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
2023(1920)
2022(1558)
2021(1661)
2020(1400)
2019(3220)
2018(2908)
2017(5243)
2016(3077)
2015(3542)
2014(3719)
2013(3862)
2012(3354)
2011(2408)
2010(2644)
2009(2541)
2008(3422)
2007(2682)
2006(2154)
2005(1917)
作者
(6855)
(5672)
(5620)
(5530)
(3600)
(2644)
(2595)
(2294)
(2127)
(2053)
(1912)
(1848)
(1840)
(1812)
(1732)
(1722)
(1710)
(1564)
(1499)
(1461)
(1435)
(1428)
(1401)
(1303)
(1278)
(1269)
(1258)
(1257)
(1205)
(1153)
学科
(23157)
管理(16570)
(13571)
(13054)
企业(13054)
(11541)
财务(11541)
财务管理(11498)
财政(11413)
企业财务(10793)
(9113)
(6190)
经济(6181)
会计(4473)
(4467)
制度(3701)
(3701)
中国(3574)
(3249)
方法(3167)
体制(3087)
(2814)
(2647)
数学(2610)
数学方法(2602)
政策(2557)
支出(2547)
及其(2521)
地方(2510)
(2509)
机构
学院(36592)
大学(34302)
(21606)
管理(12739)
(12623)
经济(12294)
财经(11441)
会计(10810)
理学(10701)
理学院(10638)
管理学(10538)
管理学院(10486)
(10017)
中国(9030)
财政(8602)
研究(8428)
财经大学(7813)
(7417)
(6809)
(6581)
会计学(5941)
会计学院(5513)
学会(5359)
(5143)
(5019)
(4703)
科学(4558)
商学(4535)
商学院(4519)
中心(4123)
基金
项目(17433)
研究(14429)
科学(12741)
基金(11815)
(9208)
国家(9064)
社会(8565)
科学基金(8154)
社会科(8113)
社会科学(8111)
(7234)
教育(6900)
编号(6490)
成果(6483)
基金项目(6299)
(5730)
(5104)
资助(5061)
(5052)
(5050)
阶段(5045)
(4984)
阶段性(4830)
项目编号(4796)
自然(4611)
自然科(4503)
自然科学(4502)
自然科学基金(4419)
课题(4415)
(4076)
期刊
(27752)
(15659)
经济(15659)
研究(14979)
会计(13660)
中国(10533)
财会(10011)
会通(6987)
通讯(6987)
(6458)
财政(6458)
财经(6344)
(5230)
(5180)
(4374)
学报(4243)
之友(4041)
与会(3915)
财务(3915)
(3788)
管理(3786)
大学(3550)
学学(3438)
月刊(3232)
经济研究(3220)
(3173)
(3024)
(2998)
金融(2998)
会计师(2949)
共检索到67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代模  
一、财政精神财政精神,指的是理财人应具有和所追求的思想、觉悟理念及其境界。理财人主要是指财政部门的领导者和工作者所以,财政精神也即财政部门形成共识的理财思想、觉悟、理念及其境界。财政精神,既有精神一般的共性,又有精神特殊的个性精神一般如普用的国家精神;精神特殊,如财政精神、会计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振声  
记不清是谁说的了:人本无魂,但却有一种超然实体而驱动言行的精神长久地伴随与你,使你坚忍不拔,意气奋发,浑身上下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在财政部门工作这些年,我认识了无数普普通通的财政人,从他们身上我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金华  高旭  
财政文化是政府在财政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独具财政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层面,也就是说财政精神是财政文化建设的源动力,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总结提炼"财政精神"活动中,应首先明确财政文化的内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代模  
财政精神,指的是理财人应具有和所追求的思想、觉悟、理念及其境界。理财人主要是财政部门的领导者和工作者。所以,财政精神也就是财政部门形成共识的理财思想、觉悟、理念及其境界。财政精神,既有精神一般的共性,又有精神特殊的个性。一般如国家精神,特殊如财政精神、会计精神。财政精神的提炼,是建立在精神一般的共性基础上,提炼出具有财政特色的精神。总之,财政精神必然是精神一般与精神特殊的有机统一与个性彰显。财政部门是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经济部门,因此,财政精神要综合反映财政的本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锡田  
严守公共精神,提供好公共物品,并将社会公共利益可持续最大化,是财政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理财观上,财政要敢于充当公共利益的担当者,建立更具有远见的公共财政政策,真正体现出新时代财政的公共精神。一方面,在时间分界上打通现实与未来的资源统筹核算通道,走出单纯追求现实财力最大化的狭隘视野;另一方面,在空间布局上要打通政府与民间的合作沟通渠道,将理财权利向社会合理延伸,壮大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今年6月"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国财政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讨论热潮。作为财政事业发展壮大的生力军、财政精神薪火相传的接力手,财政青年们热情参与大讨论,为提炼好"财政精神"表述语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财政部机关团委近期与我们联合组织了"财政精神青年谈"活动,邀请部分近年来获得中央国家机关和财政部表彰的"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优秀青年干部代表结合财政历史、工作实际等,畅谈对财政精神的感悟与理解、对财政优良传统作风的体会与思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伟明  
提炼财政精神要能体现财政自身的职能特点,这个特点就是理财。因此,财政精神要既能诠释为谁理财、怎样理财、理得如何的问题,尽量避免各部门普用的东西如务实、服务、创新等,又能在财政工作者的意识和思维中予以传承,不会过时。我从人民、国家、社会和自身的角度谈谈对财政精神的一些浅见。为人民增添利。"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因此所有党政部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然而,服务的内容各有各的侧重。我认为,财为政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韩尧广  
财政精神作为一种财政文化,从意识形态到外在表现,大致可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一是价值层,即精神文化。它是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所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模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主要体现在财政工作人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二是制度层,即制度文化。是财政部门所特有的规章制度、工作守则、操作规程等,主要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史卫  
财政是国之公器,为民服务。从历史发展而来的财政精神是对国之公器的一种价值认识和行动准则,属于国家公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精神与财政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难以截然分开。财政精神生发于财政思想,但更偏重于实践性和主体性。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五千年文明史而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内在于五千年文明史的财政也积淀了厚重的财政精神,直到今日仍在闪耀着光芒,照亮着中国财政前行的脚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孔凡  
提炼财政精神离不开财政人、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三个要素。所以,财政精神既要体现这个部门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的职能,又要涵盖这项工作生财、聚财、用财的特性,还要展现这群人为国理财、为民服务风貌。深入准确地提炼出朗朗上口、生动传神的财政精神,不仅能起到凝心聚力、提振士气、塑造形象的作用,而且每一位财政干部也可经常以之自我对照、自我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运朋  郭玉  
在"财政精神"提炼活动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重温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对"财政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思考,最终将财政精神提炼为八个字:强国、富民、秉公、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苗玉梁  
新时期新形势下,提炼和培育"财政精神",既要体现行业整体要求又要凸显个人职业规范,既要传承优良传统又要引领未来发展,既要结合财政工作又要高于工作本身。概而言之,"财政精神"可以提炼为"为国为民、求精求实、公正公开、守法守廉"。——从工作宗旨的角度,可提炼为"为国为民",这是"财政精神"的核心内容。财政自古以来就是"庶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小平  
开展"财政精神"提炼活动,对全国财政系统进一步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精神力量,推进财政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笔者长期供职于财政部门,对财政工作与生活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平常工作生活中十分关注财政文化建设、"财政精神"提炼等主题活动,对财政文化建设、"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改民  肖颖  
一个行业的精神,是该行业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的集中体现,既具有鲜明的个性,也具有传承性、大众性。作为财政精神,"实"应该是其灵魂,讲实话、做实账、办实事、求实效是财政精神的具体写照。讲实话。陈云同志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讲实话,既是一种良好的从政道德,又是正直人品的重要内涵。我们财政战线始终有一批财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方震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阶段常常提出不同课题,需要不同的精神来激发动力。建国初期正是有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才有社会主义体制的历史性确立;改革开放期间得益于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才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已步入从经济建设为主转向民生并重的时期,财政精神与财政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联袂出现。树立什么样的中国财政精神,以符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时代新要求,引领公共财政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