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3)
- 2023(4629)
- 2022(3883)
- 2021(3609)
- 2020(3310)
- 2019(7700)
- 2018(7582)
- 2017(14481)
- 2016(8129)
- 2015(9276)
- 2014(9407)
- 2013(9510)
- 2012(8531)
- 2011(7640)
- 2010(7815)
- 2009(7391)
- 2008(7521)
- 2007(6913)
- 2006(6215)
- 2005(5631)
- 学科
- 济(39904)
- 经济(39880)
- 管理(33826)
- 业(29075)
- 企(27107)
- 企业(27107)
- 方法(20301)
- 数学(17506)
- 数学方法(17160)
- 财(10201)
- 业经(9543)
- 产业(8617)
- 地方(8390)
- 农(7808)
- 务(7511)
- 财务(7479)
- 财务管理(7462)
- 中国(7218)
- 企业财务(7074)
- 理论(6738)
- 技术(6731)
- 制(6675)
- 划(6571)
- 学(6158)
- 策(6140)
- 和(5854)
- 环境(5459)
- 结构(5269)
- 经营(5235)
- 农业(5196)
- 机构
- 学院(115986)
- 大学(114034)
- 管理(51640)
- 济(48203)
- 经济(47087)
- 理学(42964)
- 理学院(42550)
- 管理学(41677)
- 管理学院(41430)
- 研究(34788)
- 中国(28925)
- 京(24686)
- 财(22558)
- 科学(21567)
- 江(18566)
- 所(17535)
- 财经(17017)
- 中心(16986)
- 农(16645)
- 业大(16574)
- 研究所(15753)
- 北京(15618)
- 经(15285)
- 州(15110)
- 经济学(13825)
- 经济管理(12993)
- 农业(12944)
- 商学(12932)
- 范(12891)
- 商学院(12786)
- 基金
- 项目(75087)
- 科学(59589)
- 基金(54195)
- 研究(53571)
- 家(46721)
- 国家(46401)
- 科学基金(40765)
- 社会(33860)
- 社会科(32390)
- 社会科学(32381)
- 省(31033)
- 基金项目(28325)
- 自然(27138)
- 自然科(26522)
- 自然科学(26521)
- 自然科学基金(26037)
- 划(25021)
- 教育(24451)
- 资助(23576)
- 编号(21103)
- 发(16806)
- 重点(16766)
- 成果(16099)
- 创(16000)
- 部(15838)
- 课题(14929)
- 创新(14864)
- 科研(14056)
- 计划(13765)
- 人文(13749)
共检索到178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只有员工能够主动关注自己身边的问题,并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做改善,工作结果的波动和变异才能逐步得到控制,从而实现管理技术的不断积累,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勇
加入WTO后 ,就业将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既要考虑技术进步 ,又要兼顾就业。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长期的稳定。本文就入世后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来说明入世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勇
本文研究主要定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幼稚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研究。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比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高度更高,具有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服务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种漂流型产业,配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有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大致经历原产地产业衰落、新产地产业后发、新产地产业聚集三个阶段。但在转移的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随劳动密集型转移的次序和程度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规划资本密集型产业时要考虑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月 陈鹏龙 赵顺龙
在全国倡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建设专利密集型产业集聚区的背景下,以江苏省2011-2015年工业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创新活力的影响,并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划分依据,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创新活力的影响是否因产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专利密集型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活力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多样化集聚模式能够促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活力,但对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而言,产业集聚并没有促进其产业创新活力提升。政府部门在规划产业布局时,可以引导区域内产业多元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家林 顾晓燕
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接着构建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其他产业共生关系的衡量指标,然后分析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共生关系。研究发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内部的融合程度最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贡献越来越大。最后提出了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其他产业共生关系的建议,包括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共生界面,选择合适的产业共生模式,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等。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共生关系 产业生态 产业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静 苗建军
本文试图探寻能力密集型产业体系下的均衡实现机制,找出在能力密集型产业体系下的经济效率的最佳状态,通过构建能力密集型产业体系模型,一方面丰富要素密集型产业体系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现能力密集型的产业体系发展阶段提供可操作途径。
关键词:
产业体系 能力密集 模型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武 孙世强
选取INNOJOY专利库中无线通讯网络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客观赋权方法与增长率循环指数合成方法,测度TEL视角下的技术锁定。研究发现:美国、日本以及韩国的技术锁定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的技术锁定指数则波动性下降;中国、美国、日本以及韩国在技术要素指数、经济要素指数以及法律要素指数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征;识别的6件核心技术均属于美国企业,集中于H04W72(WTRU控制、LTE网络与D2D信令)、H04B1(用户设备标识)以及H04L1(信道分配)技术领域。鉴于此,我国应明晰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演进方向,强化政产学研用五方主体的联动效应,以突破式创新攻关核心技术,进而实现知识产权领域下的自主创新目标。
关键词:
TEL视角 专利密集型产业 技术锁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光明
收入差距过大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问题已经收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往研究根据库兹涅茨曲线对工业化进程中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走势的拐点进行了相关预测,根据相关理论认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通过三级分配体制使得资金垄断更加严重,导致收入分配研究进一步拉大,根据实证发现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有延迟倒U曲线拐点来临的负面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林
《要素密集型产业论》是我国中青年经济学者李耀新的一部关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学术性专著。这项历时八载的研究,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也是国家计委产业政策重点研究课题。 要素密集型产业理论研究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研究领域。国家信息中心乌家培教授在序中指出:“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研究,是当今管理科学与经济科学的重点”,“研究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战略的选择,不仅对深化产业结构的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改进产业政策的研究。以及调整产业政策与提高经济效益有巨大的实际意义。”宋则行教授也指出:“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研究在国内外都尚处于初级阶段,对这一课题的系统、深入研究,无论对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人俊
根据资金密集程度、劳动力容量大小和生产经营技术水平高低,把产业划分成资金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等类型,对于研究我国产业占用资金集中程度的现状及其变化与我国的国情国力是否相适应;研究产业占用资金对劳动力容量大小及其变化,分析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适应的情况;研究产业生产经营技术水平的构成及其发展,是否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作为国家合理利用生产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安排就业,以及制定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京卫 周应堂
伴随着SA8000标准在全球范围的逐步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本文力求分析SA8000标准可能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的多种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SA8000 劳动密集型产业 影响 对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彬 韩传模
目前知识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无形资产作为该产业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对其审计监督的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将无形资产这种至关产业生存发展的资源纳入内部审计的范围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分析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管理中内部审计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可知只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知识密集型产业无形资产重点领域的再控制职能,才能提高无形资产运作效率。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产业 无形资产 内部审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铁
本文比较系统地讨论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来源和动态变化 ,以及产业政策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形成中的作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主要有三个来源 ,即由国家特征决定的比较优势、由产业内企业内生的竞争优势和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部门支持体系。面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重大变化 ,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变动形式在不同产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尽管一些“上游”产业政策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但其效果和作用也显示出很强的产业特定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长青 姚萍 童文丽
鉴于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政府强调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加强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因此研究污染密集产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和基于DEA的Maluquist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对污染密集产业中不同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不同所有制企业对污染密集产业可持续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①私营企业在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总投资最多,新产品产值最大,技术创新效率较高,因此其对污染密集产业的技术创新的贡献最大;国有企业在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投资较少、新产品产值较小,但其在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静进 王毅 黄宝荣 李颖明 宋敦江
伴随着我国区域梯度产业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空间分布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来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但地域分异明显,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迁移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从结构效应来看,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对中国中长期就业的贡献在下降。从空间效应来看,东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区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出数量最多的区域,而中部、西南和北部沿海区域成为产业转入最多的区域。从转移产业部门来看,矿产资源开采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