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6)
- 2023(9342)
- 2022(7972)
- 2021(7549)
- 2020(6533)
- 2019(14789)
- 2018(14811)
- 2017(27524)
- 2016(15396)
- 2015(17801)
- 2014(18121)
- 2013(17907)
- 2012(16420)
- 2011(14509)
- 2010(15043)
- 2009(14304)
- 2008(15596)
- 2007(14284)
- 2006(12744)
- 2005(11830)
- 学科
- 管理(71285)
- 业(64055)
- 企(60427)
- 企业(60427)
- 济(58233)
- 经济(58121)
- 财(29581)
- 方法(27513)
- 务(22739)
- 财务(22699)
- 财务管理(22649)
- 数学(22478)
- 数学方法(22203)
- 企业财务(21495)
- 制(19201)
- 技术(15827)
- 业经(14540)
- 中国(13220)
- 体(12975)
- 学(12969)
- 农(12621)
- 划(11938)
- 银(11782)
- 银行(11753)
- 理论(11620)
- 体制(11253)
- 行(10705)
- 策(10501)
- 融(9720)
- 金融(9717)
- 机构
- 大学(228336)
- 学院(227769)
- 管理(91525)
- 济(88341)
- 经济(86187)
- 理学(76709)
- 理学院(75867)
- 管理学(74666)
- 管理学院(74198)
- 研究(70783)
- 中国(59067)
- 财(52792)
- 京(48906)
- 科学(42237)
- 财经(38986)
- 江(37558)
- 所(37060)
- 经(34989)
- 农(33192)
- 中心(33033)
- 研究所(32347)
- 北京(30869)
- 业大(30627)
- 州(29256)
- 财经大学(28609)
- 范(26668)
- 师范(26369)
- 商学(26050)
- 经济学(25873)
- 农业(25850)
- 基金
- 项目(139334)
- 科学(109833)
- 基金(101845)
- 研究(101568)
- 家(88206)
- 国家(87472)
- 科学基金(75969)
- 社会(63975)
- 社会科(60684)
- 社会科学(60669)
- 基金项目(53977)
- 省(53887)
- 自然(50120)
- 自然科(48989)
- 自然科学(48974)
- 教育(48176)
- 自然科学基金(48164)
- 划(45203)
- 资助(42180)
- 编号(40584)
- 成果(34813)
- 部(32054)
- 重点(31503)
- 制(30365)
- 创(29836)
- 课题(28408)
- 创新(27982)
- 教育部(27748)
- 性(27179)
- 发(27157)
- 期刊
- 济(104539)
- 经济(104539)
- 研究(67481)
- 中国(52170)
- 财(51812)
- 管理(39982)
- 学报(34037)
- 科学(32469)
- 农(29040)
- 大学(26423)
- 学学(24927)
- 教育(23435)
- 融(23020)
- 金融(23020)
- 技术(22718)
- 财经(20716)
- 会计(19765)
- 农业(19131)
- 财会(17996)
- 经(17571)
- 经济研究(14927)
- 业经(14424)
- 技术经济(12907)
- 问题(12473)
- 通讯(12411)
- 会通(12367)
- 业(12302)
- 版(12243)
- 务(10971)
- 现代(10735)
共检索到362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杜荣瑞 肖泽忠 周齐武 赵立新
本文探索了管理会计与控制技术(MAC)在中国公司当前的使用情况、它们对业绩的影响、以及影响它们应用程度的因素。基于219个中国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这些样本公司或多或少使用了一些MAC,包括一些新兴的MAC(如以经济附加值为基础的业绩指标等)。但是,各公司之间MAC的使用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MAC的使用程度受多项因素(如外资股权的比例、采用建立(build)战略、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和竞争程度)的影响,而与国有股份比重在统计上不相关。公司使用的一些MAC与公司绩效之间也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会计与控制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育军 黄益雄
本文以上市公司违规、发生财务报表重述和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所在年度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样本,利用上市公司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到2010年的数据,检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业绩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性,降低了公司的风险。在考虑多种反映业绩波动性指标和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性质时该结论仍然成立。本文以业绩波动性为视角研究了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有助于企业降低业绩波动性风险,也有助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业绩波动性 经济后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玉 徐春炫 王宇
基于公司业绩角度,分析内部控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12—2015年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较于内部控制健全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业绩较差;且内部控制缺陷程度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的公司业绩越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业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丁友刚 宋献中
本文以我国1997-2008年300家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为例,考察了高管更换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更换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政府控制的情况下,高管升迁与公司业绩无关,高管非升迁与公司业绩确实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是这种负相关关系只是在经济业绩比较低时才显著。此外,高管更换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积极的财务业绩改进。这表明,在政府控制下,高管更换无论从过程还是从结果上看,都偏离了经济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玉 徐春炫 王宇
基于公司业绩角度,分析内部控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12—2015年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较于内部控制健全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业绩较差;且内部控制缺陷程度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的公司业绩越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影 杨博 白明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内部控制质量细化为内部控制缺陷(质量)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进一步检验发现,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业绩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公司业绩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在经过工具变量等内生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仍然稳健,结果能够为公司改善业绩提供科学的思路。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世敬 王生年
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大股东控制以及多元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大股东控制度与公司业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业绩越好,这一关系在相对控股类型的上市公司中尤为突出。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多元化 公司业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玉 徐春炫 王宇
基于公司业绩角度,分析内部控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12—2015年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较于内部控制健全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业绩较差;且内部控制缺陷程度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的公司业绩越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业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泽忠 杜荣瑞 周齐武
本文研究了在公司经营中信息和通讯技术(ICT)与管理会计和控制(MAC)的互补性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取自219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支持了ICT与MAC具有互补性的预期。ICT和MAC除了分别对公司主观业绩具有显著且积极的直接影响外,还促使对方对公司主观业绩产生显著且积极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明确地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将有利于提高采用ICT和MAC的效果。此外,两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mediating effects)而不是交互效应(moderating effects),说明协同效应来自于两者的结合方式,而不仅是ICT和MAC各自应用程度的提高。我们还发现ICT和MAC对客观业绩不存在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娟 黄志忠
经典的管理学文献提出了内部控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两种不同机制,分别形成"内部控制促进论"和"内部控制悖论"。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虽然整体上我国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存在促进作用,但作用力较弱。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在技术创新活跃的公司中,内部控制提高创新绩效的作用力较弱;在大部分处于创新平均水平的公司中,内部控制的加强产生抑制创新投入的倾向;而在技术创新消极的公司中,内部控制对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都没有发挥显著的改善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一步改进内部控制建设,以促进实体经济技术创新和向新兴制造业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创新投入 创新绩效 公司业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云霞 吴联生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变更对国有控制权转移绩效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制权转移总体上并没有改善公司业绩,终极控制人变更能够改善国有控制权转移的绩效;控制权转移之后收购的资产在短期内提高了公司业绩,但没有发现这种正向作用在终极控制人是否变更两类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常艳
利用我国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后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公司相对没有披露的公司业绩高;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越充分的公司业绩越高。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经济后果?对此应予关注,这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规范。
关键词:
内控缺陷 信息披露 公司业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炜 王超
本文以人力资本作用最为突出的高科技企业控制权配置为出发点,选取2008—2010期间IPO的中国民营高科技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期从创始人管理的作用这一角度丰富民营高科技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有利于提高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并能有效抑制公司业绩波动,而且,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对公司业绩积极作用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创始人年龄越大,其对高科技公司业绩水平的积极作用越突出。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提升对知识、信息和技术等人力资本在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中作用的认识,促进民营高科技公司控制权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创始人 控制权 公司业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陆正飞
跨国企业内部控制:国外子公司业绩评价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陆正飞在传统习惯上,利润等财务尺度常被设定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标准。但是,随着跨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这些标准由于受到企业所处经营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得不可行了。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这两大国际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春霞
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特征、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对公司的业绩都有影响。本文采用2003~2004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后发现分离度越小的企业,其业绩越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多,企业业绩越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