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6)
- 2023(7003)
- 2022(5862)
- 2021(5605)
- 2020(4642)
- 2019(10353)
- 2018(10077)
- 2017(19924)
- 2016(10867)
- 2015(11617)
- 2014(11583)
- 2013(11103)
- 2012(10412)
- 2011(9460)
- 2010(9613)
- 2009(8678)
- 2008(8827)
- 2007(7929)
- 2006(7137)
- 2005(6424)
- 学科
- 济(37887)
- 经济(37826)
- 管理(36519)
- 业(33851)
- 企(27599)
- 企业(27599)
- 方法(16527)
- 数学(14426)
- 数学方法(14132)
- 财(13349)
- 农(12463)
- 中国(10427)
- 策(9685)
- 制(9339)
- 学(8736)
- 业经(8666)
- 务(8123)
- 农业(8118)
- 财务(8098)
- 财务管理(8082)
- 贸(8047)
- 贸易(8043)
- 易(7875)
- 企业财务(7804)
- 银(7654)
- 银行(7646)
- 技术(7464)
- 行(7342)
- 人事(7054)
- 人事管理(7054)
- 机构
- 学院(152395)
- 大学(151728)
- 济(63039)
- 经济(61666)
- 管理(61316)
- 理学(53457)
- 理学院(52833)
- 管理学(51861)
- 管理学院(51556)
- 研究(51516)
- 中国(39252)
- 财(31755)
- 科学(31120)
- 京(31090)
- 农(26384)
- 所(25861)
- 财经(24628)
- 中心(23918)
- 研究所(23381)
- 江(23231)
- 经(22514)
- 业大(22274)
- 农业(20656)
- 范(19548)
- 师范(19348)
- 北京(19323)
- 院(18687)
- 经济学(18675)
- 财经大学(18329)
- 州(18282)
- 基金
- 项目(102288)
- 科学(82748)
- 基金(77292)
- 研究(73056)
- 家(67810)
- 国家(67219)
- 科学基金(58630)
- 社会(47609)
- 社会科(45115)
- 社会科学(45105)
- 基金项目(40114)
- 自然(39618)
- 自然科(38845)
- 自然科学(38835)
- 省(38813)
- 自然科学基金(38205)
- 教育(34293)
- 划(33420)
- 资助(32252)
- 编号(28585)
- 成果(23733)
- 部(23414)
- 重点(22732)
- 创(21251)
- 发(21089)
- 性(20253)
- 教育部(20208)
- 课题(19957)
- 创新(19828)
- 国家社会(19670)
共检索到226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昕 黄鸣鹏 李欣悦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算法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算法决策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及行为层面的影响,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结合算法管理、公平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归因视角来分析决策者类型(算法决策、领导决策)和决策有利性的交互作用对员工公平感,以及对员工的组织偏差行为和社会偏差行为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个质化的预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来检验受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面临不利决策时,员工觉得算法决策比领导决策更公平,从而展现出更少的组织偏差行为和社会偏差行为;而这些差异在面临有利决策时不显著。本研究是对近来兴起的关于算法如何影响员工感知与行为的研究的重要发展,也为算法时代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
算法决策 决策有利性 公平感 偏差行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昕 黄鸣鹏 李欣悦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算法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算法决策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及行为层面的影响,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结合算法管理、公平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归因视角来分析决策者类型(算法决策、领导决策)和决策有利性的交互作用对员工公平感,以及对员工的组织偏差行为和社会偏差行为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个质化的预研究和一个实验研究来检验受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面临不利决策时,员工觉得算法决策比领导决策更公平,从而展现出更少的组织偏差行为和社会偏差行为;而这些差异在面临有利决策时不显著。本研究是对近来兴起的关于算法如何影响员工感知与行为的研究的重要发展,也为算法时代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实践启示。
关键词:
算法决策 决策有利性 公平感 偏差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臧志 谢阳飞 张小艳
面试中,基于过去的有限经验产生的对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考官的判断决策,为了维持刻板的一致性,人们会故意忽视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面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为了探究减弱面试刻板印象影响的方法,本文通过2(刻板刺激:有/无)×2(考官决策方式:直觉性决策/分析性决策)组间因子设计,利用眼动技术模拟教师行为事件面试,探讨了面试中刻板印象影响考官评分偏差的作用机制,以及考官决策方式与刻板印象对考官评分偏差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存在刻板印象实验标的刺激时,考官对刺激的视觉注意更多,考官评分偏差更大,即刻板印象通过视觉注意的中介作用影响考官评分偏差;(2)刻板印象和考官决策方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实验结论对如何有效削弱刻板印象对面试决策的影响,提高面试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臧志 谢阳飞 张小艳
面试中,基于过去的有限经验产生的对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考官的判断决策,为了维持刻板的一致性,人们会故意忽视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面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为了探究减弱面试刻板印象影响的方法,本文通过2(刻板刺激:有/无)×2(考官决策方式:直觉性决策/分析性决策)组间因子设计,利用眼动技术模拟教师行为事件面试,探讨了面试中刻板印象影响考官评分偏差的作用机制,以及考官决策方式与刻板印象对考官评分偏差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存在刻板印象实验标的刺激时,考官对刺激的视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景阳 葛晓蕾
文章通过对收集于六家中等规模的电子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了在中国高权力距离的文化背景下,领导辱虐管理对员工针对组织的行为偏差的影响。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及权力依赖理论,文章验证了尽管在中国高权力距离的文化背景下,当受到领导的辱虐管理时,员工仍会对领导的不公平对待进行回击,但采取的是一种间接的回击方式,即产生针对组织的行为偏差;此外,文章亦验证了员工离职意向在领导辱虐管理与员工产生的针对组织的行为偏差关系中起到的调节效应,即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员工离职意向较高时,领导辱虐管理与其针对组织的行为偏差的关系较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雪军 蔡健琦
行为金融 (behavioralfinance)结合了心理学与金融学的研究 ,认为人具有启发式 (heuristic)和框架依赖(frame -dependence)两大类心理决策偏差 ,从而在金融市场上造成了用标准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异常(anomalies)现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决策偏差 ,并结合经济学理性假设中的理性行为假设和有限理性假设 ,提出相对理性的概念。
关键词:
行为金融 启发式 框架依赖 相对理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爱保 赵鑫
过度自信是个体过高估计自身判断精确度的一种认知偏差。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行业管理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公司的并购以及管理者的薪酬和晋升都会产生影响。经济心理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
过度自信 管理者 决策 经济心理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红燕
行为金融学理论基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存在着各种行为偏差,这些偏差让其在投资中做出各种失误的决策,导致亏损,造成市场波动。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投资者制定正确的投资策略,战胜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行为金融 有限理性 行为偏差 价值投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乐平 王安琪
"因素—结果"模型是研究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经典模型。依据该模型,研究着重探讨了个体特征、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对员工流动的影响,而将模型的中间变量即个体认知默认为完全理性状态。这种研究范式忽略了主观认知偏差对决策的影响,造成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离。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有限理性人"的假设,引入五类认知偏差变量,分析主观因素即认知偏差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决策的作用过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李晶 张正堂 宋锟泰
外部情境导致的压力是员工时间侵占行为触发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233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的影响和边界条件,发现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耗竭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敌意归因偏差强化了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的正面影响,而心理弹性则削弱了同事不文明行为对员工时间侵占的消极影响。因此,企业应构建对不文明行为零容忍和惩罚机制,并积极塑造同事间互相尊重和关爱的工作氛围;在招聘和甄选员工时可增加包括敌意归因偏差等人格测试,尽量避免高敌意归因偏差的人员进入企业;同时,企业可积极推行员工帮助计划,在增强员工心理弹性的同时使其获得更多的压力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牛更枫 周宗奎 孙晓军 范翠英
为探讨网络匿名性、同伴网络偏差行为和自我控制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38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男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显著多于女生;(2)感知匿名性和同伴网络偏差行为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控制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负相关;(3)自我控制在感知网络匿名性和同伴网络偏差行为对个体网络偏差行为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网络偏差行为 匿名性 同伴 自我控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婉鹛 叶春明
文章将认知偏差心理特征引入由供应商+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环境中,以供应链领导者——零售商存在认知偏差为例,以成员绩效依赖努力程度为假设,借助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引入认知偏差强度系数,构建了含决策者认知偏差强度指数的绩效模型,讨论了供应链运作过程中零售商有无认知偏差情形下,成员双方决策行为的改变及收益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了认知偏差强度对于成员决策行为及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影响趋势。结合供应链运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认知偏差改善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体现理论分析内容和绩效模型的有效性,文章
关键词:
认知偏差 决策行为 供应链管理 行为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先务
文章首先对群决策中专家对方案给出的评价数据(或估值)做变换,使得变换后的数据既能反映专家的评价偏差,又具有良好的随机结构。再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随机分析,利用F检验,(1)检验各专家评价数据偏差的分布之间有无显著差异;(2)各方案评价数据偏差的分布之间有无显著差异。并可以给出,(1)群决策结果中哪个或哪些专家评价数据偏差的分布与其他专家之间有显著差异;(2)哪个方案或哪些方案评价数据偏差的分布与其它方案之间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群决策 正态分布 F检验 偏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雨明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与事实本身所产生的某种差别或偏离,是由于人们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决策时情境的依赖性以及情绪情感等因素影响产生的。认知偏差的产生虽然具有不可避免性,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干预和纠正,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的实现决策和判断。
关键词:
决策 判断 认知偏差 启发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尚亮 沈惠璋 李峰 张聪
文章在回顾相关决策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包括经典决策理论、有限决策理论和前景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从决策者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角度,分析了有限理性条件下管理决策中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给出了减少管理决策中认知偏差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决策行为 认知偏差 有限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
辱虐管理对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
真实影响还是主观偏差:评价源在上下级关系与绩效间的调节作用研究
绩效考核公平感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交换意识的调节作用
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与网络消极情绪体验的调节作用
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与员工建言行为:与上司关系的调节作用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化与员工公平感:集体主义导向的调节作用
绩效考核政治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差序氛围的调节作用
公务员薪酬公平感对职场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个体-情境交互视角
领导宽恕与员工工作绩效的曲线关系:员工尽责性与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