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8)
- 2023(7843)
- 2022(6882)
- 2021(6411)
- 2020(5815)
- 2019(13458)
- 2018(13317)
- 2017(25408)
- 2016(14388)
- 2015(16446)
- 2014(16656)
- 2013(16805)
- 2012(15848)
- 2011(14130)
- 2010(14478)
- 2009(13828)
- 2008(14416)
- 2007(13324)
- 2006(11568)
- 2005(10555)
- 学科
- 济(57443)
- 经济(57389)
- 管理(51181)
- 业(44865)
- 企(39157)
- 企业(39157)
- 方法(28528)
- 数学(24425)
- 数学方法(24201)
- 财(21154)
- 务(15162)
- 财务(15125)
- 财务管理(15084)
- 农(15063)
- 中国(14322)
- 企业财务(14270)
- 制(13275)
- 学(12499)
- 业经(11885)
- 银(10654)
- 银行(10633)
- 贸(10481)
- 贸易(10477)
- 易(10160)
- 理论(10108)
- 地方(10093)
- 和(9887)
- 行(9871)
- 农业(9750)
- 划(9268)
- 机构
- 大学(206551)
- 学院(205254)
- 济(81609)
- 管理(79985)
- 经济(79573)
- 研究(67686)
- 理学(66293)
- 理学院(65511)
- 管理学(64468)
- 管理学院(64043)
- 中国(55455)
- 京(44987)
- 财(42273)
- 科学(42262)
- 农(35485)
- 所(35473)
- 江(33304)
- 中心(32703)
- 财经(32031)
- 研究所(31809)
- 业大(30398)
- 经(28867)
- 北京(28596)
- 农业(28128)
- 范(26544)
- 州(26438)
- 师范(26267)
- 经济学(24558)
- 院(23698)
- 财经大学(23645)
- 基金
- 项目(126536)
- 科学(97969)
- 研究(92747)
- 基金(89842)
- 家(77905)
- 国家(77236)
- 科学基金(65409)
- 社会(56250)
- 社会科(53139)
- 社会科学(53117)
- 省(49833)
- 基金项目(47771)
- 教育(43802)
- 自然(42891)
- 划(41914)
- 自然科(41831)
- 自然科学(41818)
- 自然科学基金(41061)
- 编号(39183)
- 资助(37784)
- 成果(32839)
- 重点(28774)
- 部(28523)
- 课题(26803)
- 发(26382)
- 创(25604)
- 科研(24782)
- 教育部(24279)
- 大学(24194)
- 性(23982)
共检索到320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同时提出,今年后几个月,要将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相应的经济政策选择面临着"控通胀"与"稳增长"的"两难"冲突与矛盾。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资源和资金大量投入、依靠以国有部门为主导的投资拉动的情况下,抑制通胀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两个相互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京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事实上走了一条高利率、高通货膨胀的互动攀升无根飞起的过热经济之路。1996年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治理,才有利率的两次成功下调,在我国首次实现“软着陆”。低利率、低通胀将是“软着陆”以后的中国经济的长期选择
关键词:
利率,通货膨胀,宏观调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从6月20日起,我国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上调幅度达到16%到17%。分析人士认为,在面临全球通胀的困境之下,中国政府宣布大幅上调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表明目前国内食品价格回落令短期通胀压力缓解,也表明政府后续调控政策将能有效抑制通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涨幅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回落对CPI回落做出了重要贡献: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9%,涨幅较上月下降2.2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高增长低通胀”与宏观调控刘扬一、调控目标;高增长低通胀(一)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多种组合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集中表现,纵观改革以来的各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发生的,可以说,我国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增长、高通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范式转变特征的DSGE模型,对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政策可信度如何影响这一结构转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调控效应。本文分析得到:在政策当局做出政策目标调整后,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可信,那么主要经济变量将会在政策调整期内达到目标均衡水平;反之,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不可信,那么市场预期和政策目标之间的分歧将使得主要经济变量偏离目标均衡水平,导致政策调整无法实现其既定目标。同时,政策可信度不仅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还能降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波动,具有较好的宏观调控效应,从而降低政策实施成本。特别是,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这一稳定效应在中长期内更为明显。本文分析为理解经济结构性转变过程中的政策信用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通胀目标 政策可信度 宏观调控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蕙
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快速膨胀又大幅调整,不断流出、流入这个市场的资金给宏观调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通过分析Minsky的资本市场通胀理论以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如何宏观调控中国资本市场和防止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资本市场 通胀 宏观调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来年中国经济谋篇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十二月三日至五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双防"将正式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皛洁 李昊
本文从归纳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入手,发现目前的物价上涨短期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供给冲击,长期主要是由于货币超发和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深化汇率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及扩大内需等缓解通胀压力的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供给不足 货币供给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锐夫 李远航 黄明皓
通胀预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行为,但它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央银行必须对其加以高度关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这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通胀预期理论已逐渐替代货币数量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谭海鸣
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比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湘明
治理通货膨胀需要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搞好平衡。由于物价的合理区间窄得就像一条"钢丝",货币政策的传导周期较长且经济增长、流通中货币、通货膨胀在运行上的非线性关系,物价的控制难度很大;在我国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比较差的背景下控制膨胀难度更大,调控不当就会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是大滞胀背景下财政货币"双松"后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而且我国的"双松"政策存在结构性调控错位、经济启动的节奏和力度不合理等问题;要控制我国通货膨胀,应该以确保GDP增长率维持在9%以上再控制通货膨胀,对西方的通货膨胀标准要辩证看待,并在调控中坚持"软着陆"的原则。
关键词:
治理通货膨胀 调控力度 调控节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全球性通胀压力与衰退风险短期内不会消失当前,全球经济很可能进入了一个"低增长、高通胀"的新阶段。对于全球增长,有两个重大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一是IT革命和创新浪潮在2000年下半年发生调整之后,支撑美国消费和房地产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涛 冯根福 李成 魏福成
本文通过构建契合我国现实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剖析了宏观政策转型与通胀预期管理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1998年我国宏观政策由以行政性干预为主转型为以市场化调控为主的模式。在此之前经济处于预期陷阱之中,而在此之后宏观政策能在短期内遏制通胀预期。但是,受反通胀与稳增长之间抉择的影响,加上行政性干预对经济的主要作用渠道由对市场化调控的"溢出效应"转向基于微观预算软约束的"逆向选择效应","货币政策状态"与"信贷供给状态"可能出现不一致,从而对通胀预期管理构成挑战。据此,建议宏观调控应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前提,并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破除对行政性干预的过度依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前荣
基于VAR模型的物价波动成因的实证分析显示,1992年以来货币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70.03%,货币始终是影响我国物价的主要因素;但2003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物价上涨主要由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和货币因素共同拉动,其对CPI的贡献率分别为39.97%、26.73%和25.19%,输入性通胀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8.11%。现阶段稳定物价水平不仅要注重控制货币供应,更应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胀预期的管理。
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 物价波动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