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6)
- 2023(6574)
- 2022(5806)
- 2021(5352)
- 2020(4791)
- 2019(11331)
- 2018(11263)
- 2017(21967)
- 2016(12067)
- 2015(13949)
- 2014(14361)
- 2013(14248)
- 2012(13621)
- 2011(12339)
- 2010(12770)
- 2009(12040)
- 2008(12510)
- 2007(11528)
- 2006(9871)
- 2005(8973)
- 学科
- 济(55155)
- 经济(55081)
- 业(33535)
- 管理(32271)
- 方法(27635)
- 企(27215)
- 企业(27215)
- 数学(23693)
- 数学方法(23468)
- 农(14794)
- 财(13884)
- 中国(13335)
- 学(13185)
- 贸(10707)
- 贸易(10706)
- 业经(10645)
- 易(10365)
- 农业(9686)
- 地方(9635)
- 理论(9585)
- 制(9567)
- 和(9146)
- 融(8546)
- 金融(8544)
- 银(8323)
- 银行(8298)
- 务(8121)
- 财务(8107)
- 财务管理(8081)
- 行(7880)
- 机构
- 大学(189434)
- 学院(185227)
- 济(78661)
- 经济(77045)
- 管理(70434)
- 研究(63435)
- 理学(60664)
- 理学院(59938)
- 管理学(58945)
- 管理学院(58582)
- 中国(47053)
- 京(40132)
- 科学(38964)
- 财(36442)
- 所(33088)
- 农(32729)
- 研究所(30183)
- 财经(29256)
- 中心(29110)
- 业大(27950)
- 江(27828)
- 经(26440)
- 农业(26050)
- 北京(25610)
- 范(25354)
- 经济学(25198)
- 师范(25102)
- 经济学院(22873)
- 州(21994)
- 院(21893)
- 基金
- 项目(118712)
- 科学(92288)
- 研究(86663)
- 基金(85637)
- 家(75343)
- 国家(74311)
- 科学基金(62052)
- 社会(54336)
- 社会科(51308)
- 社会科学(51289)
- 省(45603)
- 基金项目(45147)
- 教育(40425)
- 自然(39455)
- 划(39004)
- 自然科(38492)
- 自然科学(38476)
- 自然科学基金(37802)
- 资助(35871)
- 编号(35745)
- 成果(30349)
- 部(27392)
- 重点(27019)
- 发(25662)
- 课题(24299)
- 创(24274)
- 教育部(23357)
- 科研(23141)
- 大学(22724)
- 创新(22637)
共检索到271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林
本文通过对管家理论与代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结合现实环境 ,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首席执行官 (CEO)关系的指导思想重新进行了阐释 :当CEO在公司内部尚处于领导地位和权力的发展阶段 ,获得重大成就之前 ,董事会应该借鉴管家理论与CEO发展一种相互合作、彼此信任的工作关系 ;而当CEO在公司中的领导地位和权力得到较强发展 ,其潜能得到充分展示 ,在工作中取得重大成就以后 ,董事会则应该借鉴代理理论思想对CEO可能出现的自负心态及机会主义行为实施严格控制
关键词:
管家理论 代理理论 董事会与CEO的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葛守昆
《改革》于2009年第6期发表了广东学者钟乃雄《民营企业经理人的角色倾向与行为偏好》(以下简称《经理人角色与偏好》)一文,对民营企业经理人在企业中扮演角色与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为民营企业如何处理与经理人的关系提出了创新性路径。此文发表后,立即引起学界关注。编辑部选发6篇争鸣来稿,并刊出作者回应文章。
[期刊] 改革
[作者]
匡贤明
《经理人角色与偏好》核心观点: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的差别是因为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导致不同结论。《经理人角色与偏好》是一篇分析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比较上乘的文章。它不仅提出了可供检验的模型,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情境分析的方法以及相应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林
管理者是企业的代理人还是管家这是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要确定家族企业管理者在家族企业扮演的角色,必须考虑两方面(家族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选择倾向,要经过单向选择和双向博弈两个阶段来决定。在家族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得到确定以后,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的应用边界也就会变得明朗。
关键词:
代理理论 管家理论 家族企业 角色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辉华 凌文辁 方俐洛
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从所有者角度出发,指出所有者对管理者的认知假设,决定了他们之间要么建立代理关系,要么建立管家关系。与以上观点不同,本文既从所有者,又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认为他们之间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博弈选择基础上,进而指出,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是相容的。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理论 管家理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启林
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可以说是两种基本假设截然对立的理论,但却都认为家族企业经理人有采取代理人或管家单一行为的倾向。本文在简要阐述了这两种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不同观点以后,基于利他主义的桥接,得出了家族企业经理人有采取代理人和管家复合行为的倾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乃雄 曹芳 隋广军
企业组织是一个非常异质性的组织,企业的不同治理选择潜在影响着企业的代理成本和管家态度,最终体现为能力和企业绩效上的重要区别。文章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这两种不同公司治理视角,分析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四个维度,即家族所有与控制、家族领导能力、多个家族成员的广泛参与以及家族传承计划与实际参与下的各自的代理成本和管家态度,以及对企业能力和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代理理论 管家理论 家族企业 公司治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清 凌文辁
本文从一对相悖的理论角度展开——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来讨论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代理理论如何激励,管家理论如何激励,文章结合两种形式的激励方式,搭建了一个新框架,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职业经理人 激励机制 代理理论 管家理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志强 田银华 邹新月
文章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融合视角,探讨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模式。从经济利益(物质)和非经济利益(精神)角度,构建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协同激励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中国家族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化(衰退)期四个阶段,职业经理人协同激励模式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职业经理人 代理理论 管家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志强 田银华 王克喜
文章以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为主线,构建了家族企业契约治理三环模型,建立了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方格理论,得到9种契约治理模式,并对其中5种常见模式的特征和优缺点进行分析;然后从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视角探讨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代理理论指出管理者为"经济人",强调显性契约治理;管家理论指出管理者为"社会人",强调隐性契约治理;事实上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是完全可以融合的,管理者是"复杂人",同时具有代理和管家两种行为,因此不仅注重显性契约治理,也要注重隐性契约治理;短期而言,家族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模式,但长远来说,强隐性契约治理、强显性契约治理,即"强强模式"是中国家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传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坤河 刘宵 钟正东 熊英贝 周津 项莉
目的:分析三明市医共体模式取得成效的治理内核,为其他地区医共体建设提供治理思路。方法:对2016—2020年三明市政府、医共体和医务人员3个层面的利益诉求进行描述性分析,评价医共体改革成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融合视角探讨三明市医共体模式治理机制。结果:政府、医共体、医务人员间存在双层次委托关系,三者间呈现管家行为递减,代理行为增强的特点。三明市通过优化双层次委托关系,促进了多方利益主体协同。结论:要实现医疗服务公益性,在第1层委托关系,应积极促成“委托—管家”关系的建立,在严格的管控手段限制医共体代理行为的基础上,给予医共体足够的信任和权力,激发医共体管家行为和主观能动性;在第2层委托关系,医共体与医务人员之间以“委托—代理”关系为主,需要用严格的监管和约束手段来较好地解决因为目标异质和信息不对称出现的代理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成柏
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理论,将委托代理过程分成代理人的工作结果可完全由工作情况决定和不可以完全由工作情况决定两种情况,分别建立有不确定性但可监督的委托人-代理人动态博弈模型和有不确定性且不可监督的委托人-代理人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委托代理双方在委托代理过程中各阶段的风险和收益,从而找出两种模型中双方的激励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得出一系列的激励模式。
关键词:
服务业外包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动态博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仲毅 张瑞祥
委托代理和层级组织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和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企业的层级结构实质是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结构在工业经济时代发挥了作用并取得成功。但层级结构中也存在着固有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由此引起 的一些其他的弊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了完善企业层级结构,应当合理设计激励机制,改造企业组织结构,使其扁平化、网络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