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58)
2022(337)
2021(364)
2019(553)
2018(611)
2017(908)
2016(570)
2015(740)
2014(704)
2013(555)
2012(566)
2011(554)
2010(595)
2009(533)
2008(501)
2007(497)
2006(452)
2005(476)
2004(396)
2003(420)
作者
(1528)
(1300)
(1277)
(1262)
(706)
(622)
(567)
(546)
(537)
(529)
(462)
(454)
(426)
(389)
(385)
(385)
(376)
(363)
(355)
(349)
(343)
(335)
(301)
(299)
(296)
(281)
(277)
(271)
(271)
(266)
学科
教育(2323)
思想(1927)
(1849)
经济(1846)
政治(1773)
思想政治(1669)
政治教育(1669)
治教(1669)
德育(1655)
统计(1420)
中国(1332)
(986)
方法(972)
管理(721)
(556)
(546)
贸易(545)
(540)
(525)
理论(520)
数学(501)
数学方法(477)
(443)
企业(443)
(382)
现代(379)
(362)
研究(358)
统计学(348)
出口(337)
机构
大学(8386)
学院(7977)
(2622)
研究(2561)
经济(2552)
中国(2035)
管理(2015)
统计(1890)
(1865)
(1818)
科学(1724)
师范(1616)
(1616)
理学(1605)
(1578)
理学院(1577)
财经(1532)
管理学(1459)
管理学院(1444)
(1327)
(1307)
(1301)
北京(1270)
师范大学(1253)
(1207)
(1196)
研究所(1171)
教育(1168)
(1154)
中心(1132)
基金
项目(3973)
研究(3281)
科学(2912)
基金(2433)
社会(2171)
社会科(1998)
社会科学(1997)
(1904)
国家(1869)
教育(1869)
(1596)
科学基金(1552)
成果(1538)
编号(1412)
(1272)
(1244)
资助(1238)
课题(1211)
基金项目(1030)
大学(1029)
(997)
思想(963)
重点(947)
项目编号(931)
(913)
(909)
阶段(907)
高校(892)
科学研究(860)
(852)
期刊
统计(4424)
研究(3999)
(2969)
决策(2963)
教育(2831)
(2668)
经济(2668)
中国(2019)
学报(1483)
大学(1243)
(1103)
学学(1061)
科学(968)
职业(842)
管理(808)
财经(797)
(694)
高等(688)
(663)
图书(660)
(599)
国际(596)
高等教育(589)
(584)
技术(580)
书馆(514)
图书馆(514)
社会(513)
(494)
金融(494)
共检索到15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奕君  
管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相",相齐四十年,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中的首霸。《管子》一书比较全面的记录了管仲的思想,因此,我们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晋超  
1管子、孔子统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管子,即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出身贫贱,经好友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齐相。依托齐国东面临海的地理位置,管仲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史记·管晏列传》),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他为政"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责轻重,慎权衡",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实现了霸业,孔子对管仲的功绩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管仲相桓公,霸业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管子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管仲,即管子,春秋时齐国颖上人。名夷吾,字仲,死后谥作“敬”,所以也称“敬仲”。生年待考,死于周襄王七年丙子,即公元前645年,早于孔子一百多年。当时正是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的春秋战国时代,在阶级斗争推动下,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起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也解放了生产力。如齐国就有铁矿的采掘和铁器的制造。同时,反映各阶级、阶层和集团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文举  
本文通过对《管子》一书的学习和研究,认真总结了《管子》价格思想的主要内容,即物价波动论、相对价格论、国控价格论、竞争价格论、价格贵贱得失论、平抑物价政策论和外贸价格论。并且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价格理论透彻分析了《管子》价格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即《管子》过分夸大了商品货币经济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管子》只研究了商品的价格和供求、而没有研究价值问题,《管子》过分夸大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作用。《管子》价格思想中的科学内涵,对今天的价格理论研究和价格管理实践仍然有着重要借鉴、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尚琤  
《管子》的流通思想主要是以其"轻重论"为核心,强调国家应当积极干预流通领域,由国家垄断盐铁经营,控制粮食储备和货币发行,根据商品的供求状况,运用货币、粮食等调剂供求,平抑物价,低买贵卖,赚取差价,充实国家财政,抑制商贾。同时在国与国的贸易中,利用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他国进行商战,从而实现削弱敌国、增加本国的财富和富国强兵的目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胜前  
《管子》思想丰富、包揽各家,是研究先秦文化乃至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而“同构”的思维形式在《管子》相关的推理与论证实践中有着鲜明的表现,不仅表现为中国古人从自身经验外获得新知识的重要认知方式,还展现为一种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颇具说服力的论证方式。“心君同构”推理从古人对“君”之于政治的核心意义的认知出发,通过在已有的知识库中搜寻同样位于所在领域“核心”地位的“心”,然后利用“君”与“心”的相似结构推知“心”的权威地位同样能够适用于“君”,即是从“心”为君主的权威性地位证明以及通过这种证明为《管子》作者的治国理念提供合理性的说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加荣  
本文在分析了《管子》在赋税制度、国家专卖、货币杠杆、信贷、贸易、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将《管子》的理论依据归结为利益驱动和市场调节两方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国权  
《管子》后16篇,也称轻重篇,着重阐述了轻重理论,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经济管理思想。前人学者大多从供求规律与货币数量论等角度对商品之间的轻重规律进行阐释。文章则重点阐述了轻重规律所蕴含的均衡思想,并且在阐述管子轻重理论中蕴含的局部均衡、动态均衡、一般均衡思想后,借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试图重建管子轻重规律的均衡分析。西方经济学直到1769年以后才在经济学中引入均衡的概念,此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经济思想的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旭华  
《管子》的商业经济思想曹旭华(杭州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商业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大体在该时期成书的《管子》,①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商业经济问题,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商业经济思想。一、关于农工商的关系在农工商三大经济部门的关系问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孝珍  
《管子》中包含了丰富的收入分配思想,其中对收入分配的原则、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危害和解决途径都有一定的论述。本文对散见于《管子》各篇章的关于收入分配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结合中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实状况分析了《管子》的收入分配思想对现实的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穆森  田志刚  
《管子》反映的我国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但它所包含的合理因素奠定了我国古代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其中的以民为本、重视社会救济、强调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政府在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作用等思想,在今天依然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振东  
《管子》认为,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是让政府成为经济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借"利出于一孔"使"民力可得而尽",最终达到"其国无敌"。其所主张的获取财政收入的原则是"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方法有四种:国家产销盐铁、国家敛轻散重、国家组织放贷、国家垄断铸币。体现出三个特征:垄断、强制、抑商。《管子》财政思想不但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周厉王发动中国自国家产生以来的第一次政治改革,虽然这次改革没有成功,但却激励了后世的政治改革。后世的改革又催生了诸多新的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些新的矛盾,《管子》提出了运用财政工具加以调控的思想。本文论述了《管子》运用财政工具调控国民经济的原理,具体包括调控的目的、基础、原则等,阐述了运用财政工具调控国民经济的方向、范围、工具,以及调控方式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振东  
《管子》认为,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是让政府成为经济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借"利出于一孔"使"民力可得而尽",最终达到"其国无敌"。其所主张的获取财政收入的原则是"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方法有四种:国家产销盐铁、国家敛轻散重、国家组织放贷、国家垄断铸币。体现出三个特征:垄断、强制、抑商。《管子》财政思想不但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今天依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