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1)
- 2023(12719)
- 2022(11278)
- 2021(10737)
- 2020(9106)
- 2019(21302)
- 2018(21540)
- 2017(40158)
- 2016(22455)
- 2015(25166)
- 2014(25577)
- 2013(24473)
- 2012(22234)
- 2011(19805)
- 2010(19885)
- 2009(18013)
- 2008(17318)
- 2007(14833)
- 2006(13019)
- 2005(11368)
- 学科
- 济(79348)
- 经济(79241)
- 管理(60744)
- 业(54325)
- 企(46665)
- 企业(46665)
- 方法(35501)
- 数学(30456)
- 数学方法(30028)
- 中国(22226)
- 农(21356)
- 财(21021)
- 学(19691)
- 制(19591)
- 业经(18625)
- 地方(16980)
- 理论(16051)
- 体(14837)
- 银(14599)
- 银行(14548)
- 行(13939)
- 农业(13750)
- 融(13647)
- 金融(13639)
- 和(13609)
- 教育(13497)
- 技术(12856)
- 贸(12790)
- 贸易(12785)
- 务(12707)
- 机构
- 学院(300985)
- 大学(299574)
- 管理(116695)
- 济(109125)
- 经济(106399)
- 研究(103069)
- 理学(100342)
- 理学院(99163)
- 管理学(97299)
- 管理学院(96768)
- 中国(75691)
- 科学(66679)
- 京(65226)
- 所(52675)
- 财(52476)
- 农(50977)
- 研究所(48147)
- 业大(46861)
- 中心(46069)
- 江(44771)
- 范(42206)
- 师范(41750)
- 北京(41439)
- 财经(41057)
- 农业(39911)
- 院(38247)
- 经(37274)
- 技术(36651)
- 州(36514)
- 师范大学(33596)
- 基金
- 项目(208641)
- 科学(161601)
- 研究(154345)
- 基金(146410)
- 家(128476)
- 国家(127339)
- 科学基金(107802)
- 社会(92135)
- 社会科(86925)
- 社会科学(86900)
- 省(83796)
- 基金项目(78172)
- 教育(72845)
- 自然(71029)
- 划(70690)
- 自然科(69307)
- 自然科学(69285)
- 自然科学基金(67966)
- 编号(65374)
- 资助(60193)
- 成果(53897)
- 重点(47019)
- 课题(46341)
- 部(45073)
- 发(44085)
- 创(43078)
- 项目编号(40131)
- 创新(40053)
- 科研(39771)
- 大学(38609)
- 期刊
- 济(122088)
- 经济(122088)
- 研究(90173)
- 中国(62343)
- 学报(50943)
- 教育(45878)
- 农(45837)
- 科学(45063)
- 管理(42291)
- 财(39494)
- 大学(37883)
- 学学(35236)
- 农业(31860)
- 技术(28314)
- 融(25423)
- 金融(25423)
- 业经(20411)
- 财经(19103)
- 经济研究(18898)
- 图书(17009)
- 业(16293)
- 经(16159)
- 科技(15186)
- 问题(15159)
- 理论(14896)
- 版(14360)
- 实践(13843)
- 践(13843)
- 职业(13665)
- 技术经济(13347)
共检索到444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忠华 甄昕宇
管办评分离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政策背景下,民族院校必然面对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有一套适合民族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管办评分离改革背景下民族院校评价机制问卷调查表",对9所民族院校的125位专家学者和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和专家访谈,结合民族院校工作实践,设计提出适用于民族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含有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109个三级指标,并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两个指标在民族院校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的是通过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民族类院校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宗旨,走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管办评分离 民族院校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一琼 张男
高校教师评价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民族高校兼具高等教育与民族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十四五"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引,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评价体系中指标特色不足、量化依赖过度、指标权重失衡等显著问题,重新审视评价的价值效用,侧重评价的调节、激励与导向功能,以民族高校的使命担当、价值理念和办学特色为根本遵循,从评价结构、指标体系、功能体系三个维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和适用性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模式。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民族高校 教师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钰 刘磊
2010年以来,上海市职业教育评估进行了系统化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加强评估项目的顶层设计,构建面向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类型评估项目,科学设计评估流程,编制评估工作手册,开发评估信息系统。通过多年来的职业教育评估实践,促进教师关注课堂、加强教研,推动学校加强内部质量保证、规范教学管理,推进上海各项改革创新成果落地,保障上海市职业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评估 改革 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迎春 白颖 陆冬梅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呈现出高素养、优结构、深合作的特质,具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凸显职业教育全民性、扩大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价值优势。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依旧存在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合作水平有待强化和师资结构亟待优化的问题。为实现以评促建,立足全面性、动态性和针对性等基本原则,以所在学校2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作为参考,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AHP层次法测算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团队综合素养”“团队建设成果”“团队整体合作能力”“团队内部治理水平”“团队结构优化水平”以及“团队建设环境”的结论。据此,提出三方面实施建议:推进评价体系配套机制改革,强化专业教师团体综合素养;打造多方联动评价系统,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治理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评价模式,巩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成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忠芳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和处理好管办不分、管评不分的问题,实现社会参与监督评价和第三方独立评价,如何认识评价主体多元化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教育督导的管评分离等,都是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重点、难点、焦点及疑点问题。需要理清思路,简政放权,扩大自主办学,逐步实现评价独立,才能稳步推进改革。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管办评分离 教育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红武
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需准确把握三者之间权责分离、系统合一的逻辑关系。建设高校办学监测体系,增强评价导向和指挥棒效应,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和高校办学水平。高等院校办学监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整体谋划、综合考量。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是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发挥社会专业组织监督和评价效用的必然要求。《国家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玮炜 贺定修
管办评分离以及实施第三方评价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十年来国家颁布的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政策表明,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与教育第三方评价之间相互影响、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将两者放在一个整体中看待和理解,才能有效推进教育管办评改革的深化和第三方评价的顺利实施。现阶段,实施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基础在于构建好政府主导参与、第三方评价机构全程参与以及施教机构事中参与三大机制。在具体实施路径的选择上,关键要加强第三方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制度建设、指标体系制定以及过程管理。
关键词:
管办评分离 职业教育 第三方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强 聂蕊
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的"生命线",评价是牵引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评价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是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改革是推动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式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学生评价改革的难点堵点,应从设计"五化一体"可持续发展评价机制、构建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学生评价改革理论模型和探索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动态自适应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三个维度,破解当前学生评价面临类型特征弱化、价值取向窄化、评价方式虚化等难题,赋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程伯勤 柯俊
评价征管质量的指标体系及深化改革的设想□程伯勤柯俊随着征管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税收征管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征管改革的重点应由数量的增加转向质量的提高。完善征管运行机制,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是当前深化征管改革的关键。深化征管改革,提高征管质量,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莉 方展画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其产生的影响深刻而又广泛。中美两国的大学排行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归根结底也是中美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冲突的反映。从比较中美两国文化特点入手,阐述各自大学排行指标体系在价值取向、分类标准和指标设置等方面的差别,深入分析其中的文化背景因素。
关键词:
中美大学排行 指标体系 文化差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企业绩效评价课题研究组 王济民 赵奇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准确评价企业绩效的关键环节,指标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原中央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占22个,内容涵盖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四个方面,课题组按照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根据"管资本"的要求对原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一、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丽君
对高职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是推动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特色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为主要评价依据,遵循"适用性"、"导向性"、"发展性"、"定量与定性结合"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研究探讨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引导民办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民办 高职院校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鸿诗 吴克昌 张强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公平与效率在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界定了公平与效率的内涵,构建了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我国公平与效率状况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平 效率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 侯元元 张惠娜 付宏 吴晨生
文章基于情报3.0背景下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总体架构及内容,研究了科技情报服务能力评价思路,并借助调查法与统计方法、德尔菲法、灰色数学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具体论证了情报资源保障能力、情报交互能力、情报分析判断能力和情报协同服务能力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设计了指标权重,提出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国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管理制度体系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正在发生一系列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为高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制度环境。主要针对近5年来我国高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新制度、新举措、新变化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我国高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高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