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9)
- 2023(12547)
- 2022(9932)
- 2021(9047)
- 2020(7728)
- 2019(17105)
- 2018(17282)
- 2017(33129)
- 2016(18048)
- 2015(20553)
- 2014(20668)
- 2013(20231)
- 2012(17850)
- 2011(15759)
- 2010(16042)
- 2009(15696)
- 2008(16206)
- 2007(15131)
- 2006(13784)
- 2005(13175)
- 学科
- 业(89982)
- 企(84703)
- 企业(84703)
- 管理(83308)
- 济(74960)
- 经济(74832)
- 财(32373)
- 业经(30706)
- 方法(28779)
- 农(25195)
- 务(24635)
- 财务(24590)
- 财务管理(24556)
- 企业财务(23355)
- 制(22935)
- 中国(20084)
- 数学(19704)
- 数学方法(19554)
- 农业(18007)
- 技术(17816)
- 体(16900)
- 策(16645)
- 划(16638)
- 理论(16303)
- 和(15363)
- 体制(14582)
- 经营(13972)
- 银(13671)
- 银行(13659)
- 企业经济(13022)
- 机构
- 学院(263448)
- 大学(259158)
- 管理(111433)
- 济(109372)
- 经济(107072)
- 理学(92809)
- 理学院(91989)
- 管理学(90997)
- 管理学院(90469)
- 研究(79366)
- 中国(67572)
- 财(58841)
- 京(54662)
- 财经(44363)
- 科学(44148)
- 江(43562)
- 经(40055)
- 农(39901)
- 所(38806)
- 中心(37896)
- 州(34226)
- 业大(34018)
- 北京(33990)
- 研究所(33912)
- 财经大学(32428)
- 经济学(32096)
- 商学(31246)
- 商学院(30939)
- 农业(30789)
- 范(29485)
- 基金
- 项目(161293)
- 科学(129395)
- 研究(123421)
- 基金(118243)
- 家(100088)
- 国家(99158)
- 科学基金(88264)
- 社会(80212)
- 社会科(76010)
- 社会科学(75994)
- 省(63768)
- 基金项目(62360)
- 教育(55608)
- 自然(55195)
- 自然科(53959)
- 自然科学(53948)
- 自然科学基金(53085)
- 划(51269)
- 编号(51223)
- 资助(46896)
- 成果(42324)
- 制(36496)
- 创(36491)
- 业(36347)
- 部(35649)
- 重点(35228)
- 课题(34056)
- 发(33638)
- 国家社会(33163)
- 创新(33155)
- 期刊
- 济(134727)
- 经济(134727)
- 研究(79257)
- 中国(57563)
- 财(53539)
- 管理(50224)
- 农(38628)
- 科学(33072)
- 学报(32927)
- 融(28878)
- 金融(28878)
- 大学(26396)
- 农业(25888)
- 技术(25276)
- 学学(24612)
- 教育(24565)
- 业经(23740)
- 财经(23376)
- 经(20147)
- 经济研究(19774)
- 业(17460)
- 问题(17182)
- 财会(16593)
- 会计(15240)
- 技术经济(14842)
- 现代(14525)
- 图书(13915)
- 世界(13005)
- 商业(12783)
- 理论(12779)
共检索到419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群慧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博 陈赤平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期,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未来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文章选取2010—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服务化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正相关关系产生了“同向—逆向—同向”的“马鞍型”调节效应,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影响程度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形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向辉 张国平
本文认为,信息化是提升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装备制造业若成为支柱产业,全面实施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施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信息化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辛国斌
<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系列规划,不断健全体系,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推动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加快迈入世界一流行列,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梅英 付晓娃 时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龙 蔡培民 王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专业化投入视角考察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稳定性,并探究了价值链稳定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企业与RCEP成员国间的价值链稳定性较强,且一般贸易方式下的价值链稳定性不断增强;价值链稳定性可以通过抑制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动机提升企业的绩效,其中与RCEP成员间、以一般贸易方式维系的价值链稳定性水平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在与RCEP成员国构成的区域价值链中,一般贸易方式下的价值链稳定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的分析论证了RCEP对维系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为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及国际经济规则重建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祁慧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强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育基于信息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健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发展的保证机制,为促进企业信息化创造环境和条件。本文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如何推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冠云 柳宏志
有人说,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化进程中,企业应该怎样趋利避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斌 王聪丽 张晓东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作为一种以技术效率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产生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技术效率向组织效率转化整合的过程中,知识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制度环境将起到中介作用,促使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得到有力地提升。
关键词:
信息化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薛讳 王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枫,冯宗宪,陈荣
本文首先从行业的角度出发, 比较分析了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制造业竞争力的状况。其次, 本文以外资企业的竞争力与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的比值作为外资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系数, 利用1997 年的数据作横截面分析, 结果表明, 几乎在所有的制造业行业中, 外资企业对国有企业都具有竞争优势。再次, 本文用线形回归法分析了工业增加值率、销售利税率、资产利锐率以及行业的资本密集度等几个指标与外资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系数之间的关系。最后, 本文得出结论: 外资企业在资产运营能力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外资企业保持对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税负不平等的原因难以解释制造业内外资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普遍存在。
关键词: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鸿雁 朱启贵 叶连松
本文从市场占有和获取利润两个角,度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资企业普遍比国有企业更具竞争优势。通过指标分析,确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规模实力、经营效率是影响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