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8)
- 2023(6681)
- 2022(5878)
- 2021(5483)
- 2020(5016)
- 2019(11969)
- 2018(11986)
- 2017(23027)
- 2016(12957)
- 2015(15065)
- 2014(15292)
- 2013(15491)
- 2012(14473)
- 2011(12823)
- 2010(13297)
- 2009(12560)
- 2008(13064)
- 2007(12190)
- 2006(10534)
- 2005(9539)
- 学科
- 济(50318)
- 经济(50263)
- 管理(47693)
- 业(42277)
- 企(37121)
- 企业(37121)
- 方法(26664)
- 数学(22955)
- 数学方法(22768)
- 财(19275)
- 制(14356)
- 务(13520)
- 财务(13487)
- 财务管理(13443)
- 农(13196)
- 企业财务(12714)
- 中国(11999)
- 银(11781)
- 银行(11761)
- 行(11038)
- 业经(10722)
- 学(10363)
- 融(9544)
- 金融(9542)
- 贸(9379)
- 贸易(9373)
- 易(9099)
- 地方(8929)
- 和(8839)
- 划(8742)
- 机构
- 大学(185490)
- 学院(183993)
- 管理(74732)
- 济(72912)
- 经济(71023)
- 理学(61879)
- 理学院(61187)
- 管理学(60294)
- 管理学院(59900)
- 研究(58310)
- 中国(50352)
- 京(39840)
- 财(38810)
- 科学(36010)
- 农(31999)
- 所(30672)
- 江(30398)
- 中心(29627)
- 财经(29313)
- 业大(27468)
- 研究所(27390)
- 经(26472)
- 农业(25354)
- 北京(25206)
- 州(23909)
- 范(22338)
- 师范(22103)
- 财经大学(21744)
- 经济学(21624)
- 院(20536)
- 基金
- 项目(114104)
- 科学(88175)
- 研究(82703)
- 基金(81543)
- 家(70719)
- 国家(70114)
- 科学基金(59540)
- 社会(50209)
- 社会科(47431)
- 社会科学(47408)
- 省(44715)
- 基金项目(43747)
- 自然(39355)
- 教育(38799)
- 自然科(38402)
- 自然科学(38389)
- 划(37738)
- 自然科学基金(37724)
- 编号(34785)
- 资助(34147)
- 成果(28859)
- 部(25905)
- 重点(25673)
- 课题(23616)
- 发(23334)
- 创(23250)
- 科研(22601)
- 教育部(21973)
- 创新(21725)
- 大学(21640)
共检索到286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黄晓蓓 张新民
本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影响及其对监管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进一步控制分析师跟踪规模后发现,有明星分析师跟踪以及来自高声誉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低,预测越准确,这种治理作用越显著。但是分析师的监管作用仅在上市公司受监管较弱时有效,对受监管力度较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则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的治理效应仅在监管力度较弱时发挥作用,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替代。本文拓展了我国分析师研究的领域与视角,并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业绩预告 强制预告 分析师预测 监管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蓓 郑建明
本文考察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通过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概率发挥治理作用。在分析师跟进较多的公司中,其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这说明媒体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治理作用能够互为补充,有效降低"坏消息"业绩预告的违规概率,强化监管制度对业绩预告行为的约束。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媒体治理与业绩预告相关文献,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分析师跟进 业绩预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海燕 陈华
以我国证券市场1999至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考察违规监管对管理层薪酬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外部监管在解决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过程中的公司治理功能,发现国有企业更为注重其外部声誉和社会形象;当公司发生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后,公司会对主要责任人进行现金薪酬处罚,从而约束管理层的市场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违规监管会显著影响管理层薪酬,对管理层进行薪酬处罚能有效约束管理层行为,从而减少公司的违法违规事件。因此,外部违规监管在缓解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中发挥了显著的公司治理功能。另外,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对国有企业的违规监管处罚能更好的发挥监管的公司治理作用。
关键词:
违规监管 管理层薪酬 处罚公告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馨子 肖土盛
本文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的角度,考察了管理层业绩预告发布后短窗口内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变化。无论是基于公司层面还是分析师层面样本的研究均表明,业绩预告发布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与业绩预告消息显著正相关;并且,当业绩预告为好消息、点估计形式以及可靠性高时,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幅度与业绩预告消息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拓展性检验还发现,管理层业绩预告有助于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误差,即分析师预测是朝着更准确的方向进行修正。上述证据表明,管理层业绩预告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额外的有关公司预期盈余的信息,分析师可以据此形成更为准确的盈余预测,进而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业绩预告 分析师盈余预测 信息披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云玲 李志文 纪新伟
依托中国特殊的强制性业绩预告制度,考察证券监管的处罚行为能否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发生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基于2002~2008年年报业绩预告的大样本检验表明,与业绩预告违规有关的处罚或与其他违规有关的处罚都没有发挥降低后续业绩预告违规概率的作用,监管处罚的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
处罚效果 业绩预告 违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丽国 黄凌翔
中央与地方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违规—监管的博弈。通过分析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两种情况,发现存在"激励悖论"现象,监管成本较高是导致地方政府违规的重要因素,未来应采取改革财政分配制度、引入更先进的监管技术手段等方式促使地方政府遵循中央政策。
关键词:
土地 节约集约利用 违规—监管 博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奇 沈华玉
分析师关注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以及公司成长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公司的成长性会减弱这种影响;区分审计质量后发现分析师关注并未显著影响高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而显著降低了低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表明分析师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独立审计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替代;在机构投资者治理水平较高以及两职不合一的环境中,分析师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成长性 违规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奇 沈华玉
分析师关注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以及公司成长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公司的成长性会减弱这种影响;区分审计质量后发现分析师关注并未显著影响高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而显著降低了低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表明分析师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独立审计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替代;在机构投资者治理水平较高以及两职不合一的环境中,分析师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成长性 违规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祥芹 张岚钰 肖颖
公司违规一直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近年来,证券分析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分析师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日益显现。文章首先梳理回顾公司违规的内外部治理研究,然后综述分析师的外部治理作用,在此基础上回顾分析师关注跟踪对公司违规行为治理的研究,并进一步从分析师实地调研视角分析治理路径,力图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此外,文章尤其关注公司违规中的信息披露违规研究,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香丽 孙绍荣
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管,是规范市场秩序,保证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从监管机构监管的成本和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出发,分析监管机构监管的概率和公司违规的概率。设计合理的监管成本、监管次数与上市公司的成本与违规时的罚金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监管 上市公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和平 曹家和
在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兴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有关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监管问题,通过博弈论模型探讨了促使外资在并购中减少违规行为的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完善中国外资并购的相关法规、建立完善的监管者激励机制以及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力度是解决我国外资并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外资并购 监管 上市公司 博弈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娄祝坤 张博慧
文章以管理层业绩预告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媒体的信息挖掘作用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媒体报道数量的增多,管理层业绩预告精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表明媒体报道为分析师盈余预测提供了额外的公司预期盈余信息,即媒体具有信息挖掘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对业绩预告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关系的强化作用在信息透明度较差和业绩预告为"坏消息"的公司中更显著;政策导向媒体比市场导向媒体的信息挖掘作用更强,具体表现为政策导向媒体的新闻报道能够强化业绩预告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但市场导向媒体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李常青 曾爱民 陈维欢
本文以2005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关联交易、管理层权力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公司违规的影响,并探索了审计监督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水平越高、管理层权力越大,越有可能发生公司违规;管理层权力加剧了关联交易与公司违规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权力膨胀的管理层可能利用关联交易从事机会主义行为;高质量审计师(主要是国内"四大"而非国际"四大")可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显著降低了管理层利用关联交易从事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公司违规风险。进一步地研究发现,
关键词:
公司违规 关联交易 管理层权力 审计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爱勤 龙俊雄
文章运用2000—2016年间发布年报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logit模型,控制年份和行业效应,并分别使用了分析师数量、明星分析师数量作为分析师关注的代理变量,分别考察其对违规概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分析师关注的增加,企业违规的可能性越小;明星分析师的声誉效应并不能显著地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
关键词:
分析师追踪 违规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