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4)
2023(2392)
2022(2060)
2021(1746)
2020(1568)
2019(3467)
2018(3620)
2017(6494)
2016(3468)
2015(4094)
2014(4234)
2013(4377)
2012(4164)
2011(3859)
2010(3950)
2009(3592)
2008(3615)
2007(3445)
2006(2957)
2005(2933)
作者
(12362)
(10230)
(10230)
(9852)
(6647)
(4967)
(4708)
(4155)
(3907)
(3813)
(3559)
(3517)
(3444)
(3418)
(3360)
(3286)
(3220)
(3118)
(3075)
(3031)
(2621)
(2604)
(2550)
(2424)
(2374)
(2374)
(2325)
(2267)
(2137)
(2135)
学科
(16967)
经济(16953)
(15757)
管理(14660)
(14144)
企业(14144)
技术(10931)
方法(8686)
数学(6912)
数学方法(6706)
技术管理(5906)
(5311)
理论(3925)
中国(3827)
(3360)
业经(3280)
(3270)
(2823)
农业(2588)
新技术(2576)
高新(2569)
高新技术(2569)
(2455)
贸易(2452)
(2397)
(2385)
(2383)
(2382)
(2363)
财务(2358)
机构
大学(61011)
学院(58935)
(24216)
管理(23978)
经济(23668)
研究(21668)
理学(20641)
理学院(20402)
管理学(19888)
管理学院(19776)
中国(15804)
科学(14067)
(14014)
(11847)
研究所(10738)
(9829)
(9802)
中心(9610)
业大(9475)
(9297)
北京(9176)
技术(8409)
财经(7922)
农业(7742)
(7689)
(7665)
师范(7615)
(7172)
(7050)
经济学(7037)
基金
项目(38560)
科学(30581)
基金(28218)
研究(26781)
(25287)
国家(25131)
科学基金(21531)
社会(16486)
社会科(15760)
社会科学(15754)
自然(14778)
(14504)
基金项目(14498)
自然科(14494)
自然科学(14493)
自然科学基金(14225)
(12744)
教育(12428)
资助(12118)
编号(10364)
(8785)
重点(8751)
(8735)
成果(8346)
创新(8256)
(7769)
计划(7454)
科研(7345)
教育部(7316)
国家社会(6977)
期刊
(26594)
经济(26594)
研究(17672)
中国(13664)
管理(10420)
学报(10175)
科学(9924)
技术(9345)
(8008)
教育(7634)
大学(7549)
(7094)
学学(7004)
农业(5819)
技术经济(5809)
科技(4872)
统计(4660)
图书(4455)
(4260)
经济研究(4045)
(3809)
论坛(3809)
决策(3514)
财经(3452)
情报(3249)
(3139)
金融(3139)
(3138)
(3016)
书馆(2923)
共检索到91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令杰  
本文指出万广华先生所提出的技术进步测定新方法的不足之处及产生原因;并对其他的技术进步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  季永宝  李春  
通过梳理自希克斯有偏技术进步测算方法以来众多学者对测度方法的研究,并以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与否为主线,分别得出希克斯模型、要素份额模型和变替代弹性模型。希克斯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要素份额模型最为细致地区分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技术偏向;变替代弹性测度模型改良了希克斯模型,从有偏技术进步的本质进行测度,应用性最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振玉  
本文作者首先就广义技术进步测算范围、内容庞大,提出了测算精确性的异议,继而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狭义技术进步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山东省1985-1994年资料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建  季永宝  李春  
通过梳理自希克斯有偏技术进步测算方法以来众多学者对测度方法的研究,并以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与否为主线,分别得出希克斯模型、要素份额模型和变替代弹性模型。希克斯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要素份额模型最为细致地区分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技术偏向;变替代弹性测度模型改良了希克斯模型,从有偏技术进步的本质进行测度,应用性最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沛康  夏网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衍龙  
广义技术进步的测定及改进李衍龙一、技术进步测定的难点从力‘法上讲,技术进步测定的研究大致上沿着两条路线展开:经济计量学法和指数法。经济计量学法由了伯根首开先河,作法是在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中加入表示技术进步的简单时间趋势变量。后来,克里斯腾森(L.Ch...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利用矢量代数原理导出了测算技术进步的一种新方法。这一方法的最大优势是把规模经济的效应从技术进步中分离出来。文章后一部分采用澳大利亚的数据证实了所提方法论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同时表明了Solow余值法带来的误差不可忽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干经天  单文豪  赵农华  
分析了上海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特征;用C-D生产函数法和增长速度方程综合测定的1988-1992年平均技术进步率为0.158,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平均为12.28%。并分析了影响上述两项指标增长缓慢的原因,提出3条对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景  董直庆  
前沿研究重点关注物化型技术进步在行业内产生的就业效应,忽视物化型技术进步在行业间的关联影响。利用2003—2017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工业行业物化型技术进步,结合工业生产部门间投入产出数据,考察物化型技术进步在工业技术相似行业、前向关联行业与后向关联行业间的就业转移影响。研究表明:虽然物化型技术进步在工业行业内产生就业替代,还挤出了其上游行业就业,但对其技术相似行业和下游行业就业有创造作用,弥补了工业行业就业不足的同时,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再就业岗位。物化型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的资本化是减少工业行业就业需求的主要作用渠道,而物化型技术进步引致关联行业产品的总需求增加是发生就业转移的重要驱动力。物化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关联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其中就业转移主要发生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间,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受影响相对较小,且表现为就业创造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洪学  
以投入产出的观点来分析,经济的增长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投入劳动力的增加;第二部分是投入资金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投资等;第三部分是技术进步,包括科学技术成果的采用,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职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等。正确估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作出科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心愉  
利用生产函数测定技术进步的程度,最常用的方法是索洛的"余值法"。这种方法依赖于两个重要假定。一是中性技术进步假定,即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函数中生产要素间的比例保持不变时,边际替代率仍然保持不变。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边文莉  白凤山  
技术进步的研究方法有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生产前沿的DEA方法及因素分析方法等。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R.M.Solow提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方程的数学模型,用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即由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求得产出的增长速度,然后减去由于投入所产生的增长速度之后的剩余部分。Diewert于1981年给出一种度量生产前沿移动率的计算方法,f~t(X_0)和f~(t+1)(X_0)分别代表t和t+1时期的前沿生产函数,则X_0处的技术进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水龙  
一、引言 技术进步评估主要包括对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的测算和研究。由于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不仅从定性上而且从定量上对技术进步进行正确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技术进步评估方法主要有二类:指标体系法和数学模型法。指标体系法存在的问题是指标确定较困难,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江萍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进步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善的企业技术进步经济机制的形成,就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无不与国家干预密切相关,特别是象我国这样一个曾经一直实行高度集权管理的国家,经济结构及经济机制的形成,本来就是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果。显然,人为造成的不合理的技术进步经济机制,只有通过人为的办法才能解决,而解决的办法又只能是从现实的矛盾中去探寻。技术进步作为现代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应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主要目的之一。下面就如何推动我国企业技术进步提出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