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6)
2023(10054)
2022(8142)
2021(7500)
2020(6474)
2019(14097)
2018(14041)
2017(26522)
2016(14017)
2015(15859)
2014(15151)
2013(15137)
2012(13428)
2011(11618)
2010(12065)
2009(11542)
2008(12084)
2007(11354)
2006(10230)
2005(9499)
作者
(38728)
(32390)
(32326)
(30197)
(20857)
(15083)
(14463)
(12396)
(12034)
(11832)
(10998)
(10843)
(10617)
(10282)
(9867)
(9758)
(9642)
(9409)
(9355)
(9275)
(8007)
(7892)
(7840)
(7453)
(7374)
(7361)
(7025)
(6980)
(6461)
(6302)
学科
(84469)
(80892)
企业(80892)
管理(70858)
(60228)
经济(60161)
业经(27222)
(25190)
方法(24607)
技术(22556)
(20864)
(20856)
财务(20837)
财务管理(20814)
企业财务(19742)
数学(16143)
数学方法(16040)
农业(15655)
(15532)
(14854)
中国(14402)
技术管理(14288)
(14285)
理论(14110)
经营(13040)
(12713)
企业经济(12556)
(11634)
决策(10572)
体制(10370)
机构
学院(202085)
大学(194596)
管理(90292)
(87102)
经济(85385)
理学(75265)
理学院(74667)
管理学(74048)
管理学院(73629)
研究(58180)
中国(50807)
(43369)
(40930)
(33780)
财经(32729)
科学(31953)
(29906)
(29621)
(28192)
中心(28017)
(26588)
商学(26137)
业大(25967)
商学院(25904)
北京(25701)
研究所(24656)
经济学(24527)
财经大学(23850)
经济管理(23684)
农业(23075)
基金
项目(123490)
科学(100017)
研究(95821)
基金(89427)
(75460)
国家(74687)
科学基金(67584)
社会(62408)
社会科(59358)
社会科学(59342)
(51116)
基金项目(47458)
教育(42829)
自然(42141)
自然科(41256)
自然科学(41250)
自然科学基金(40632)
(39894)
编号(38348)
资助(34882)
(33543)
(32974)
创新(30128)
成果(29565)
(26978)
重点(26950)
(26923)
(26324)
课题(26104)
国家社会(25580)
期刊
(106543)
经济(106543)
研究(60722)
中国(45832)
管理(44322)
(40605)
(28411)
科学(24812)
技术(24299)
学报(21467)
(21083)
金融(21083)
教育(20212)
业经(19502)
农业(19473)
大学(18029)
财经(17138)
学学(17001)
经济研究(15653)
技术经济(15125)
(15011)
(14955)
财会(13380)
问题(12612)
科技(12234)
现代(12042)
会计(12041)
商业(10769)
经济管理(10410)
世界(10022)
共检索到322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利国  陈剑萍  张利庭  
高科技日益向传统企业渗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也日益要依靠知识型员工,这对传统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及方法形成了冲击。为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企业的管理必须要有所创新。管理的重心应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知识的管理,建立能适应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激励机制及其约束、控制机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人性化的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艳桃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追求利润的市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是其必然的选择,但要选择好技术创新的途径,有效地避免市场导向的功能性缺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研究政府减税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使用2008—201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是否存在门限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存在一个大小约为6.500的"规模阈值",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会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规模超过"规模阈值",导致企业创新水平内卷化;第二,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低研发强度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高研发强度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对员工物质激励水平和技术改造能力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减税规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加突出;第三,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大。政府应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规模设置一个上限,且所得税优惠税率应结合企业研发强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浮动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双海军  刘珂  
对于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能赢得风险资本的青睐无疑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文章以风险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资本投资后管理的具体内容,并对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风险投资和风险企业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云萍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征,它是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强劲竞争力的关键,所以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问题的解决对策作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冬  贾巧静  
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环境及其研发活动的动态复杂性特征,从分析创新资金管理的关键事件入手,对创新资金管理的关键指标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以研发战略为导向,以创新资金最大化增值为主线,以实时控制、快捷反馈和持续改进为资金管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构建了基于关键指标的创新资金动态管理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海超  杨杨  
自主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战略地位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以技术攻关和产品生产两个环节为基础,可分为基于技术突破的技术研发型实现路径、基于吸收改进的技术引进型实现路径、基于核心元件变迁的产品突破型实现路径、基于终端产品模仿和集成的产品渐进型实现路径四种自主创新实现路径。对应华中数控、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海尔集团四个案例分析,明确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四种实现路径的适用条件,力图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路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春红  龙少波  
自主创新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很密集的资金投入,而且随着创新产品生命周期的推进,自主创新企业所需的资金呈现出倍增的趋势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必要性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实现增长动能的转换。熊彼特的创新原理表明,技术进步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内生增长和新增长理论与模型亦从各个角度证明了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作为落后的国家,技术进步方式一般包括引进式和原发式两大类,也就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技
关键词: 高新技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群山  
日本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创新与外向开拓江苏盐城市郊区人民政府群山日本企业研究全球发达工业国家企业成功之举.把掌握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不断它新.抢占国际市场作为战略来实施.战后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使大批企业跨人世界领先行列,其工业科技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汉川  叶红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目  周宗放  
文章提出一种灰关联投影寻踪模型,并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该模型把综合评价问题作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基于灰色关联投影值,运用投影寻踪技术确定指标权重。由此获得的指标权重是客观权重,且对决策方法有较强的适应性,从而为在综合评价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具有决策方法适应性的指标权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文章还用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鑫  张鑫静  
创新资源的稀缺性与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传统创新范式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知识耦合使得创新链上不同知识资源禀赋的企业合作成为可能。文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构建出以知识耦合为自变量、接力创新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并将知识共同生产和知识隐匿程度纳入该分析框架,探究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同生产在知识耦合与接力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知识耦合对知识共同生产产生正向影响,知识共同生产对接力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隐匿程度对知识耦合与接力创新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知识隐匿程度越强,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正向影响较小,反之较大。研究结论对于提升知识管理对创新绩效的融合度、发掘知识耦合对接力创新的内在影响路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为企业开展非常规创新活动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群山  
日本企业研究全球发达工业国家企业成功之举,把掌握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并不断创新、抢占国际市场作为战略来实施。战后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使大批企业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其工业科技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创新及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先进性,均处于世界突出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阳润平  
对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危害最大的不是高新技术本身具有的市场和技术风险,而是败德性和盲目性的非理性决策风险。通过建立负责任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模型,以求实创新、全员创新与合作创新来引进、研发和利用高新技术,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的理性之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