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0)
- 2023(3993)
- 2022(3375)
- 2021(3067)
- 2020(2567)
- 2019(5789)
- 2018(5667)
- 2017(10979)
- 2016(6096)
- 2015(6994)
- 2014(6895)
- 2013(6621)
- 2012(6389)
- 2011(5701)
- 2010(5966)
- 2009(5522)
- 2008(5918)
- 2007(5471)
- 2006(4800)
- 2005(4432)
- 学科
- 济(23328)
- 经济(23301)
- 业(19680)
- 企(19052)
- 企业(19052)
- 管理(18711)
- 方法(9357)
- 业经(7324)
- 理论(6419)
- 中国(6306)
- 学(6276)
- 数学(6118)
- 数学方法(5967)
- 农(5953)
- 财(5601)
- 和(5485)
- 地方(4997)
- 教育(4929)
- 策(4884)
- 贸(4675)
- 贸易(4673)
- 划(4550)
- 易(4533)
- 制(4412)
- 务(4204)
- 财务(4192)
- 财务管理(4186)
- 技术(4056)
- 农业(4017)
- 企业财务(3944)
- 机构
- 学院(92685)
- 大学(92517)
- 管理(33955)
- 济(32845)
- 经济(32033)
- 研究(31792)
- 理学(29241)
- 理学院(28802)
- 管理学(28218)
- 管理学院(28003)
- 中国(22258)
- 科学(20109)
- 京(19967)
- 所(16332)
- 财(15384)
- 范(15304)
- 师范(15188)
- 研究所(14998)
- 江(14932)
- 农(13898)
- 中心(13102)
- 财经(12522)
- 北京(12421)
- 师范大学(12207)
- 业大(12108)
- 州(11835)
- 院(11389)
- 经(11212)
- 农业(10909)
- 技术(10028)
- 基金
- 项目(58818)
- 科学(46605)
- 研究(43901)
- 基金(42245)
- 家(36920)
- 国家(36572)
- 科学基金(30847)
- 社会(27478)
- 社会科(25883)
- 社会科学(25874)
- 省(22957)
- 基金项目(21845)
- 教育(20898)
- 划(19994)
- 自然(19929)
- 自然科(19451)
- 自然科学(19443)
- 自然科学基金(19129)
- 编号(18499)
- 资助(16829)
- 成果(16328)
- 重点(13804)
- 课题(13362)
- 发(12979)
- 部(12931)
- 创(12367)
- 项目编号(11482)
- 创新(11257)
- 性(11257)
- 教育部(11092)
共检索到138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华 殷旭辉
管仲相齐40年使齐国成为号令诸侯的霸主。他的文化治国战略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独特的一方面。管仲强调发展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把富国和富民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其文化治国思想的物质基础;其文化治国的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继承周文化,从而进入文化主流;二是通过吸纳周边文化,从而促进文化在齐地的融合;在前两者基础上塑造独具魅力的齐文化,成就文化大国的理想,从而构成对经济和政治的强力支撑。管仲的文化治国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建制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文化之基础在于民众,文化的重塑要体现兼容和开放的精
关键词:
管仲 文化治国 齐文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彧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现代化。西南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共生共荣、与自然协调发展而形成的地方性知识。传统与现代并非断裂性的对立,而是互补性的统一。从整体性和系统性来看,西南民族的生命共同体思想、生计模式、生态禁忌等“地方性知识”体现了各民族在地化的内生秩序生产能力,指引民族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具有培育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引导消费领域的绿色生态转型、维持生物多样性与良性文化生态、树立区域特色的大食物观以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文化自运行机制互补促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价值。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地方性知识 在地化 自运行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梓萌 李刚
习仲勋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率先倡导保护西北地区古文献及珍贵文物;建国初期主政西北时,提议设立文物处,做出保护西安城墙、唐慧彻寺南塔和碑林博物馆等指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中央任职,签发大量文物保护文件;改革开放后,积极参与保护长城、圆明园、林则徐故居及墓地等文物遗迹,以及秦腔、阿宫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总结习仲勋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包括: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强调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科学理念和方法点。这些前瞻性思想和实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磊
中国传统农业基本是在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循环中展开的,因此,建立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必然具有原始生态性特征,其中蕴含着系统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科技观、生态美学观等生态文化意蕴和取向。这些生态观念为当代生态文化的建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雏形和理论参照,当代生态文化是对传统农业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扬弃和创新。
关键词:
农业文化 生态文化 传统农业 文化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梓菡 潘佳琦 张宏 姜珊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文化,具有极其丰富和深远的内涵。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由此而发展。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不断吸收历代统治者以及思想家、政治家等的廉政思想,持续创新发展。通过研究中国廉政思想文化的发展创新过程,进而可以得出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挖掘其精华,将有利于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廉政思想文化 内涵 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坤 刘新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欢 周德刚
传统文化是民族命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新时代文化自信和中国精神为动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时代 文化自信 中国道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贤君 王愚
行孝是几千年来人们推崇与奉行的事亲奉上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石。探讨中国孝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孝文化 内涵 特点 当代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明 路宝利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之下,中华优秀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每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中,人们总是习惯归咎于“君子不器”的文化传统,但却忽视了“经世致用”的文化取向。这实际上归结于对职业教育文化传统的误读而不是文化传统本身的问题。据此,采介谱系学的基本范式,秉持后传统理论、民族性线索与复杂性场域等解释依据,在针对“君子不器”与“经世致用”文化“双螺旋构型”的审鉴中,解析出指向“大器”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根脉,以此明晰“大器”的培养取向在于兼备德艺周厚、通艺通道的“中国式”博雅工匠。“大器”的当代价值,可在我国职业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治理、文化效用方面发挥新的牵引作用,从而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挖掘新的文化自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贤兵 姜南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教义中蕴含丰富的林业生态思想,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文化基础。道教主张护生、戒杀,善待万物,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道教教义对教徒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保护动植物,合理适度取用资源。道教重视森林植被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林区经济具有现实意义,注重尚德修行、劝民从善,鼓励植树造林,有利于生态修复,维持生物多样性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
道教 林业 生态思想 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运晓钰 陈丽鸿
《资本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两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展开了批判,构筑起其生态思想的基本框架。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劳动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劳动异化,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指导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
《资本论》 生态思想 当代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培
张謇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民族危亡之际确立“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人生理想,在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教育救国、振兴实业、保障生计”的职业教育宗旨,形成“实业教育作为类别教育”“父教育、母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以实业挹注教育”等深刻反映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前瞻性思想,表现出深刻的国家性、实用性、实践性特征,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张謇 职业教育 父教育 母实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义
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中的精华部分主要有善事双亲、敬爱父母、合理谏诤、感恩祭祀等内容。传统孝道的精华部分以及现代社会家庭的继续存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以及经济基础的变化等因素对现代孝道伦理的呼唤,使得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型成为可能和必然。现代孝道包括赡养父母,敬爱老人、合理谏诤,平等共享、慎终追远,文明祭祀等新的内容,具有权利与义务对等性、注重感情性和精神性、道德性和法律性的统一等时代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宋林泽 黄婧雯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严峻,共建全球生态文明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各国在治理理念、路径、合作机制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分歧。习近平全球生态治理观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价值基础,致力于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以共商共建共享为重要遵循,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建全球生态文明。习近平全球生态治理观不仅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世界眼光,也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变革和治理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习近平 全球治理 生态观 当代价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侯鹏
马克思在对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就业观的借鉴和批判的基础上,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逻辑原则出发,构建了包括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失业理论、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和劳动就业权理论等内容丰富的就业思想体系。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我国就业理论和就业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