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7)
- 2023(16040)
- 2022(13383)
- 2021(12332)
- 2020(10177)
- 2019(23143)
- 2018(22833)
- 2017(43713)
- 2016(22949)
- 2015(25751)
- 2014(25276)
- 2013(24927)
- 2012(22818)
- 2011(20383)
- 2010(20293)
- 2009(18328)
- 2008(17824)
- 2007(15522)
- 2006(13544)
- 2005(12414)
- 学科
- 济(95284)
- 经济(95148)
- 管理(72356)
- 业(67588)
- 企(54339)
- 企业(54339)
- 方法(37017)
- 数学(32326)
- 数学方法(31892)
- 中国(29100)
- 农(26753)
- 财(26427)
- 业经(23831)
- 地方(23725)
- 制(23544)
- 农业(17882)
- 贸(17663)
- 贸易(17643)
- 银(17616)
- 银行(17595)
- 易(17089)
- 行(16922)
- 融(16562)
- 金融(16559)
- 务(15842)
- 财务(15782)
- 财务管理(15739)
- 技术(15530)
- 学(15397)
- 环境(15397)
- 机构
- 学院(314026)
- 大学(312715)
- 济(132326)
- 经济(129522)
- 管理(125059)
- 理学(106974)
- 理学院(105870)
- 管理学(104213)
- 管理学院(103604)
- 研究(103392)
- 中国(81436)
- 京(65674)
- 财(64946)
- 科学(59204)
- 财经(50033)
- 中心(49727)
- 所(49416)
- 江(48392)
- 农(46841)
- 经(45516)
- 研究所(44111)
- 业大(42577)
- 北京(41090)
- 范(40872)
- 经济学(40663)
- 师范(40462)
- 州(38545)
- 院(38174)
- 财经大学(37219)
- 经济学院(36568)
- 基金
- 项目(212390)
- 科学(170171)
- 研究(159969)
- 基金(155693)
- 家(133751)
- 国家(132595)
- 科学基金(116332)
- 社会(104599)
- 社会科(99257)
- 社会科学(99238)
- 省(83138)
- 基金项目(82093)
- 教育(73462)
- 自然(72826)
- 自然科(71211)
- 自然科学(71196)
- 自然科学基金(69915)
- 划(69280)
- 编号(65210)
- 资助(62100)
- 成果(52524)
- 发(49561)
- 部(47582)
- 重点(47453)
- 创(45426)
- 制(44454)
- 课题(44420)
- 国家社会(43824)
- 创新(42483)
- 教育部(41807)
- 期刊
- 济(151106)
- 经济(151106)
- 研究(94947)
- 中国(69566)
- 财(51566)
- 管理(49161)
- 农(43458)
- 学报(42783)
- 科学(40961)
- 教育(35433)
- 大学(34709)
- 融(33498)
- 金融(33498)
- 学学(32251)
- 农业(29505)
- 技术(29114)
- 业经(26483)
- 财经(24995)
- 经济研究(24012)
- 经(21560)
- 问题(19245)
- 图书(18443)
- 理论(15355)
- 业(15323)
- 商业(14849)
- 贸(14811)
- 技术经济(14564)
- 科技(13978)
- 现代(13947)
- 实践(13821)
共检索到485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崔勋 张志朋 葛淳棉
算法控制作为零工经济下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能否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是检验平台技术和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关键。但目前少有研究关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借鉴国内学者开发的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量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视角实证考察了感知算法控制影响其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本研究针对347名零工工作者的三阶段时间滞后调查分析发现: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一方面通过激发主动性动机,增加其主动服务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诱发控制性动机,减少其主动服务行为。进一步发现:感知算法控制通过主动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对主动服务行为产生的总体间接效应为负。此外,算法透明度不仅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动机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动机影响主动服务行为间接作用。本研究推进了算法控制在零工经济和OBHRM领域的实证研究,并为平台企业科学地开发、设计和应用算法系统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崔勋 瞿皎皎
伴随数字技术与零工经济的深度融合,在线劳动平台构建出通过算法实现劳动服务供需之间在线撮合、交付与验收的新商业模式,并创新出由算法自动化控制分布在不同“时空”、以自雇佣身份存在的零工工作者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当前理论界关注平台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带来潜在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统一的概念界定以及科学可靠的测量工具,导致现阶段定量研究鲜有涉及,定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冲突。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本文站在零工工作者的主体感知视角将算法控制的内涵概念化;同时,以劳动过程理论为基础,基于扎根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出包含“规范指导”、“追踪评估”和“行为约束”三个维度的测量模型;最后,以认知交互理论为基础,利用新开发的测量工具证实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服务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挑战性压力评估在其中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与职业类型(全职/兼职)的调节作用。本文所提供的测量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的方式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量化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与零工工作者交互和协作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实践问题提供工具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善仕 玉胜贤 刘嫦娥
当前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的影响效应仍然存在分歧。鉴于此,文章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影响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的机制,并厘清工作游戏化在上述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82名全职外卖骑手的多时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算法控制既可以通过诱发消极情绪抑制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又可以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零工工作者在线工作时长;工作游戏化分别正向和负向调节算法控制对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的影响;进一步地,工作游戏化对工作卷入和消极情绪中介效应路径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了验证。这些结论扩展了对算法控制影响效应的认识,同时也为平台优化算法控制和管理零工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彤梅 苗梓欣 戈童言 张克勇 武嘉欣
随着算法技术在零工经济中的广泛使用,零工工作者呈现出特有的安抚算法策略。然而,当前安抚算法研究“尚处于黑箱”。本研究应用扎根理论,基于39名零工工作者的算法反馈实践,重新界定安抚算法的概念,提出安抚算法是算法管理模式下,零工工作者为获取平台资源,计划并实施符合算法规定的额外劳动,以开展自我管理的过程。进一步地,以行动者视角构建了“分析算法—安抚算法—寻求反馈—后续安抚”的零工工作者安抚算法四阶段过程模型;基于人机互动视角搭建了算法机制与安抚算法“诱发—应答—强化”的动态交互框架。本研究为后续开展实证研究奠定理论框架,为促进平台算法管理与零工工作者间良性互动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思辰 裴嘉良 刘善仕
在我国零工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平台企业纷纷使用基于算法技术的工作游戏化系统对零工工作者进行绩效管理,但目前学术界尚不清楚平台工作游戏化能否以及如何影响零工工作者服务绩效。本研究结合目标设置理论和工作游戏化理论模型,使用389份源于问卷调查和平台终端匹配的网约车司机三波次数据,揭示了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通过提升零工工作者目标承诺,进而促进其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并考察了竞争人格倾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正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服务绩效,目标承诺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竞争人格倾向正向调节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对目标承诺的影响;(3)竞争人格倾向正向调节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通过目标承诺影响服务绩效的间接效应。本研究从目标设置和信息反馈的路径挖掘了平台工作游戏化感知影响零工工作者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及人格特质的边界作用,提供了平台数字化工作设计的新思路,并拓展了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范围和情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彦怡 袁天一 饶培伦
研究旨在以外卖骑手为代表,探索零工工作者的算法感知因素及其对于工作满意度和未来工作意愿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田野调查及文献调研设计了问卷。通过实地走访与滚雪球,研究者向外卖骑手群体发放了共计458份问卷,回收了313份有效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研究总结出8个不同维度的算法感知因素,建立了外卖骑手的算法感知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使用回归分析探索了人口学特征及算法感知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意愿的影响。性别、户籍、算法监控、算法透明度、准入门槛等因素均会对满意度及工作意愿产生影响。外卖等零工众包平台在设计算法时,除了考虑效率,还应当考虑工作者对算法的感知,关注骑手的经验与感受,实现行业的积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零工 外卖 外卖骑手 算法感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朋震 王斯纬 王青松
零工经济是共创经济形式,持续价值共创行为是零工平台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零工平台企业中的哪些因素会对持续价值共创产生影响却鲜有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研究探讨电子绩效监控对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并考察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以及顾客反馈的调节作用。通过对各大出行平台392名零工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发展型电子绩效监控通过正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负向影响交易型心理契约来正向影响持续价值共创行为;预防型电子绩效监控通过负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正向影响交易型心理契约来负向影响持续价值共创行为;顾客反馈增强了关系型心理契约与持续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同时也增强了关系型心理契约在电子绩效监控与持续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不同电子绩效监控感知对持续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为零工平台组织优化监控设计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彦梅 刘洪 王三银
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如何减少平台工作者服务偏差行为、促进其服务质量整体提升,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算法控制作为平台企业高度依赖的新型管理手段,其对平台工作者服务偏差行为的影响尚无清晰一致的研究结论,亟待探索其间的复杂关系及作用机理。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提出算法控制可以视作一种兼具工作资源和工作要求双重属性的管理实践,通过对平台工作者情绪耗竭和目标承诺双重竞争性中介影响其服务偏差行为,且服务型领导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日记法对112名平台工作者进行了连续7天的追踪调研,研究发现:算法控制一方面通过加剧平台工作者的情绪耗竭,进而增加其服务偏差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提升平台工作者的目标承诺,进而减少其服务偏差行为。服务型领导不仅能够削弱算法控制通过情绪耗竭对平台工作者服务偏差行为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强化算法控制通过目标承诺对平台工作者服务偏差行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算法控制与平台工作者服务偏差行为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也为平台企业通过算法-人工双重管理实践减少平台工作者服务偏差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龙立荣 梁佳佳 董婧霓
平台经济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新场景与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挑战。本文从管理主体、管理过程、管理底层逻辑三个基本管理问题出发,对平台零工工作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梳理。在定义平台经济体与零工工作者的基础上,分析平台零工工作者的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过程存在"宽进严管"、平台与零工工作者的关系以经济交换主导而缺乏社会情感交换的挑战,最后提出通过明确主体责任完善法律制度、实行适度的"严进宽管"的管理制度、通过共建心理契约促进平台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本文从明确平台雇佣关系主体、优化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尊重社会交换和心理契约三个角度分析平台零工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为未来平台零工工作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 平台经济 劳动关系 考核伦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阚卓凡 陈嘉茜 赵曙明
本文基于认知评估理论,通过对460名数字零工的多期追踪调研,重点探讨数字零工非体面工作感知与主动服务行为的关系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体面工作感知负向影响数字零工的主动服务行为,挑战性评估和工作重塑在非体面工作感知和主动服务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雇佣关系氛围在非体面工作感知和挑战性评估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并且通过减弱非体面工作感知对挑战性评估的负向影响,调节挑战性评估和工作重塑在非体面工作感知与主动服务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非体面工作感知和主动服务行为的相关研究,也可为平台管理者如何推动数字零工展现主动服务行为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巍 刘贝妮
随着算法的升级迭代和持续精进,零工平台基于算法技术对数字零工劳动者的管理成效成为理论和实践交汇的关注热点。劳动者通过技术进步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可交往性自由,但同时又囿于技术而进入到一个普遍的数字化技术统治中。“控制主义”和“决策主义”成为了解释科技对于改变劳动过程的关键视角,然而现有研究还没有将其整合。本研究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整合算法管理“控制主义”和“决策主义”视角,探讨算法管理影响数字零工劳动者平台承诺的“双刃剑”机制,其中“控制主义”视角主要考察感知算法控制,“决策主义”视角主要考察工作重塑。对来自407名数字零工劳动者的多时点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算法管理积极影响感知算法控制和工作重塑;算法管理会通过增加数字零工劳动者感知算法控制进而降低其平台承诺;算法管理会通过促进数字零工劳动者工作重塑进而提高其平台承诺;正念负向调节算法管理通过感知算法控制降低数字零工劳动者平台承诺的间接效应;正念正向调节算法管理通过工作重塑提高数字零工劳动者平台承诺的间接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算法对零工经济中在线劳动者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效果研究,为规范平台管理和促进零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新奇 雷梦
已有明星工作者研究大多忽视了明星工作者的非流动性和流动性特点以及溢出效应过程机制,未解析在非流动和流动情境下明星工作者如何对其他主体产生溢出作用。通过回顾已有文献,揭示非流动和流动视角下明星工作者的溢出效应并构建整合框架。首先,梳理明星工作者内涵发展脉络及类型,明晰明星工作者溢出效应内涵。其次,阐述非流动视角下溢出效应过程机制,即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的认知路径和情绪路径,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信号路径、资源路径和心理路径;阐述流动视角下溢出效应的过程机制,即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知识路径、社会资本理论的社会关系路径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成本-收益路径。再次,构建非流动视角和流动视角下明星工作者溢出效应的整合框架。最后,提出未来应关注的重点方向,可为明星工作者研究和新时代人才管理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艳梅 马丽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管理工作日趋重要。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为其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重中之重。通过对社区工作者的开放式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三重编码,找到社区工作者的激励因素集,它包括内部激励因素(认同、成长和工作因素)和外部激励因素(保障和环境因素)。并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对社区工作者内外结合的激励措施。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激励因素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静 张天怡 周嘉南
零工经济模式下平台型企业出现了迅猛发展,但是通过分析平台工作者持续参与行为的动机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是目前研究中缺乏深入探讨的议题。本文以419个滴滴司机作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原则运用NVivo 11 Plus软件对参与平台劳动的滴滴司机进行访谈,总结出了平台司机的参与动机演化机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我们发现:平台司机个体心理感知的满足程度是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关键;经济效益对平台司机参与行为的影响最大,自主感知在动机转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经济效益对兼职司机参与行为的影响更大,专职司机的内部动机低于兼职司机,自主感知在专职司机动机内化过程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更大。本研究扩展了自我决定理论在零工经济模式下对动机演化机制的解释,研究结论为零工工人的激励提供了新的理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国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正式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至此中国企业现代化管理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然而,ISO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国发展近30年,其对企业规范管理和效率提升的能力,可谓质疑不断,也使企业内部体系审核工作一步步陷入形式的泥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