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8)
2023(7291)
2022(6474)
2021(6004)
2020(5466)
2019(12992)
2018(13043)
2017(25236)
2016(14273)
2015(16458)
2014(16809)
2013(17022)
2012(15900)
2011(14152)
2010(14472)
2009(13699)
2008(14574)
2007(13513)
2006(11714)
2005(10571)
作者
(42329)
(35360)
(35228)
(33740)
(22766)
(16958)
(16340)
(13878)
(13185)
(12762)
(11939)
(11883)
(11237)
(11215)
(11175)
(11151)
(10969)
(10491)
(10420)
(10249)
(8947)
(8745)
(8728)
(8098)
(8004)
(8003)
(7963)
(7933)
(7248)
(7045)
学科
(57515)
经济(57456)
管理(54057)
(48651)
(43495)
企业(43495)
方法(31072)
数学(27140)
数学方法(26885)
(23831)
(17592)
财务(17556)
财务管理(17518)
企业财务(16678)
(14328)
(14188)
中国(12613)
业经(11347)
(11290)
(10448)
银行(10426)
(9942)
贸易(9935)
地方(9702)
(9644)
(9603)
(9354)
(9320)
理论(9165)
农业(9004)
机构
大学(207591)
学院(205845)
管理(83389)
(82551)
经济(80541)
理学(69694)
理学院(68933)
管理学(67823)
管理学院(67390)
研究(64897)
中国(54270)
(44289)
(43858)
科学(39881)
(35296)
(34052)
财经(33374)
(32936)
中心(32194)
研究所(30445)
业大(30386)
(30156)
北京(28073)
农业(27972)
(26107)
财经大学(24808)
经济学(24694)
(24467)
师范(24173)
(22511)
基金
项目(127382)
科学(99029)
基金(92203)
研究(91207)
(79943)
国家(79280)
科学基金(67768)
社会(55933)
社会科(52957)
社会科学(52932)
(49625)
基金项目(49088)
自然(45393)
自然科(44322)
自然科学(44308)
自然科学基金(43547)
教育(42955)
(41940)
资助(39367)
编号(37668)
成果(31529)
(28985)
重点(28593)
(25739)
(25707)
课题(25476)
科研(25208)
教育部(24713)
大学(24341)
创新(24100)
期刊
(92989)
经济(92989)
研究(58849)
中国(41367)
(40894)
管理(32590)
学报(32176)
(30434)
科学(29092)
大学(24173)
(23051)
金融(23051)
学学(22720)
农业(19753)
技术(18582)
教育(18243)
财经(17473)
(14884)
经济研究(14063)
业经(13916)
财会(13257)
(13148)
会计(12378)
问题(12118)
技术经济(11238)
理论(10824)
(10710)
统计(10699)
图书(10086)
实践(9755)
共检索到31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敬钦  叶勇  
非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持股者之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被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侵害,通常会主动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来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股东参与行为都会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因此非控股股东需要通过抱团调研提高与管理层沟通时的话语权,来保证自身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文章运用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非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对收益及损失的感知价值并通过演化博弈建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刻画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参与者认知决策。研究表明,非控股股东的边际收益敏感度/风险敏感度、损失的预计期望、管理层对于利己行为的预期收益等因素会明显影响到非控股股东的抱团调研行为。文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为非控股股东、公司和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敬钦  叶勇  
非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持股者之一,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被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侵害,通常会主动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来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股东参与行为都会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因此非控股股东需要通过抱团调研提高与管理层沟通时的话语权,来保证自身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文章运用前景价值函数构建了非控股股东及管理层对收益及损失的感知价值并通过演化博弈建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刻画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参与者认知决策。研究表明,非控股股东的边际收益敏感度/风险敏感度、损失的预计期望、管理层对于利己行为的预期收益等因素会明显影响到非控股股东的抱团调研行为。文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为非控股股东、公司和政府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红渠  王玫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样本,从控股股东的角度研究业绩预告择时披露问题。研究发现:1A股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中存在择时披露行为:好消息更倾向于在交易日披露,而坏消息则更倾向于在周五和休市后披露;2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行为存在利益趋同动机和利益侵占动机,并且两种动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而变化;3相比好消息,控股股东在管理层披露坏消息时存在明显的利益趋同和利益侵占动机;4管理层持股与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行为正相关,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企业与业绩预告择时披露负相关。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刘建伟  
以2001年~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控股股东、管理层来源、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与股东间和大股东与小股东间两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发现:控股股东能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但增大了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成本;高管人员由控股股东委派或由控股股东自己担任,只是微弱降低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小,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代理成本越大,而家族控股公司的股权越集中,两类代理成本都有所降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玲  
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在选择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度股利政策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兴全  张丽平  吴昊旻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小股东间严重代理冲突、控股股东政府性质,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从公司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管理层激励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4-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及其性质对于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货币薪酬激励还是管理层持股激励都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激励的这种治理效应;而且,公司的政府控制性质在弱化管理层激励抑制过度投资作用的同时,还会强化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管理层激励效应的负面影响。对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改强化了管理层激励对于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同时又弱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佟岩  
关联交易的有关利益主体中,控股股东控制下的内部人集团在信息拥有和资源支配方面占据优势地位,能够自由安排关联交易。本文进行控股股东与监管机构之间的静态博弈分析发现:当控股股东没有实现对企业的完全控制时,监管机构的均衡监督概率较大,此时实际监督的可能性降低,那么现实中控股股东更多选择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当控股股东掌握绝对控制权时,监管机构的均衡监督概率较小,此时实际监督的可能性增大,则现实中控股股东更多选择公平的关联交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朝晖  张亚妮  
本文以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为研究对象,结合投资者情绪理论分析了不同股市环境下以配合控股股东减持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不仅善于洞察市场情绪,择准时机在牛市高位减持;同时,通过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来提升股价,以"创造"减持良机,但这种基于盈余管理创造减持良机的行为只发生在熊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箐  
我国公司治理中一直存在控股股东一股独大的问题,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健康成长,而对于规避这一弊端的讨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引入机构投资者作为外部持股股东,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制衡控股股东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单方面控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政策制定者制定公司治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丽娜  胡淑涵  马亚民  
基于2007—2021年A股实体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景下,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股权质押会显著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且质押比例越大,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重越高;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下的金融资产配置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地,动机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后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是出于资本套利动机;机制检验发现股权质押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信息透明度增加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低市场竞争程度和高股权集中度企业中,股权质押对金融资产配置的提升作用较显著,此时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仍能有效发挥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为引导企业“脱虚返实”和完善大股东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启东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董事会治理、机构投资者抱团与大股东掏空三者内在关联。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抱团会对大股东掏空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董事会治理对大股东掏空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董事会治理显著弱化机构投资者抱团对大股东掏空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弱化效应在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松令  田梦元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已普遍存在于我国资本市场,这一高风险的融资方式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及资本配置效率。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增加企业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加剧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不同方向下的金融错配亦具有差异化影响——左向错配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了过度投资问题,右向错配时则导致了投资不足问题。因此,需要从企业的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上规范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和行为,抑制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发挥股权质押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金融错配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差异化表现的认识,调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柳木华  陶涛  陈倩  
一、引言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的施行给企业报告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何种及多大程度的影响成为广大投资者、理论界、实务界、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非常关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翠华  方淑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