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0)
2023(7794)
2022(6181)
2021(5718)
2020(4699)
2019(10763)
2018(10567)
2017(19397)
2016(10452)
2015(11539)
2014(11326)
2013(11413)
2012(10135)
2011(8513)
2010(8716)
2009(8293)
2008(8611)
2007(7886)
2006(6825)
2005(6035)
作者
(26508)
(22075)
(22045)
(20891)
(13973)
(10160)
(9974)
(8484)
(8108)
(8084)
(7372)
(7278)
(7251)
(6914)
(6885)
(6620)
(6607)
(6356)
(6317)
(6276)
(5341)
(5314)
(5033)
(5027)
(4974)
(4964)
(4836)
(4779)
(4408)
(4297)
学科
管理(52501)
(47665)
(43681)
企业(43681)
(34574)
经济(34534)
(28981)
方法(16099)
技术(14931)
(14437)
财务(14412)
财务管理(14364)
企业财务(13735)
数学(12837)
数学方法(12771)
中国(12671)
财政(12622)
技术管理(11877)
(10770)
业经(10280)
(10057)
(9778)
(9093)
理论(8066)
(7803)
(7610)
银行(7605)
(7055)
(6952)
农业(6714)
机构
学院(137631)
大学(136480)
管理(61560)
(58399)
经济(57217)
理学(51543)
理学院(51133)
管理学(50710)
管理学院(50410)
研究(38283)
(38018)
中国(33305)
(27578)
财经(25560)
(23118)
(22671)
科学(20819)
财经大学(18743)
中心(18577)
经济学(17847)
(17689)
商学(17286)
(17145)
商学院(17090)
北京(17052)
经济学院(16004)
研究所(15217)
业大(15150)
经济管理(15032)
(14980)
基金
项目(87369)
科学(71015)
研究(67681)
基金(64208)
(53871)
国家(53367)
科学基金(48346)
社会(45354)
社会科(43181)
社会科学(43172)
(35235)
基金项目(33831)
教育(31473)
自然(29496)
自然科(28907)
自然科学(28902)
自然科学基金(28436)
(28286)
编号(26379)
(24924)
资助(24892)
创新(22142)
成果(21637)
(19409)
(19038)
重点(19024)
国家社会(19006)
课题(18483)
(17858)
人文(17716)
期刊
(67196)
经济(67196)
研究(44275)
(37594)
中国(35636)
管理(29548)
教育(15734)
科学(15712)
学报(14471)
技术(14058)
财经(13612)
(13386)
金融(13386)
大学(12418)
(11738)
学学(11504)
(11048)
经济研究(10965)
会计(10733)
财会(10541)
业经(10040)
技术经济(8684)
科技(8623)
(7852)
财政(7852)
问题(7480)
通讯(7134)
会通(7107)
农业(7056)
现代(6923)
共检索到222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安铁通  
目前,非实体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在现代经济中日益突出。作为一种非实体的生产要素,管理劳动者具有稀缺性的特点。管理劳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以实体性生产要素为特点的生产关系结构,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财富分配关系。因此,管理者的收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获取工资,另一方面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俊  
本文从脑力劳动、科学劳动和管理劳动对价值的创造及其分配两个方面深化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探讨了脑力劳动、科学劳动和管理劳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途径及具体形式 ,针对这三种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特性和重要性 ,提出了创新其分配方式的相关设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天培  
对管理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的研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作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劳动的两层含义的界定中,可推出马克思关于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的结论,以及今天必须充分肯定这一结论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财富存量的大小不仅影响到社会成员初次分配的份额大小以及差距的大小,而且决定再分配可能的限度和规模。反过来,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会影响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会影响到财富长期稳定的增长。我国目前财富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是政府收入过高、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劳动者收入偏低。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原则,调整政府和居民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强化和改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特别是最低工资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太康  
高科技条件下创造价值的源泉仍然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其中,劳动者的知识创新活动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价值创造的活劳动,它在创造价值的活劳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分配应以劳动者的知识创新活动为中心,建立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分配导向体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志勇  励贺林  
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焦点是基于利润归属的征税权划分难题,从2013年延续至今的国际税改,虽已形成利润应在经济活动发生地和价值创造地征税的共识,但并没有建立可以支持国际税收规则适应全球商业环境变迁的基础理论体系。本文从税收角度认识数字经济、价值创造和财富分配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包括所得来源地与价值创造地、生产界限和对GDP的批评、数字经济的价值链和数据的权属与收益。本文认为,数据生产要素创造的财富应回馈社会公众,由G20和OECD领导的BEPS包容性框架下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挑战的全球解决方案谈判走在了前面,为数字经济财富分配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且在这一进程中,国际税收治理正在由基于双边的协商模式转向基于多边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多边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国燕  
服务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它创不创造价值,历来是理论界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社会中日益占据着重要地位,起着积极作用的今天,对服务劳动的性质及价值创造的问题给予正确、清楚的阐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一、服务劳动是生产劳动从历史上看,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最初是由魁奈提出的。作为重农学派的代表,从狭隘的观点出发,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因为创造了纯产品,而工业部门工人的劳动不增加物质的量,只改变物的形式,所以工人劳动是非生产劳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享光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职能分工的发展 ,智力劳动特别是科学劳动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仅在财富的生产上是这样 ,而且在价值的创造上也是这样。本文认为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价值的创造越来越取决于科学劳动的状况。本文提出了科学劳动两重形态的理论 ,阐明了两种形态的科学劳动在价值创造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辛波  
本文从探讨财富与价值关系的角度,综述了生产基素的范围和它们在财富与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提出了现代社会更要重视提高要素效率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唐旭峰  
二战时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时,你应该想到大于三。"后来这父子俩幸运地活下来了。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黄志刚  
从财富创造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互联网是财富之母,创新是财富之父"是新时代财富创造最集中的本质表现,供给侧改革应该围绕新财富时代的本质作一个长远的制度安排。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必须突出新财富时代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即市场、互联网和创新,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辉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号召"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吹响了我国经济长达30余年快速发展的号角。时至当前,世界经济艰难复苏,我国经济增速趋缓,结构失衡、资源环境承压等困难日渐突出,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满情绪渐次显露。以创造财富为导向,还是以分配财富为导向,影响我国政经决策的大方向。尽管我国经济规模位列世界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君  
马克思认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财富由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因此,货物和货币都是财富,扩大消费能促进财富增长。信用扩张推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扩张,而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扩张又极大地推动国民总产值及国民收入的增长,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财富的增长。在现代社会中,消费活动和投资活动首先表现为金融活动,或者说表现为信贷活动。金融活动决定消费和投资活动,进而决定财富的增长。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的这种理论和实践是正确的、科学的、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君  
马克思认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财富由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因此,货物和货币都是财富,扩大消费能促进财富增长。信用扩张推动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扩张,而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扩张又极大地推动国民总产值及国民收入的增长,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财富的增长。在现代社会中,消费活动和投资活动首先表现为金融活动,或者说表现为信贷活动。金融活动决定消费和投资活动,进而决定财富的增长。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的这种理论和实践是正确的、科学的、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袁晓江  
作者认为劳动与财富是一对曾未被人们摆正的关系。文章指出,劳动财富观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应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财富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