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6)
2023(8354)
2022(6743)
2021(6483)
2020(5117)
2019(11830)
2018(11704)
2017(22098)
2016(12014)
2015(13223)
2014(12923)
2013(12440)
2012(11215)
2011(10261)
2010(10664)
2009(9899)
2008(9793)
2007(8637)
2006(7856)
2005(7185)
作者
(33446)
(27843)
(27744)
(26568)
(17797)
(13233)
(12470)
(10615)
(10577)
(9962)
(9680)
(9517)
(9066)
(8851)
(8774)
(8665)
(8323)
(8055)
(8054)
(7636)
(6784)
(6761)
(6700)
(6562)
(6386)
(6341)
(6080)
(5801)
(5607)
(5461)
学科
(49358)
经济(49310)
管理(36732)
(31468)
(27991)
企业(27991)
方法(22751)
数学(19550)
数学方法(18996)
中国(13259)
(11766)
(11481)
(11414)
业经(11379)
(11374)
理论(10687)
地方(10068)
环境(9746)
(9036)
银行(9031)
(8723)
(8674)
金融(8672)
(8522)
(8369)
教育(7975)
(7967)
农业(7326)
(7125)
财务(7083)
机构
大学(172085)
学院(170585)
管理(64282)
(64025)
经济(62403)
研究(55745)
理学(54920)
理学院(54219)
管理学(52871)
管理学院(52560)
中国(42629)
(36919)
科学(34390)
(31869)
(27089)
(26494)
(25426)
财经(25251)
师范(25249)
中心(25178)
研究所(24429)
北京(23222)
(22874)
业大(22712)
(22581)
(21421)
(20878)
师范大学(20486)
经济学(19608)
财经大学(18784)
基金
项目(112125)
科学(89327)
研究(81802)
基金(81683)
(71184)
国家(70626)
科学基金(61609)
社会(52923)
社会科(50224)
社会科学(50211)
(43637)
基金项目(42522)
自然(39817)
教育(39007)
自然科(38939)
自然科学(38935)
自然科学基金(38179)
(37457)
资助(33013)
编号(32731)
成果(27207)
重点(25586)
(24228)
课题(23598)
(23279)
(23143)
国家社会(21971)
创新(21796)
教育部(21139)
大学(20926)
期刊
(72921)
经济(72921)
研究(53248)
中国(34854)
学报(26151)
(26095)
管理(25340)
科学(24678)
教育(24118)
大学(20669)
(20501)
学学(19110)
技术(16051)
(15497)
金融(15497)
农业(13895)
财经(13660)
(11708)
经济研究(11125)
业经(11001)
统计(9506)
问题(9470)
(8830)
(8825)
图书(8793)
技术经济(8261)
现代(8246)
(7893)
资源(7794)
决策(7782)
共检索到256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平  
空间管治理念的引入及其在区域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是因应珠三角城镇群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1990年代以来,伴随城镇群的发育成长,珠三角空间模式和管治思路在不断演进,形成了由先前关注建设地区向现在关注非建设地区转变、由起初"单一控制"区域绿地向目前"控融结合"利用区域绿地转变。这些转变契合了建设宜居城乡的时代要求,为珠三角绿道规划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使空间管治思想进一步转化为"建设区域绿道网"这一"共赢"各方的策略行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雪琴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它旨在科学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短缺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环境、资源、能源等诸多问题的制约,选择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产业集群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润东  杨新铭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收入方程的实证检验可以研究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各主要因素的贡献。通过运用面板数据对三大经济带的研究发现,工作前后所形成的经验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分别运用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分解前后的Mincer收入方程进行了检验,发现区域因素通过工作后经验影响三个地区的人力资本形成,并显示出不同的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谈璐  李廉水  吕玉兰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块高地,泛珠三角模式的确立,给长三角带来冲击和启示,本文通过 对两个三角洲的比较,提出了长三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然而,传统发展模式使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已引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目前,资源环境制约日益显性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亟须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的转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正兴  
快速城镇化对区域生态廊道的破坏已成为保持珠三角生态网络系统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近年珠三角通过大规模绿道建设,将生态保护与运动休闲等功能结合,实现由僵化的生态保护政策到通过利用生态要素提升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市建设,属地管理、长效运营"的绿道建设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小菁  张天教  廖翔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我国至今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为创造区域科技合作发展的新机遇,拓展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空间。文章从"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要素、动力分析探索了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多层次的有利于区域科技合作与发展的新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柏育红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具体而言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组织、安排教学全过程。这里,笔者结合珠三角地区部分高职院校的探索和实践,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晖  邝国良  齐昌玮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优化升级的挑战和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的制约。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珠三角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渺希  周璇  黎智枫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合理、有序地引导城市群扩容已经日益成为重要的规划议题。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归纳了功能联系视角下城市群空间网络的主要特征。首先,城市联系的绝对强度是界定城市群的重要依据;其次,相对于外部的城市联系,城市群内部的功能联系分配应占有明显优势的相对比例;再次,城市群内部网络应以多向联系为主,而非指向单一的中心城市。在这一原则下,以广东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区域空间结构为目标,从联系强度、网络群集性、空间邻近性等指标进行综合判别,实现了对清远、河源、阳江、汕尾和云浮5个潜在扩容对象城市的优选比较,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近期扩容的优选对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定性比较的方式对广东区域空间结构的长远发展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君  张璐琴  
总结了不同阶段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的特征,对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的意义、规划原则、规划思路进行了分析。认为珠三角地区应该以现有经济联系为基础,适度超越现有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扩大区域范围,把港澳作为内生变量,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区域内重大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借助国家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毗邻港澳这一特殊区位优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然而当前,珠三角发展面临诸多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春玉  
引力模型、地缘经济关系理论、城市流强度模型是研究城市群际空间经济联系的主要方法。综合研究表明,珠三角与环珠三角已形成较为紧密的圈层结构,但是,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状况有待优化,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辐射与承接辐射能力有待提高。优化珠三角与环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应加快环珠三角城市群快速交通网建设,培育承接极,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缘优势,实施反边缘化战略。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伯伟  马骆茹  
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苏浙沪粤四省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在各自地方政府的创新政策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江苏省表现为强势型政府指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浙江省表现为包容型政府引导下的民营经济驱动,上海市表现为强势型政府主导下的国有经济与外资经济双驱动,广东省表现为改革型政府指导下的外向经济驱动。在创新模式方面,江苏省以培育高新区为特色,浙江省是传统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并举,上海市以"主国有、辅外资"为特色,广东省以打造新型专业镇为特色。苏浙沪粤四省市各具特色的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