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3)
2023(18234)
2022(15683)
2021(14733)
2020(12495)
2019(28466)
2018(28086)
2017(53866)
2016(29210)
2015(32941)
2014(32274)
2013(31403)
2012(28419)
2011(25425)
2010(25385)
2009(23371)
2008(23009)
2007(20209)
2006(17731)
2005(15563)
作者
(80120)
(66636)
(66013)
(62984)
(42417)
(31797)
(30126)
(26004)
(25263)
(23683)
(22662)
(22375)
(21072)
(20866)
(20584)
(20314)
(19767)
(19719)
(19069)
(19011)
(16317)
(16141)
(15934)
(15156)
(14772)
(14760)
(14731)
(14691)
(13336)
(12988)
学科
(109010)
经济(108860)
管理(97977)
(88419)
(77656)
企业(77656)
方法(51054)
数学(43318)
数学方法(42684)
(34069)
中国(29062)
(28284)
业经(26502)
(25474)
(22769)
(22214)
财务(22125)
财务管理(22075)
技术(21995)
企业财务(20919)
理论(20857)
地方(20411)
(19286)
银行(19242)
农业(18696)
(18507)
贸易(18494)
(18339)
(18311)
(18149)
机构
大学(400464)
学院(398431)
管理(163330)
(156904)
经济(153343)
理学(140354)
理学院(138835)
管理学(136450)
管理学院(135671)
研究(126226)
中国(96879)
(84724)
(77104)
科学(76619)
(60790)
财经(60441)
中心(59083)
(59065)
(57729)
业大(56884)
研究所(55013)
(54994)
北京(52985)
(51844)
师范(51368)
(47507)
经济学(47203)
(46622)
财经大学(45212)
农业(44762)
基金
项目(273885)
科学(217119)
研究(203215)
基金(199401)
(172226)
国家(170768)
科学基金(148805)
社会(128818)
社会科(122065)
社会科学(122035)
(107159)
基金项目(105805)
自然(96152)
教育(94679)
自然科(93950)
自然科学(93930)
自然科学基金(92228)
(89478)
编号(83029)
资助(81097)
成果(67079)
重点(60805)
(60647)
(59839)
课题(56990)
(56911)
创新(55307)
(53052)
国家社会(52981)
教育部(52887)
期刊
(171785)
经济(171785)
研究(117342)
中国(79972)
管理(64352)
(62649)
学报(59179)
科学(55633)
(51376)
教育(48446)
大学(46638)
学学(43621)
技术(37069)
(35727)
金融(35727)
农业(35194)
财经(29902)
业经(28011)
经济研究(26913)
(25626)
问题(21434)
图书(20637)
科技(20009)
(19761)
技术经济(19460)
理论(19218)
(18483)
现代(18064)
财会(18002)
实践(17450)
共检索到587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海芬  苏敬勤  
管理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最重要和持续的来源,但其复杂性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滞后性使得学者和实业家对管理创新效力提升问题倍感困惑。为此,以普遍存在的引进型管理创新为研究对象,尝试从企业动态能力观视角提出提升管理创新效力的思路或研究框架,并进一步从管理者个人和组织双层面阐释动态能力的提升路径,旨在为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卉  孙海法  
企业R&D团队、高校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是创新团队的典型代表。在现有对团队创新的研究中,学者常采用同一般团队绩效研究一样或类似的方法,往往忽视对中介过程和各控制、调节变量的考虑,忽略创新团队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以知识技术产出为创新绩效的本质。文章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团队创新进行研究,探讨知识管理行为在团队创新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为构建完整的团队创新研究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辛蔚  何地  孙凯  
动态能力研究已经由战略管理领域向创新管理领域拓展。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动态能力和创新主题的文献为数据源,基于知识图谱分析法,对创新视角下动态能力研究脉络进行梳理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视角下动态能力研究主要分为营销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组织学习、技术创新、技术追赶、创新生态系统和顾客价值等10个聚类群;研究热点集中在创新绩效、竞争优势、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等领域;研究呈现出由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向动态能力前因、结果变量等多元化研究的演化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概念及维度构成和变量间交互关系两部分的创新视角下动态能力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对动态能力研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玲玲  李后建  王玉峰  
在动态能力、组织学习和知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农民合作社从知识搜索到知识创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农民合作社互联网的应用技能、知识搜索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探索出农民合作社创新能力的影响途径和演化过程。具体而言,农民合作社创新能力的影响路径为互联网技能培训→互联网应用技能→创新能力;演化过程为由前期的吸收能力为主,逐步演化为吸收、整合能力共同发展,最后形成吸收、整合以及原创能力的均衡发展状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进入"创新驱动"①阶段,自主创新已经连续被载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大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看,应该侧重政策、创新环境的提高和完善。而从微观角度看,则需要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式创新概念的产生,对企业在新环境下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参考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选取新的视角,以知识的流动为研究单元,对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知识特性所引起的基础性创新风险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风险的治理,运用典型性案例的研究方法,拟建一个开放式环境下企业创新能力机制的理论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前期准备,同时也希望为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提供参考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诗  于骁然  史鹏飞  
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驱动着普通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出行工具逐步走入千家万户。受石油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蓝海领域。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创新能力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高昂的研发成本和较长的研发周期影响着行业创新的步伐。近十年来,我国一直重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逐渐建立起自身的技术优势。本文首先梳理了比亚迪获得的政府补助金额及类型;其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政府补助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各类政府补助是否以及如何对其创新能力产生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政府补助对比亚迪创新能力的影响,深入探讨政府补助的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石梅   石佳钰   曹辉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载体。以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基于“因素—过程—结果”逻辑,从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角探究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机制。研究发现:(1)内部“管理者知识经验、管理者认知、企业资源能力”和外部“市场需求、区位优势、市场竞争、技术变革、政策支持”是重要影响因素;(2)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共演为过程机制,动态能力通过提升企业对内外部机会的敏锐程度和对内外部资源的统筹程度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会驱动动态能力升级;(3)动态能力经历了认知维度“机会感知能力、机会探索能力、机会开发能力”和行为维度“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重构能力”的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经历了“效率型、新颖型、锁定型”的演化;(4)“平台构建、垂直延伸、纵横向扩张”为结果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研究情境,丰富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研究,为其它企业构建与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小勇  
数字商业战略“是否能”以及“如何能”提升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等问题在现有文献中尚未得到系统性研究。本文基于动态能力视角对数字商业战略影响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机制开展理论研究,并运用层次回归方法和183个调研样本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商业战略不仅对企业数字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动态能力的塑造,并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组织惯性对数字商业战略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效应,而技术动荡性对动态能力与数字创新绩效的关系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强化数字商业战略,避免组织惯性过强,持续关注技术动荡程度,以更好地提升企业数字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志文  吴先明  
以两家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在创造性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过程中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建立了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并购选择能力通过驱动跨国并购的开展而构建技术创新的起点;并购识别能力通过识别技术资产并促进并购实施而奠定技术创新的基础;并购重构能力通过重构创造性资产而保障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指出: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从3个维度作用于跨国并购的全过程,而目标企业的创造性资产是基于并购的动态能力对企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玉志  刘立波  
知识管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组织拥有动态能力以保障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通过资源整合与转化提升知识管理效力。本文基于过程的视角探析动态能力对知识管理过程效力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数据分析动态能力四个维度对知识管理不同阶段过程效力的影响路径,以期进一步清晰知识管理不同过程间的影响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明  崔碧波  
管理控制系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企业创新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基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当代创新管理对管理控制系统设计的新要求,除传统财务战略目标外,从人力资源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三方面制定非财务战略目标及相应绩效指标,将其纳入一般管理控制系统框架,构建创新导向的管理控制系统框架;并具体分析每一环节的运作方法。有利于丰富管理控制的理论研究,指导企业利用管理控制系统有效开展创新管理活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戚安邦  张洁  
企业自主创新过程具有独特性,就需要一种不同于日常运营管理的方法。文章基于项目管理的视角,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管理模型,进行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的机制研究。在创新过程中,利用现代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开展创新过程管理,平衡创新的效率和创造性;按照学习曲线的要求,通过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不断填补自主创新活动中的信息缺口,促进创新项目的成功,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佳  张林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前进发展的助力,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环境、金融环境、政府政策导向等条件下,仍然保持较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也体现出企业面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即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针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内在作用机理,提出相应的建议,能够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创新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佳  张林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前进发展的助力,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环境、金融环境、政府政策导向等条件下,仍然保持较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也体现出企业面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即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针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内在作用机理,提出相应的建议,能够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创新收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华  
本文在阐述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机制涵义及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机制的整合一体化生成机理,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的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机制,即柔性融资战略管理机制、共同财务治理管理机制、相机财务治理管理机制、平衡财务控制管理机制和全面风险控制管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