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0)
2023(16937)
2022(14891)
2021(14243)
2020(12234)
2019(28651)
2018(28374)
2017(54646)
2016(30070)
2015(34397)
2014(34723)
2013(34570)
2012(31728)
2011(28030)
2010(28680)
2009(26488)
2008(26219)
2007(23191)
2006(20009)
2005(17704)
作者
(86632)
(72186)
(71634)
(68505)
(46118)
(34580)
(32837)
(28416)
(27134)
(25911)
(24457)
(24074)
(22927)
(22632)
(22427)
(22338)
(22264)
(21474)
(20606)
(20587)
(17938)
(17668)
(17627)
(16427)
(16144)
(16137)
(16018)
(15963)
(14629)
(14414)
学科
(115464)
经济(115333)
管理(98614)
(90676)
(78702)
企业(78702)
方法(59310)
数学(50954)
数学方法(50316)
(44853)
(30513)
中国(29771)
(27299)
财务(27204)
财务管理(27110)
企业财务(25785)
(25353)
业经(25344)
(24807)
地方(23236)
理论(20407)
(20382)
贸易(20365)
农业(19942)
(19739)
(18941)
(18355)
银行(18296)
技术(18059)
(17246)
机构
大学(424100)
学院(422247)
管理(171672)
(163923)
经济(160126)
理学(147800)
理学院(146204)
管理学(143675)
管理学院(142884)
研究(132825)
中国(103545)
(90267)
(85428)
科学(84163)
(67756)
(67688)
财经(64868)
(63591)
业大(63423)
中心(62778)
研究所(60851)
(58827)
北京(56401)
(53219)
农业(53206)
师范(52682)
(51050)
经济学(48282)
财经大学(48275)
(48125)
基金
项目(284222)
科学(222220)
基金(205861)
研究(205211)
(178916)
国家(177423)
科学基金(152865)
社会(126884)
社会科(120191)
社会科学(120153)
(111452)
基金项目(110066)
自然(102026)
自然科(99604)
自然科学(99576)
自然科学基金(97778)
教育(95490)
(93444)
资助(86023)
编号(84575)
成果(68360)
重点(63144)
(62953)
(58328)
(58295)
课题(57432)
科研(55303)
创新(54437)
教育部(53974)
大学(53459)
期刊
(177565)
经济(177565)
研究(122002)
中国(83993)
(73848)
学报(67360)
管理(63094)
科学(60505)
(59335)
大学(51002)
学学(48003)
教育(42632)
农业(40466)
技术(37279)
(35760)
金融(35760)
财经(31924)
业经(28681)
经济研究(28033)
(27118)
(22941)
问题(22855)
财会(22106)
图书(21770)
会计(21443)
技术经济(20876)
(20579)
理论(20537)
统计(18872)
科技(18848)
共检索到622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洋  
财务舞弊公司受到相应处罚后管理层会受到外界的压力,外部审计师也会加大对舞弊公司的审查力度,但外部审计能否真正起到监督作用,能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外部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关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将财务舞弊公司的账户分成高风险账户与低风险账户两种,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财务舞弊公司后续期间的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构造了一个审计师与管理层对于财务舞弊公司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得到了两者的最优行动策略及相应的策略提升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雪  李盛贤  李跃烨  纳超洪  
本文以长生生物财务舞弊为例,研究行业专长在审计师识别公司舞弊中的作用,分析审计师行业专长缺失对审计质量和财务舞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指标体系,构建了审计生物医药行业需密切关注的研发、生产、销售指标体系,为我国运用行业专长防范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佳声  
基于财务舞弊理论,本文对上市公司与外部审计师、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内部审计师和上市公司与监管机构之间的财务舞弊进行博弈分析,并利用资本市场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有效减少了上市公司的持续舞弊,监管部门的处罚对上市公司舞弊的减少作用不显著,管理层自利行为加大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同时,外部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违规的监督作用并不理想。监管部门应降低监督成本,加大处罚力度以降低上市公司舞弊的概率,上市公司治理层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高管薪酬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对管理层的约束,外部审计师要保持独立性并积极发挥监督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祥  
一、引言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财务报表使用者越来越多的怀疑。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使股权投资者和债权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会影响两者间相互信任的程度,从而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社会成本,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稳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财务报告就成为企业内部向外部传递信息的唯一媒介,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登津  闫晓茗  
目前关于企业风险与审计师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事后风险的角度,对企业的事前风险关注度不高。本文以20032015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财务造假预测Mscore模型、Fscore模型和Cscore模型计算企业的事前财务造假风险,实证检验了企业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事前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费用均显著正相关。此外,事前风险和事后的舞弊被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佐证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有效性;相对于Mscore模型和Fscore模型,Cscore模型估计的事前风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登津  闫晓茗  
目前关于企业风险与审计师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事后风险的角度,对企业的事前风险关注度不高。本文以2003~2015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财务造假预测Mscore模型、Fscore模型和Cscore模型计算企业的事前财务造假风险,实证检验了企业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事前风险与非标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费用均显著正相关。此外,事前风险和事后的舞弊被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佐证事前风险对审计师行为影响的有效性;相对于Mscore模型和Fscore模型,Cscore模型估计的事前风险对审计师的行为的影响具有最好的解释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表明事前风险越高,审计师的行为越稳健,也将对审计师、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许宗保  
通过对舞弊三角理论的阐述,从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三方面分析管理层舞弊的动因与手段,并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阐述内部审计防范管理层舞弊的现状,提出我国上市公司防范管理层舞弊的内部审计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泽霞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特殊证券市场环境和资本结构,借鉴舞弊三角理论剖析管理舞弊的行为,探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舞弊的压力、动机、借口及规律特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窦连池  
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舞弊事件不仅使上市公司信誉受损,更使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失,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内部审计在防范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舞弊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减少管理层财务舞弊发生的机会。本文通过S航空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舞弊方式,指出目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内部审计防范上市公司管理层财务舞弊的具体操作,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明辉  韩小芳  
本文以2002—2005年间因财务舞弊而被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谴责公告的6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舞弊被公告前一年到公告后第三年为研究区间,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探讨后续治理中董事会成员和审计师如何变更,并建立面板数据Logit模型研究董事会变更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从公告前一年到公告后第三年,财务舞弊公司的董事会发生了显著变更,但只有其非常规性变更才对审计师变更有显著正影响。然而,以控制组公司数据为对象,并未发现董事会变更会影响审计师变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琴  杨申冬  何云  陈琳  
本文运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内部审计师在内部声誉建立过程中,管理层是否存在违规和内部审计师是否执行监督,指出内部审计师通过加大监督力度或提高其在管理层心目中的声誉,可有效抑制管理层的违规倾向,进而提出企业应提高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内部审计师应注重建立内部声誉等相关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文军  米莉  傅倞轩  
针对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审计失败,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关系存在的严重分歧,本文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审计质量,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在于对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指标的恰当选取上。本文认为在中国审计市场上,用行业市场份额来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可能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够(主要是"十大")和独立性较差(主要是非"十大")是资本市场出现审计失败的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钟远文  王玉蓉  
本文在对财务舞弊的国内外文献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剖析了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政府行为缺失等影响因素,提出加强政府法律法规建设的完整和及时性,提高其行为透明度,完善公司内部和外部治理结构、建立监管理体系等,是解决我国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路径选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薄澜  姚海鑫  
基于一系列基本假设,构建关于上市公司管理者财务舞弊与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对该博弈模型均衡结果的讨论,分析公司管理者和审计师的最优策略以及博弈模型多期重复进行的可能结果,进而提出减少财务舞弊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凌云  李宇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评价过程主要包括管理层的自我评价和审计师的鉴证,是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结果。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管理层与审计师之间存在相互博弈,成本效益原则是该博弈的约束条件。运用贝叶斯法则,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系统内各方的信念修正及作用过程,考察内部控制评价中各利益主体的连动效应,旨在构建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