 2023(17750)
- 2022(15096)
- 2021(13941)
- 2020(12118)
- 2019(27564)
- 2018(27154)
- 2017(51657)
- 2016(28272)
- 2015(31932)
- 2014(31817)
- 2013(31301)
- 2012(28533)
- 2011(25436)
- 2010(25250)
- 2009(23734)
- 2008(23968)
- 2007(21543)
- 2006(18750)
- 2005(16707)
- 学科
- 济(108260)
- 经济(108103)
- 管理(96204)
- 业(86561)
- 企(74883)
- 企业(74883)
- 方法(52647)
- 数学(45438)
- 数学方法(44877)
- 财(36818)
- 农(28881)
- 中国(26710)
- 制(26435)
- 业经(25826)
- 务(24614)
- 财务(24540)
- 财务管理(24483)
- 企业财务(23264)
- 学(23108)
- 贸(20353)
- 贸易(20339)
- 易(19808)
- 银(19522)
- 银行(19455)
- 农业(18891)
- 理论(18454)
- 行(18252)
- 地方(18081)
- 技术(17346)
- 划(17321)
- 机构
- 大学(405633)
- 学院(403370)
- 管理(160325)
- 济(159806)
- 经济(156366)
- 理学(137343)
- 理学院(135852)
- 管理学(133496)
- 管理学院(132723)
- 研究(129113)
- 中国(100749)
- 京(84509)
- 科学(81406)
- 财(79213)
- 农(72256)
- 所(65486)
- 业大(63867)
- 中心(62530)
- 财经(62173)
- 江(61852)
- 研究所(59451)
- 农业(57285)
- 经(56384)
- 北京(51917)
- 范(49335)
- 州(48665)
- 师范(48650)
- 经济学(48628)
- 院(46339)
- 财经大学(46307)
- 基金
- 项目(273420)
- 科学(214838)
- 基金(200334)
- 研究(192771)
- 家(176990)
- 国家(175538)
- 科学基金(150573)
- 社会(122654)
- 社会科(116290)
- 社会科学(116254)
- 省(107058)
- 基金项目(106486)
- 自然(100635)
- 自然科(98389)
- 自然科学(98357)
- 自然科学基金(96652)
- 划(90722)
- 教育(89844)
- 资助(81566)
- 编号(77024)
- 成果(62550)
- 重点(61776)
- 部(60461)
- 创(57146)
- 发(56373)
- 科研(53710)
- 创新(53526)
- 课题(52464)
- 教育部(51803)
- 计划(51350)
- 期刊
- 济(171165)
- 经济(171165)
- 研究(109667)
- 中国(78573)
- 学报(69941)
- 财(66760)
- 农(63678)
- 科学(61253)
- 管理(60513)
- 大学(52176)
- 学学(49420)
- 农业(42142)
- 教育(37448)
- 融(37189)
- 金融(37189)
- 技术(34813)
- 财经(31331)
- 业经(27697)
- 经济研究(26949)
- 经(26832)
- 业(24294)
- 问题(22413)
- 版(21120)
- 图书(20544)
- 理论(19632)
- 财会(19604)
- 技术经济(19553)
- 科技(18571)
- 统计(18417)
- 商业(17744)
共检索到591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笔者基于"动机选择"的视角,对影响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以及源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昂贵显性和隐性成本是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驱动力;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和不尽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基础则为管理层"动机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机会;而管理层所拥有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权范畴的管理层权力又为其在信息披露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保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息 许宁宁
以深市A股主板市场2008—2011年财务重述公司为基础,利用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重述的因果关系确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对管理层权力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上市公司管理层越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即在当前公司治理机制弱化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模糊的背景下,管理层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影响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资控股公司,国资控股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这表明,要想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真正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必须对管理层权力实施有效制衡以规范企业管理层内...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宁宁
以2012—2015年沪深两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重大缺陷存在的前提下,采用局部可观察双变量Probit模型,从已存在缺陷的识别和披露两个方面,考察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降低对缺陷严重程度的认定,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隐瞒所识别的重大缺陷,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的行为选择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即从隐瞒重大缺陷逐渐转变为降低重大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披露。在该情形下,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短视等认知偏差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的影响仍然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有效治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红娟
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披露的信息不系统、披露的内容不完全等缺陷,本文建议从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固定披露位置、规定披露的详细内容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齐保垒 李留闯
本文以2008年深市494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概念模型,使用Logit回归分析验证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一般经营更加复杂,存在的会计风险更高,内部控制建设相对更不完善;经历审计师变更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另外,聘请的审计师质量越高,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越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瑶 郭雪萌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角度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证据,从外部审计、公司治理和公司基本特征这三个角度,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师类型、审计委员会财会专业管理水平、审计委员会非财会专业管理水平、监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董事会会议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系列研究为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虹 王瑞珂 许宁宁
以2010-2015年深圳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管理层认知偏差概念模型,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样本数据,结果表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具有认知偏差,普遍存在降低内部控制缺陷的倾向;管理层认知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决策受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管理层过度自信和社会舆论导向认知都与管理层认知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越自信,主观性对企业预期未来发展就越乐观,社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也越关注,管理层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就越倾向于降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程度。研究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程程 程小可 王芯卉
本文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背景,就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制度实施效果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由于监管力度宽松,现阶段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及其缺陷类型的划分不能客观地反映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的真实状况,且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存在倒置趋势。上述结论为中国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监管者、投资者在制定相关制度以及投资决策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玲芳
以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验内部控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管理层权力对内部控制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而管理层权力会减弱内部控制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对管理层权力的内外约束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内部控制 环境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志娟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都存放于企业的"黑箱"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高管层向外部利益相关者释放内部控制质量的信号,这一信号是否传递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信息?本研究认为高管层具有披露的"动机选择"倾向,这种"动机选择"决定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偏离内部控制质量的偏差。文章分析了高管层决策、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披露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内部控制管制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育红
本文选取了2008年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什么样的公司特征相联系,结果发现: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规模小、业务较复杂、正经历组织变革、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较多、国有股持股比例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特征 审计委员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忠雪 毛安敏
本文以2012~2013年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的分析,确证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丽丽
作为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增量的价值信息,促使其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投资决策。本文依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观察资本市场的反应。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且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向投资者传递负面消息,在资本市场上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下降。该结论阐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从投资者决策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投资决策 股票价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丽丽
作为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增量的价值信息,促使其做出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投资决策。本文依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分析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观察资本市场的反应。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且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向投资者传递负面消息,在资本市场上主要表现为股票价格的下降。该结论阐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从投资者决策角度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投资决策 股票价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国华 王钰
以2007-2016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规模较大、会议次数较多、薪酬激励程度较低、学历水平较低的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较为严重;强化内部控制监管力度能够抑制董事会的这一机会主义行为;提高董事会薪酬激励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缺陷的及时修正。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内部控制缺陷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管理层披露重大内控缺陷动机研究——基于信任修复理论视角
管理层自利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模仿披露关系研究——基于制度理论分析
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与认定的技术路线——基于管理层视角的分析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强制性披露时期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因素分析——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证据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具有盈余信息含量吗?——基于投资者信任视角的理论分析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基于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分析师关注、内部控制缺陷选择性披露与审计契约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强制实施的视角
未能发现还是动机选择?——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困境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